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雞獎頒獎典禮,今日拉開大幕。
就在剛剛,最佳女主角塵埃落定。
張小斐成為新任「金雞影後」。

此前,這個獎項在網上還引起了不少争議。
因為「謀女郎」劉浩存也在提名之列。
每到頒獎季,總少不了類似的争論。
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一個最佳女主角。
而今年我心中的最佳女主角,是她們——
NO.1 「最俗大女主」陳嘉玲
作品:《俗女養成記2》
演員:謝盈萱
「不惑之年,人生依然可以歸零重新開機」
俗女陳嘉玲,其實一點也不俗。
反倒一直逾越俗規。
原本在台北做着高薪工作,和高富帥男友即将步入婚姻。
但年近40,卻辭職、悔婚、逃回老家。
在台南鄉下,正式開啟人生的下半場。
考取導遊證。
和青梅竹馬兼離異男開啟新戀情。
将一切歸零的勇氣,源于她對生活的不将就。
台北的工作,每天都在給老闆處理私事。
和前男友的戀情,溫吞乏味,外加一個麻煩的婆婆。
類似不順心的事,現實中俯拾即是,大部分人也都選擇隐忍不發。
但陳嘉玲不是這樣,她永遠将自己的感受放在首位。
新生活中同樣如此。
買房子、選家具,刷漆,她都依從自己的意願。
甚至懷孕後,也暗自做了決定,獨自前去打胎。
過于獨立的陳嘉玲,也在感情道路上磕磕絆絆。
幾次分分合合。
難免被很多人說「任性」「作」。
但将她與童年陳嘉玲對照來看時,就會發現——
她依然在熱氣騰騰地成長。
與時間賽跑,與社會抗争,與自我較勁。
跌倒、犯錯、大哭,折騰不止。
但每一步都不違心,夠勇猛。
如果非得說她俗,那也是汪曾祺所說的生機盎然,煙火氣十足的俗。
NO.2 「最喪大女主」梅爾
作品:《東城夢魇》
演員: 凱特·溫絲萊特
「硬核職業女性,沒那麼精緻光彩」
職場,大女主标配。
不少劇還傳遞着這樣一個資訊:
職業女性不僅要會搞事業,還得保持精緻外表,這才叫完美。
但這部劇中,凱特·溫斯萊特偏偏背道而馳。
她飾演的中年小鎮女警梅爾。
忙于工作,成天蓬頭垢面,滿臉倦容。
生活上也一塌糊塗。
離異,和家人關系劍拔弩張。
兒子年紀輕輕就自殺,留下年幼的孫子。
家長裡短對職業女性而言常常意味着牽絆。
但這部劇中,職場和家庭不僅沒有對立,反而緊密聯系。
她投身于案件,挽救受害者。
其實也是在幫助親友,同時解開自己的心結。
警探、母親、女性的身份在她的身上并行不悖,也都不夠完美。
她不遺餘力解決案件。
但為了奪回外孫的撫養權。
她也會知法犯法,陷害兒媳。
她走不出喪子之痛。
和女兒的關系不夠融洽。
也在露水情緣中尋求短暫的喘息。
荒涼、閉塞、充滿罪惡的小鎮中。
她在中年危機裡掙紮,也在一步步修複自我與外界的關系。
喪氣又執着,堅強又脆弱。
再疲憊不堪,也選擇獨自承擔。
如此接地氣的形象最能透出堅實的生命力量。
當她眼角的皺紋都散發出動人的魅力。
NO.3 「最暖大女主」大豆田永久子
作品:《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名前夫》
演員:松隆子
「離婚三次,對愛情依然鄭重其事」
即使已經離婚三次,大豆田永久子也完全沒有結婚焦慮。
她的煩惱都在具體的小事上。
比如說,紗門經常掉,總是安不好。
也因為類似小煩惱,她才會冒出結婚的念頭。
她不缺結婚人選。
三名前夫都愛着她,想和她複婚。
但她很堅定,不回頭。
面對心儀的對象,她也依然像少女一樣鄭重其事。
和對方結婚,能獲得國外的房子和新的生活。
而代價是舍棄當下的工作。
大豆田雖然春心萌動。
但最終還是拒絕了對方。
因為她隻想靠自己去獲得想要的東西。
一邊坦言自己難耐寂寞。
一邊又推開依賴的肩膀。
大豆田就活在這樣的沖突中。
并且大機率會繼續談無疾而終的愛戀。
