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卵巢是女性的重要器官。
卵巢也會老化。
當卵巢變老時,它們不僅會影響女性的生殖功能,而且還會由于内分泌功能下降而引起與靶器官或系統相關的其他疾病。
很多因素都會誘發卵巢衰老,對于有生育計劃的女性朋友來說,如果能了解自己的卵巢功能,就可以早點計劃好自己的生活,選擇合理的分娩時機。
卵巢衰老的誘發因素
卵巢衰老是一個多因素、多環節互相作用的複雜過程,其病因或影響因素衆多,沒有明确的分類。基于初步研究成果和摘要文獻報告,我們綜合總結了卵巢衰老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齡、遺傳學、下丘腦-垂體、社會心理、環境、行為、醫學相關、免疫、感染和内分泌等十大類。
環境是人類生存的必要條件。随着人類時代的進步,社會生産力的提高,生活範圍和規模的迅速擴大,對環境的破壞也在增加。我們的研究發現,長期全身性PM2.5日常暴露可導緻卵巢儲備功能下降。通過減少植物提取物虎杖糖苷的發炎反應,可以改善PM2.5暴露引起的卵巢功能損傷。
對羟基苯甲酸酯是一種常見的環境内分泌幹擾物,在化妝品,食品和制藥行業中被廣泛用作防腐劑,因為它們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具有類似雌激素的作用。我們的另一項研究證明,對羟基苯甲酸酯可以到達雌性卵泡,導緻抗米勒管激素(AMH)水準顯着降低,阻塞卵泡發育,并加速雌性小鼠的銜乳。提示 對羟基苯甲酸酯的日常暴露可能對父母,兒童和多代人的生殖健康有害。
評估卵巢儲備的方法
對卵巢儲備的有效評估可以幫助女性朋友了解她們的卵巢功能。由于個體之間卵巢衰老的速度不同,卵巢功能狀态也不盡相同,根據生理年齡對卵巢的評估和保護往往不夠準确。如果她們能為女性朋友評估卵巢功能,一旦發現卵巢功能下降,可以建議她們改變生育計劃,早孕準備納入日程表,避免不知不覺卵巢早衰,但尚未完成後悔的生殖目标,這對于晚婚晚生女來說尤為重要。
AMH和抑制素B(抑制劑B)是作為卵巢儲備功能名額的重要臨床應用。然而,種族和地區之間存在卵巢功能的分層。出于這個原因,我們從全國各個年齡段的健康女性那裡收集了血液樣本,并最終開發了AMH和Inhibin B參考範圍。
此外,基于全國多中心人群資料和樣本,我們的團隊對卵巢衰老相關基因突變位點和X染色體突變片段進行了檢測和驗證,篩選了15個完全符合漢族遺傳背景特征的基因41個假突變位點,并整合了X脆性分析,開發出适合中國女性卵巢功能遺傳風險分子檢測的産品。該技術在臨床應用中的陽性篩查率高達80%,已在湖北、浙江、海南、福建、河南、廣東等地的多家大型醫療機構得到普及。
最後,為了使評估更加全面、簡單、直覺,我們提出了卵巢功能年齡的概念,即以卵巢的功能狀态作為評估名額來定義卵巢的年齡。我們采用多中心、大樣本結合人工智能,整合生理、内分泌、影像資料,多名額關節模組化,建立卵巢功能計算模型及相關因素分析模型,以及線上微信服務号,實作卵巢功能的準确量化,實作卵巢衰老的早期預警。該模式目前免費向醫療保健和公衆開放,使用者數量已超過10,000。臨床實踐表明,該模型能夠準确評估卵巢功能年齡,預測更年期年齡,有助于為患者做出合理的分娩計劃和職業規劃。
研究人員說
卵巢衰老新興和重要的研究領域
1999年,中國進入了老齡化社會。
2002年,當我在達拉斯的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進行惡性良性腫瘤免疫學博士後研究時,我對有關衰老最新研究的講座着迷。我了解到,衰老是一個病理過程,可導緻一系列相關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包括阿爾茨海默病,心血管疾病,甚至癌症。
2004年,當我回到家時,我開始和我的團隊一起探索卵巢衰老。當時,全世界研究卵巢衰老的人并不多,文章和報道也很少,對"卵巢衰老"是什麼也沒有明确的定義。幸運的是,人類基因組計劃已經完成,醫學研究已經從系統和器官到組織和細胞,再到遺傳和分子水準。婦科惡性良性腫瘤臨床和基礎研究的學術背景使我們能夠從不同的角度來檢驗和分析卵巢衰老的性質和内髒規律。
十年來,我們探索了卵巢衰老的原因和影響因素,挖掘了卵巢衰老的内在機制,建立了我國卵巢功能評價标準和預警體系,系統研究了保護卵巢功能的政策、方法和藥物。所有這些,我們都寫在醫學專著《卵巢衰老》中。
作為身體衆多器官之一,卵巢會老化。卵巢衰老的核心是卵巢功能從力量下降到衰竭的過程。"卵巢的生命周期"經曆出生,發育,成熟,衰退和失敗。卵巢衰老不僅導緻更年期及其綜合征,而且是一個重要的過程,發生得更早,持續下降,涉及更廣泛的問題。
卵巢衰老是一個極其複雜的過程,其病因或影響因素衆多,沒有明确的分類。為此,該團隊基于精準醫療的概念,參照内因與外因在沖突理論中的重要結論,将影響卵巢衰老的因素分為遺傳因素、環境因素、行為因素等十大類,以便進一步研究。同時,對上述因素引起的卵巢衰老的病理生理學和分子生物學機制進行了系統梳理和分類。
正确診斷疾病是正确治療的基石。最後,闡述了卵巢衰老評估的關鍵名額及其預警系統的建構和完善,提出了幹預卵巢衰老的三大理念和臨床管理的七大政策,并對如何在日常生活或醫療程式中科學地維持、維持或保護卵巢功能提出了新的認識和建議。
作者:王世軒羅愛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同濟醫院婦科
策劃:方琦
編輯:鄭英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