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到了中秋節,聽爺爺奶奶常說這句話。但在我的印象中,中秋節那天的月亮才是最大最圓的,像一個潔白的玉盤。
為什麼中秋節的月亮不是最大最圓的,而是八月十六呢?我帶着這個問題找到了爸爸,爸爸耐心地給我講解:“根據農曆曆法規定,‘朔’所在這一天為每月初一。但同是初一,‘朔’可能發生在淩晨,也可能發生在晚上,月亮最圓滿時的‘望’最早可發生在十五的淩晨,最遲可出現在十七的早上。陰曆以月亮繞地球運轉規律而制定,它與月相對應得很準确。而農曆是綜合陰曆、陽曆的優點混合而成,這就難免存在誤差。當人們把農曆初一定為‘朔’時,‘望’則要視月球運轉情況而定,通常它會出現在農曆十五、十六兩天。”
每到中秋節,我就和妹妹聽奶奶講中秋節的故事傳說,我記得最清的是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等。
中秋節,請多陪陪家人,這是一個展現我國優良傳統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