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獨家:北京冬奧頒獎花束 上海編結

溫柔的午後陽光從窗棂投射到桌上,陽光下,一叢叢毛茸茸的玫瑰花鮮豔靈動,在陽光的照耀下呈現出一種溫柔的色澤。特殊的材質也讓常見的嬌嫩花卉多了幾分溫暖、堅韌的感覺,恰似眼下這越來越熱烈的迎奧氣氛。

近日,在楊浦婦女兒童活動中心,一群平均年齡超過60歲的上海阿姨正在為千裡之外的北京冬奧“織花造葉”。奧運花束上海織造,這嬌豔玫瑰的背後還有不少暖心故事。

,時長01:14

“九九”祝福

有别于往屆奧運的鮮花花束,北京冬奧将首次采用手工絨線花制作花束,由北京冬奧會贊助商恒源祥聯合婦聯與殘聯等組織組成“頒獎花束”項目組,通過非遺技藝——海派絨線編結手工鈎編的花束代替以往多屆奧運會采用的鮮花花束贈送給獲獎運動員。

獨家:北京冬奧頒獎花束 上海編結

絨線花,其實又叫毛線鈎花,它不同于傳統意義的平面鈎花,而是利用各色毛線精妙鈎織而成,花的層次分明,質感蓬松,立體感強,貌似鮮花,能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絨線制作的奧運花針法細膩,工藝精湛,色澤柔和,很容易清洗,不變色,“永不凋謝”。

獨家:北京冬奧頒獎花束 上海編結

冬奧會絨線花上海制作團隊負責人黃宏英介紹,參與本次冬奧絨線花制作的,都是楊浦區巧手媽媽工作坊的成員。楊浦區巧手媽媽工藝坊于2010年6月成立,旨在扶持無業、外來媳婦、外來務工者等困難家庭的女性,以學習、掌握手工編織技能為目标,在實作自主就業的同時,緻力于投身慈善公益服務。巧手媽媽工藝坊始終與恒源祥有合作,每年帶着親手編織的愛心毛衣、手套、圍巾等物品,參與市、區民政局,市、區婦聯組織的公益義賣活動,為區養老院、陽光之家獻愛心,俨然已是市區組織中的“網紅”。

獨家:北京冬奧頒獎花束 上海編結

十多年的發展之下,巧手媽媽工藝坊已經構成了三級網絡,也是以,接到奧運絨線花的制作要求後,她們首先在網絡上公布資訊,展開報名,然後海選之後根據特點以及技能情況,分成了家庭制作組和現場組裝組,進行流水操作,總體參與人數達到150人。

獨家:北京冬奧頒獎花束 上海編結

一些數字能說明這項工作的難度。此次花束編織由恒源祥的絨線編織師勵美麗事先進行面對面教育訓練。10月15日開始勾線,10月19日開始組裝。此次參與的巧手媽媽基本年齡都在60歲以上。2個多月的時間,巧手媽媽們需要制作出2400朵毛線玫瑰,也就是2萬多瓣毛線花瓣、7200片毛線葉片。所有的這些都需要巧手媽媽們一點點鈎編出來,然後組裝到一起。

愛心織造

戴上老花鏡,埋頭仔細地做。在組裝現場,記者看到阿姨媽媽們幾乎都不太聊天,所有人都在埋頭認真制作。純靠手工活,據介紹,一朵花從起針開始,如果全靠一人制作,總過程需要8小時。

獨家:北京冬奧頒獎花束 上海編結

發動廣大的成員群衆,她們先讓一大批成員在家中用絨線繞着鉛絲,勾勒出單片的葉片和花瓣,然後集中到一起,分成小組組裝出品。并非所有的家庭手工花瓣都能順利“入選”——根據經驗标準,花瓣的外層大花片長度不能超過5.5厘米,花心小片不能超過4.5厘米。

獨家:北京冬奧頒獎花束 上海編結

每個小組8個人、8道工序,在不斷試驗摸索中,這群阿姨媽媽們找出了規律:先将花瓣根據2瓣、3瓣、4瓣分别捆紮成小束。然後有人制作花心,有人塑造花托,再将3、4片的花瓣包裹上去,再纏繞上3片花葉,最終形成9瓣3葉的絨線玫瑰花。

獨家:北京冬奧頒獎花束 上海編結

從一天隻能制作出2朵到一天“産出”100來朵,制作的過程并非一蹴而就,同樣經過摸索形成。開始組裝時,按照以往經驗,她們将花瓣一瓣一瓣分别紮上去,外形不統一平均不說,速度還慢,花萼也包裹地較松弛,結果成品鮮花花頭較大,而且因為重量左右搖晃,“一點都不挺括”。幾次試驗後,阿姨媽媽們發現,在每一步包紮時,都要用力勒緊,将“花骨朵”包裹得格外緊,這樣制作出的花,纖長硬朗,再用手整理出造型後才更加神氣。

