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我跟随父母回老家掃墓。
下午天氣太熱,父母讓我留在家裡,我坐在沙發上看着對面的山一層疊着一層,一座挨着一座,牆壁似的包圍着青州這個小鎮子,與世隔絕般隻留下質樸與和善在每個鄉人之間。
閑着沒事做,又被這奇妙的大自然吸引,便按耐不住,起身去爬山。
我先是來到了家後面的一座小山,順着窄窄的山路直往上走,周圍有許多我叫不出名字的植物,像是剛被洗過一樣,葉子上帶着一點點水珠,軀幹有些濕潤,全身上下散發着清新的氣息,仿佛一點也不畏懼熾熱的太陽。
一直往上走,才發現山并不是看上去那麼矮,前方是許許多多拐彎抹角仿佛望不到盡頭的窄窄的山路,倒是有點“曲徑通幽處,禅房花木深”的味道。
邊走邊感概着。忽然,面前多了兩棟矮矮的瓦屋堵住了去路。蜿蜒的山路在這裡變成了一個平地。瓦屋的灰塵足有1厘米厚,看不見屋内的情形。我想起了奶奶曾講述過的一個真實故事,大意是在她年輕時村裡有過一個大戶人家,但這家人不知怎得惹上一堆麻煩人,那些外地人每天都在村裡遊蕩叫嚣,一開始那家人還和那些人擡杠反駁,但愈後來就愈沒動靜了,後來那些人砸開房門才知道他們早就搬走了。聽一些老人家說他們隐居在山裡頭,那這些房子……就是那家人的吧?望着瓦屋不禁感概:雖不算住在深山但也會有種“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韻味吧?
也不知走了多久,眼前開闊起來,終于爬上山頂了!站在山頂上俯視整個村子,才發現我不知不覺已經翻越了三座山,視野裡的每棟房屋都隻有玩具般大小,那是一種仿佛淩駕在萬物之上的感覺,仿佛一伸手就能抓住一片雲彩。太陽不知何時向西方傾斜了許多。對面山頭浮起的片片晚霞,一些人家的煙囪升起的袅袅白煙,農民牽着牛“哞哞”聲回響着。一切都仿佛天上人間。
第二天早晨,我忍着爬山造成的渾身酸痛起了床。透過房間的窗台剛好可以望見不遠處那座留有我腳印的山。
家鄉的山不比三峽山的險,廬山的妙的和桂林的山水甲天下。但正因為如此,她更加神秘,更加和藹,有隻有鄉人才能體驗到的獨特韻味。此時的她,正籠罩在濃濃白霧之中,仿佛穿着一張白紗裙,若隐若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