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前的栀子花搖曳在風中,遮住了那婉如圓盤的月亮。凝神望着那個“圓盤”,仿佛看見了“廣寒宮”中的嫦娥,翩翩舞動。那“翩若驚鴻,婉若遊龍”的舞姿,勾起了我的思緒,随着那“驚鴻”的舞姿,潮漲潮落。
中秋,是阖家團圓的節日;是遊子們思鄉情切的節日;是詩人們靈感突發的節日。詩人們為這個節日留下了流傳千古的詩句,蘇轼的“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和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都寫出了寫出了遊子們的思鄉之情。
今年的中秋節讓我猶為難忘。因為那香甜美味的月餅;因為那耐人品味的詩詞;更因為那撒着月光的明月。每年的中秋我們都是一家團圓,可今年,我獨自坐在那院子的石台上,望着那獨自“挂”在天邊的“圓盤”。月光在地上刻出了我的輪廓,大地也奢侈的披上了一層“月影紗”。
而今年,我的姐姐因為在外地工作沒能回來。我才有這獨自望月的機會。仰望星空,月亮和我一樣,也是孤零零的,沒有其他的星星願意和她作伴,她也許也和我一樣孤獨吧!不,她還有清風作伴,還有嫦娥和這栀子花的舞蹈供她欣賞。而我,什麼也沒有!
栀子花的花香伴着夜晚的清風撲面吹來,我又想起去年的我和姐姐在月光下玩的遊戲,“來啊,姐,你不行!”“誰說的,你看着。”月光把我們的影子勾勒在地上,在我的腦海裡形成永久的記憶,留下永久的畫面。可今年,一樣的清風,一樣的月亮,一樣的栀子花。可是,人,卻早已不是以前的人了。
月亮,被一朵烏雲遮住,栀子花在風中“跳”起了舞。你,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