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券商研究所又開始了一輪人員大變動。
券商中國記者獨家确認,華金證券原研究所所長劉軍已經離開,日前正式入職山西證券,擔任研究所所長。山西證券也将借此機會大力發展研究業務,劉軍表示,将打造内外兼顧、高度支援内部業務,同步發展對外服務的新型研究所。
業内人士在接受券商中國記者采訪時表示,去年以來,随着券商基金分倉股票持續增加,券商傭金收入也水漲船高,不少中小券商研究所收入來到曆史最好水準,成本壓力減少,挖人動力增加。此外,随着注冊制等推進,券商投行、财富管理等業務對于研究的需求也大幅增加,推動了研究業務人才的需求。
劉軍轉會山西證券
劉軍1971年出生,曾在中國石化工作8年,2004年作為行業專家加盟光大證券研究所,從事石化和化工行業研究,至今從業18年,也是研究行業的一名老兵。劉軍2007年追随高善文博士一起加入安信證券,擔任化工行業首席分析師以及上遊組組長,期間多次獲得新财富等獎項。
劉軍2015年轉戰華金證券研究所擔任研究所所長,後升任黨委委員和總裁助理,實作了華金證券賣方研究從零起步,最終實作盈利,是小型研究所不可多得的成功案例。2021年底,劉軍正式加盟山西證券,任山西證券研究所所長一職。
内部人士透露,劉軍個性穩重成熟、為人謙和儒雅,遇事沉着、有擔當、頗有大将之風範。工作盡職盡責、業界口碑頗佳。
劉軍也向券商中國記者透露了加盟山西證券之後的發展思路。
“人才組織方面結合‘外引’+‘内培’的政策,引進及補充優質研究人才。聚焦核心産業賽道,引入外部人才。同時注重内部人才的長期培養,尤其是新人的系統化選拔培養。”劉軍說,研究所按照中大型所的目标,不斷加大資源投入,通過有競争力的薪酬和激勵制度吸引人才加盟。
劉軍表示,未來山西證券研究所将打造差異化的内、外部服務産品:一方面,結合内外部産業專家資源,深化資料資訊洞見及行業觀點,為外部提供差異化研究産品;另一方面,組建智能研究系統平台,積累研究相關資料、模型、方法論等資訊工具,打造基于資料分析的智能研究産品,服務内外部客戶;同時,加大重點行業産業鍊研究,服務區域經濟和産業客戶。
山西證券此前在半年報中披露,公司研究團隊研究範圍已覆寫宏觀政策、固定收益、非銀金融、新能源、煤炭、化工、醫藥、家電、TMT、汽車、新三闆、科創闆、基金等多個領域。報告期内,公司研究團隊繼續做精做深資本市場研究,在政策、非銀金融、家電、汽車、傳媒等方面獲得了較高的市場關注度和認可度。同時,積極發揮區域優勢,将研究觸角延伸至重點縣域,持續跟蹤研究山西省政策、主要産業和公司,主動服務公司省内業務,精心打造山證研究品牌,研究成果獲得相關部門和市場的良好評價。
“所長市場”持續火爆
劉軍是年底衆多研究所所長變動的一個代表。日前,券商中國記者從中泰證券内部人士處得知,該公司已下發對中泰證券研究所副所長、新能源行業首席分析師蘇晨的免職檔案。蘇晨離職後,下一站将轉戰國金證券研究所,擔任該券商研究所所長一職。
近兩年來,中小券商研究所在“挖人”上不遺餘力,也帶動了“轉會”市場的火爆。去年年底,德邦證券研究所所長任志強短短兩、三個月内從粵開證券到紅塔證券再到德邦證券“兩連跳”,讓市場充分感受到了對研究人才争奪的激烈程度。
從路徑上來看,中小券商研究所所長等大多數來自大研究所的行業首席或者同樣中小券商的所長。5月,在海通證券曾多次獲得新财富最佳分析師的周旭輝,正式加盟東方财富證券擔任研究所所長一職。而國聯證券年内入職的研究所所長趙雪芹此前則是前海開源基金的聯席投資總監。
但是大研究所的所長等重磅人物離職之後,往往更傾向于買方機構。年初,原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副所長姜超離職,加盟中泰資管,擔任聯席首席投資官。
原光大證券研究所所長胡雅麗加盟東方證券資産管理有限公司,擔任總經理助理、董事總經理、兼任權益研究部總經理。随後不久,胡雅麗又升任東證資管的聯席總經理。
“對于這些人來說,研究一方面已經取得了足夠的成績,更進一步很難了。而且做了很多年的研究,也想親自下場試一試,”一位轉型投資的研究人士此前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
分倉大增提高券商挖人底氣
券商人員流動加速,一方面和行業特性有關,一方面也和近兩年的市場變化離不開關系。券商中國記者據Wind資料統計發現(合并同一公司主體),上半年,券商“基金分倉”股票成交額為11.65萬億元,同比增長64.55%。受成交額大幅增加的影響,券商上半年共實作91.14億元的“基金分倉”傭金收入,同比增長63.51%。
“券商傭金分倉收入這兩年是曆史高位了,不少中小券商今年都有可能實作盈利,或者接近盈虧平衡”,一家券商研究所的負責人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此前研究所一直是成本部門,不少中小券商開展研究業務承擔了較大的壓力,随着收入增加,中小券商對于研究業務的布局也更加重視。
從增幅來看,上半年,共有26家券商的“基金分倉”傭金收入同比增超100%。其中,2家券商“基金分倉”傭金收入同比增超1000%,九州證券上半年實作傭金收入15.65萬元,同比大增1912.7%;開源證券實作傭金收入9928.52萬元,同比大增1205.71%。
一些中小券商通過持續挖人确實實作了快速崛起。浙商證券2019年開始逐漸發力研究業務,将2020年定位于公司的能力升年,首次将研究能力升則作為“五個提升建設”的頭号工程,對研究能力的重視達到空前高度,引進白金分析師,打造白金研究所,力争三年内建成全國具有較大市場影響力、卓越價值創造力的一流研究所。
随後,浙商證券引入了邱冠華、李超、馬莉等研究領域的大咖,各項業務快速鋪開。2019年中報,該公司實作分倉傭金2000萬元,2020年中報增加至3000萬元。到了2021年中報,浙商證券的分倉傭金已經達到了1.54億元,同比增長414.93%。
業内人士認為,随着資本市場改革深入,研究業務對于券商其他業務的“加持”也顯得更加重要,也成為各家券商不遺餘力發展研究業務的動力。
“IPO業務上,注冊制對于新股定價的需求越來越高,研究要通過定價支援投行。同時,現在不少機構想把定價的業務外包給我們,但是我們人員不夠。”前述券商研究所負責人表示,另外,各家券商都在關注基金投顧等财富管理的業務,這些也需要投研體系的支援。
責編:桂衍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