進入中學,父母對自己的要求越來越高,對自己的成績似乎也越來越重視。而在國小輕輕松松的沒有任何壓力的我,一下适應不了這種“改革”。進而産生了壓力。
想當初,在國小輕輕松松的我,進入中學後,成績卻一落千丈,我也不知道原因是什麼?也許是目标太高,一時實作不了而導緻灰心喪氣,也許是壓力太大……
記得那次期中考試,我的成績落後了。回到家中,爸爸嚴厲的對我說:“次次都考那少分,你好意思進重點班麼?你還想不想考上名牌高中,我告訴你如果你想要考上名牌高中的話,就必須為這個目标做出應有的貢獻。”但是,我已經為這個目标奉獻了許多,也許你不知道,我為了實作這個目标,犧牲了個人的業餘生活,犧牲了課餘那十分鐘的休息,我一直努力地讓自己做到最好,可是卻偏偏做不了。”我含着淚水想,可是卻不能拿出來與父母争辯,隻能忍聲吞氣,跑到自己的房間發洩自己的悲傷、痛苦。
有一天,我暗暗的想:為什麼我努力了那麼久,勤奮了那麼久,得到的回報就是回家爸爸的批評,而自己的痛苦卻隻能自己對自己發洩。何不放棄對目标的追求,那樣總比現在好,至少我還能輕輕松松的活着。
于是,去到學校的我徹底改變了,雖然活的輕松,但是成績卻一落再落。我的好朋友小A看的我如此改變,變覺得納悶:以前我如此勤奮,而至今為什麼又變得如此懶惰,是不是有……
接着,小A找到我,并問我為什麼會産生那麼大的變化,我便将事的來龍去脈清清楚楚的告訴告訴了小A。小A聽完後,對我說:“你爸爸這樣做是為了幫助你提高成績,而至于你為什麼不能取得好成績的原因是因為你沒有勞逸結合,導緻大腦不夠靈活,給自己一個退路,讓自己擁有一份希望嘛!”
聽完小A的話,我仔細想了一下:給自己一個退路,讓自己擁有一份希望,就是說,将自己的目标縮小一點,那樣實作起來就輕松,而你也會是以增加信心,進而實作自己原來的目标。從小事做起,從小目标奮鬥起,到時候才能做大事,承擔大的責任,才能實作自己的大目标,進而完成父母對自己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