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煮着熱氣騰騰的雞湯,還擺放着幾碟小菜,紅綠相間、葷素皆有,表姐一邊贊歎媽媽的手藝,一邊不停地往嘴裡塞飯菜。哼!至于這麼誇張嗎?天天吃媽媽做的飯,年年吃媽媽炒的菜,我早就吃膩了!還不如自己做!
穿上媽媽的“戰衣”向廚房進軍!本來想炒個“洋芋片”,可是削皮太麻煩,果斷放棄,還是炒“西葫蘆片”靠譜!先将西葫蘆洗淨,放在砧闆上切片,咦,怎麼刀有些不聽指揮?我已經将速度放到最慢了,可切出來的還是很厚,切了好一會兒還隻完成一半,竟然背疼眼花,手心出汗!媽媽平時切菜就像敲擊鼓點一樣,隻聽見有節奏地快速地“咚咚”聲,是以我要加快速度才行。唉喲好疼!怕什麼來什麼,切到手了!我強忍着劇痛沒有喊出聲來。一直在旁觀察的媽媽卻給我送來了Ok繃,細心地給我貼上,我分明看到了媽媽手上淡淡的刀痕和刀柄磨出的繭子,于是我繼續拿起刀切完了整個西葫蘆。
接下來就是炒了。怎麼打火呢?火苗會不會燒到手?我遲遲不敢動手,媽媽便把着我的手打燃了火。等鍋燒幹,放油,油燒開再放西葫蘆,似乎很順利。可是翻炒時油就有些不聽話了,一直“滋滋”地亂竄,有幾滴竟猖狂地飛到了我手上,燙得我直叫,難怪媽媽手上經常會有油泡。我靈機一動,用鍋蓋擋住飛濺的油點,另一隻手拿鍋鏟從空隙裡翻炒,可手不太機靈,西葫蘆片怎麼也翻不過身,有的炒得有些糊了,有的還是生的。該放調料了,可我手一哆嗦,一大勺鹽進了鍋,哎,将就一下吧!辣椒、大蒜、“王守義十三香”都要放一點。經過“一個世紀”的努力,我已汗流浃背,終于盛盤了!
開吃!爸爸媽媽和表姐嘗了嘗,向我豎起了大拇指。我也嘗了嘗,哇!好鹹!還有一股焦糊的、略苦的味道,簡直太難吃了,我連忙吃了幾口媽媽做的菜才沖淡嘴裡的怪味兒。真是“看花容易繡花難”呀!
“還是媽媽做的菜好吃吧?”表姐調皮地問我。
“當然。”我咽下一口雞湯。
“為什麼呢?”
“因為有愛的味道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