獨家:北京冬奧頒獎花束 上海編結

參與制作這項工程,阿姨媽媽們不少人的手都因為長時間的用力編織、頂針,變得傷痕累累,不少人手上都貼了Ok繃。但她們的臉上卻始終洋溢着笑容,胖胖的陸楊群說,全家都特别支援自己來參與這項活動,“都說我們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能用喜歡了一輩子的編織技巧參與這樣的盛事,也能展現出這項愛好的價值了。”

獨家:北京冬奧頒獎花束 上海編結

愛心的力量始終在這盈盈毛線之間傳遞。利用自己的巧手技術,為冬奧增光添彩,黃宏英告訴記者,團隊中的不少成員都告訴她,因為參與了這個活動,讓全家都對北京冬奧會的各種資訊格外關注,“開始看各種冬奧知識,甚至還想去滑冰滑雪。”

相關連結:冬奧頒獎花束有什麼?

北京冬奧會上的頒獎花束将一改傳統的鮮切花,采用以非物質文化遺産——海派絨線編結技藝鈎編而成的絨線花花束。花束由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北京2022年冬奧會官方贊助商、同時也是“海派絨線編結技藝”傳承機關的恒源祥集團提供。絨線花花束因其永不凋謝、低碳環保等特性,成為秉承“綠色、共享、開放、廉潔”辦賽理念的北京冬奧會的生動寫照。

,時長03:22

編結是人類最古老的手工技藝之一,古今中外、世界各地都有各種各樣編結技藝存在于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100多年前,絨線編結技藝主要從歐洲進入中國沿海城市,中國的手工藝人将東方傳統結繩技法與絨線編結技藝相結合,大大豐富了絨線編結的針法、花樣、載體和應用場合,形成海派絨線編結技藝,絨線花藝就是其中之一。

獨家:北京冬奧頒獎花束 上海編結

絨線花束一方面不像鮮切花束需要從南方種植基地調運鮮花,大大降低了運輸和管理的費用,另一方面也友善運動員攜帶回國、長久儲存,既減碳降碳、節儉辦奧又充滿人性化安排。

獨家:北京冬奧頒獎花束 上海編結

本次北京冬奧會頒獎花束的花材共有七類,包括:象征友誼的玫瑰,象征堅韌的月季,象征幸福的鈴蘭、象征團結的繡球、象征勝利的月桂、象征收獲的桂花、象征和平的橄榄。北京冬殘奧會頒獎花束在此基礎上多了一種——波斯菊,象征自由和永遠快樂。這些花材的選用大有講究,例如月季,它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頒獎花束的主角,月季起源于中國、盛行于世界,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也是北京市的市花,選擇月季是與北京奧運會花束相呼應,展現了“雙奧之城”的文化傳承,而選用橄榄則寓意向奧林匹克傳統緻敬。

花材經過造型和捆紮成花束高34厘米,胸徑24厘米,體積上恰到好處,力求精緻又不失表現力。花束搖桿的蝴蝶結絲帶上印有“BEIJING2022”字樣,花束整體清新、自然,與北京冬奧會主色調一脈相承,突顯出鮮明的冰雪運動的特色。

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頒獎将共用花束1251束,累計花材共16731支。每支花材上有葉有花,均為純手工制作。獨一無二的背後,是大量的人力和時間。這束花中花材各異,導緻技法也不盡相同,是以完成這束精美的花束,需耗時長達35小時,制作所有花束耗時将接近5萬小時。

獨家:北京冬奧頒獎花束 上海編結

為了完成這項光榮又艱巨的任務,也為了創造條件讓更多人參與北京冬奧會,恒源祥集團在全國婦聯等組織的支援下,發動北京、上海、天津、江蘇、浙江等省市七地的編結社團共同參與。

獨家:北京冬奧頒獎花束 上海編結

“中國人常說‘情牽一線’,我們希望這根根承載着真、善、美的絨線能讓五大洲飽受新冠疫情影響變得疏離的人們更加團結,用無限之線編織全世界的恒好未來。”恒源祥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陳忠偉解釋了制作絨線花花束的初衷。

獨家:北京冬奧頒獎花束 上海編結

經過3個月的設計、讨論、修改設計稿,到5個月的教育訓練、編結和包裝,曆經春夏秋冬四季的絨線花花束即将盛開在冰天雪地中,将美好的情感定格成永恒的記憶。

撰文:新民晚報記者 厲苒苒編輯:陸玮鑫圖檔:新民晚報記者 張龍 攝、官方圖視訊攝制:厲苒苒、張龍、黃于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