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笑,起碼在那之前,我是愛笑的。
面帶微笑,是日常;放聲大笑,是經常。别人總說“愛笑的女孩運氣不會太差”。經親身經曆,這沒毛病的呀。
走入一家不熟悉的銀泰,味蕾中回蕩着羊肉的陣陣鮮香。來到餐廳雲集的五樓,電梯門前便就是“西貝,莜面村”。一頓羊肉大餐後,心滿意足。
一直心心念念想着的“SKECHERS斯凱奇”,本想去四樓,卻在電梯到達三樓時走了出去。想要退回,那亮眼的“S”标志晃入了我的眼球。同行一夥人被我拖着拽着,直到手中拎着印有“SKECHERS”字樣的購物袋,才滿意地傳回電梯。
沒錯,就是這麼幸運。
毫無包袱,随時随地開懷大笑成了我的特性與标簽,曾未有人評頭論足,而現在,我的笑竟為他人帶去了不滿。也許是因為我不再是個小孩子,要學會收斂了;也許從始至終我的笑都為他人帶去了困擾而他們并未指出。
當他們向我投來厭惡的目光時,我慌了。
有些不自然,在限制自己改變的日子裡,我不敢笑,甚至表情也失去了鮮活的張力。面無表情,雖然内心總想笑。學會虛假的微笑,據說,那是學會人際交往的第一步。心中當然不暢快,又不希望受到冷眼,越發覺得不像自己,但又逼迫自己,以為,那就是成長,并非壞事。
真的該這麼活嗎?我不知,但那時我似乎就那樣做了。最終,我發現自己好像錯了。覺悟源于一段阿卡貝拉“年少無知,懵懂的我也分不清對事和錯事,回頭看看,也經常感覺自己就像一個弱智。”初聽之時,心似乎被猛拉了一把,我何必在意那麼多?痛苦地活在别人的有色眼鏡之下。站在鏡子前,嘴角微微上揚,盡管有些顫抖。自在地,我獻給了自己一個久違的微笑。
我想,那是最真實的吧!
變回原來的模樣,意外地,最親近的她欣喜若狂地拍打着我的背“你終于給我變回來了!”她的叫嚷聲中夾着狂喜的笑。
我笑了,我應該保持微笑,應該每時每刻不忘給自己一個真實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