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們一起去釣魚

清明,學校放了三天假,第一天回老家掃墓,第二天女兒做了一天的作業,我和妻子将家收拾了一下,第三天基本閑下來了,去遠處遊玩不可能,我提議去河邊釣魚,貪玩的女兒高興得不得了,賢惠的妻子雖不愛釣魚但也不忍我們爺倆掃興,于是我們開車去了河邊。

我愛上釣魚是從女兒學古筝的時候開始的,她學習的時間是在周六下午學習的地點是離家五十來裡路的萊蕪。起先的時候我送她學古筝後,閑着沒事就去逛超市,後來感覺逛煩了就去附近的汶河邊玩,看到很多人沿河垂釣,我也買來魚杆湊熱鬧。開始的時候我純粹是熬時間,可後來經一位熱心的高人指點,我釣到了一條大魚,我認識到看似簡單的事情其實蘊涵着豐富的知識。我開始嘗試着上網查資料,觀看釣魚視訊,虛心向有經驗的人請教,現在我也堪稱釣魚高手了。

半個小時後,我們來到了河邊。初春,萬物複蘇,小草悄悄地探出腦袋呼吸着新鮮的空氣,楊柳也早早地露出了新芽。走進田野,抛卻一切的雜念,讓人有股回歸自然的感覺,一家三口都很興奮。我拿出小鏟讓妻子、女兒幫忙挖活的紅蚯蚓做魚餌,女兒好奇地問我為什麼不用市面上賣的魚餌,我耐心地解釋道:“買的魚餌雖香,但其氣味在天氣冷時不能快速發揮作用,誘魚的效果很差,要用“腥”味的紅蚯蚓刺激魚兒吃食。”女兒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我選好地點後開始拴魚鈎,等一切準備妥當,女兒持竿,我在一邊指導,妻子在旁觀看。初春時節的魚兒總是尋求溫暖的地方抗擊嚴寒,是以它們藏身于深水、水草、石縫等地方,很是難找,在我們換了三、四個地方以後,浮标終于不再安靜,我示意準備提竿的女兒不要動,接着浮标做出各種姿勢、節奏的運動,我的心情無法平靜,我握住女兒的小手輕輕地一提,一條活蹦亂跳的小魚挂在了魚鈎上。女兒又好奇地問:“爸爸,為什麼剛才你不讓我提竿。”我說:“你看,剛才的迹象表明魚兒在試探我們呢,如果我們一動魚兒就吓跑了,是以提竿要抓住良機。”女兒發自肺腑地說:“老爸,你懂得的東西可真多,我好崇拜你奧。”有了這一次成功的機會,女兒顯得無比的興奮,宛如我第一次釣到魚一樣。女兒提出自己體驗一下,我說等女兒自己釣到魚我們就回家。我和妻子坐在河邊閑聊,女兒則認真地按先前我教的方法耐心等魚上鈎,我知道是否釣到魚并不重要,女兒釣魚時表現出來的這份執着與耐心不正是我們做家長的長久以來所期待的嗎?

遠遠望去,有許多釣魚人,他們或蹲、或坐、或站在那裡,思想或專注于釣魚本身,或專注于他事,抑或什麼都不想。善釣之人,釣得不僅是魚咬鈎沉,還釣得一縷清風,一份惬意,一份絕美的心情。現在社會節奏快、壓力大,垂釣作為一種休閑,一種放松,越來越被更多的人所喜愛。雙休日、節假日,—根漁竿在手,綠樹叢中抛出,實在是難得的享受。天漸漸暗了,我們驅車回家,一家三口其樂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