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祥林嫂身上看到了太多太多,以至于讓我無法承受。
魯迅筆下的祥林嫂,讓我看到了人性的最淳樸美。她勤勞而不失靈巧,體貼而不失果敢,獨立中卻又夾雜着對美好人性祈盼的天真質樸。旁人的刻薄,無情,尖酸,勢利,襯托祥林嫂更質樸的品質。在老爺家,她勤勞隐忍,面對主人的不公平對待與排擠淩辱,毫無人情味兒的評論。她淳樸善良的性格決定了她的态度,卻并不能改變她令人心酸的結局。被婆婆販賣,遭受喪父失子之痛。
失去一切的她,回到老爺家。她滿心的悲戚,隻能通過一次次向别人傾訴來發洩内心的苦痛,這也是她對美好生活的懷念和向往。可,一遍又一遍後……人們似乎忘了這個悲劇本身具有的悲哀,是令人窒息的,是讓經曆者痛不欲生的。
在辛辛苦苦贊了一年的工錢後,滿心希翼的她捐了一條門檻,希望以此求得世人的原諒,可最後,如喪家之犬被人趕走。一切美好的希望破滅,她被老爺無情的批判打進無盡深淵,這個無辜的婦人啊!不祥的烙印打在她身上,世人終不肯饒恕他,更不肯看在菩薩的面上善待她。世人不容她,觀音不救贖她。她什麼都沒做,卻失去了她心愛的兒子和愛她的丈夫。并是以背上世俗的枷鎖生不得世間所容,死不得以解脫……可她又做錯了什麼呢?為什麼世間如此之大,卻容不下一個可憐之人。祝福祥林嫂和像她一樣的貧苦大衆在天堂能得一方樂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