很奇怪,沒有一路開挂的情節,沒有硬朗的個性。
離婚三次的大豆田永久子,煥發出獨一無二的女性光芒。
尤其是她大口吃着面包快樂地走在下班路上的模樣。
NO.4 「最慘大女主」亞曆克斯
作品:《女傭》
演員:瑪格麗特·庫裡
「一無所有的單身媽媽,集女性困境之大成」
亞曆克斯大概是年度最慘大女主。
原生家庭不幸。
父親是家暴男,母親瘋瘋癫癫。
丈夫也酗酒、家暴。
亞曆克斯毅然從家中出逃。
身無分文的她,四面碰壁。
遭遇了法律、醫療、住房保障等種種社會問題。
為孩子争奪撫養權時,被告知情感虐待在法律上不能歸為家暴。
當想申請事先串通的人補貼時,被告知要有工作證明。
但當她去找工作時,前提是要有事先串通的人補貼。
亞曆克斯向男權社會的反殺之路并不順利。
她的生活總是慘兮兮的。
但她的耀眼之處在于,再無助也不依賴他人。
最後自食其力收到了大學錄取通知書,也收獲了充滿希望的明天。
當然,亞曆克斯走出陰霾,也離不開生活中許多女性的幫助。
找工作一籌莫展時,社會福利站的人推薦給她保潔工作。
她所清潔的一家女主人,幫她奪回了撫養權。
家暴救助站的女性提供給她住處,還給了她極大的精神力量。
這些「girls help girls」的故事,才真正純粹、美好。
NO.5 「最渣大女主」朱莉
作品:《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演員: 雷娜特·賴因斯夫
「她不糟糕,她隻是敢于直面自我」
朱莉有多渣?
體會到出軌的刺激後,直接踹了現男友,和出軌對象正式交往。
但當關系穩定下後,才意識到還是前男友好。
結果因為避孕措施沒做好,懷上了小孩。
不僅是愛情,她事事都沒什麼恒心。
專業從醫學轉為文學。
因為她覺得比起解剖身體,她更想研究靈魂。
可是很快,她又轉去做攝影,去書店兼職。
實際上,每次改變,她在乎的不是結果,而是當下的感受。
她厭倦了前男友說話的方式。
當從另一個男人身上體會到快樂時,她就絕情地離開。
當她沒做好準備時,她拒絕生孩子。
她本可以溝通、忍讓,和大多數人一樣。
就像前男友在勸誡她生孩子時,告訴她:
「很多人自己還沒活明白就有孩子了。」
朱莉的閃光恰恰在于她不是這樣的人。
雖然她經常犯錯、懊悔。
但她依然不把每一步的選擇權交給社會和他人。
永遠自己做出選擇,自己承擔後果。
「不留後路,沒有猶豫。」
這樣的女性形象,也是追求自由的現代女性縮影。
不僅不糟糕,反而靈動可愛,恣意飛揚。
NO.6 「最狠大女主」貝内代塔
作品:《聖母》
演員:維爾日妮·埃菲拉
「神選之女,大膽、反叛又迷人」
這大概是今年尺度最大的大女主電影。
女主貝内代塔從小被看作「神選之女」。
為了登上權力的塔尖,她一步步成為史上最狠大女主。
她對自己夠狠。
用陶瓷片刺穿雙腳、劃破額頭。
隻為僞造十字架的聖痕和荊棘冠的刺痕,令世人相信耶稣在她身上顯靈。
騙取院長之職後,又趁着瘟疫橫行之際,煽動群眾。
成為群眾追捧的拯救者。
打着神的幌子,登上了萬人敬仰之位。
她對夫妻夠狠。
在修道院與對方偷情,後來在生死關頭又被對方從火刑柱上救下。
然而沒有什麼能夠阻擋,她對權力的向往。
為此她不惜抛下自己的夫妻,重返是非之地。
這一形象,和保羅·範霍文塑造過的蛇蠍美人一樣。
越是兇狠,越顯迷人。
因為她代表着對整個宗教體制的反抗。
挑釁了堅不可摧的神權和男權。
這樣的故事,也完全呼應了當下女性的困境。
能從現實層面催生新的性别反思。
NO.7 「最飒大女主」奧利維亞
作品:《無罪之最》
演員:奧拉·加裡多
「背負黑暗,面向光明」
年度最佳燒腦懸疑劇,其實是一部女性題材作品。
層層謎團背後,是多位出身悲慘,又堅韌不屈的女性形象。
女主奧利維亞,出生于貧民窟的孤兒。
流落街頭時,被黑警轉賣給地下妓院。
從此淪為賺錢的性工具。
每天不間斷被性侵、性虐待、跳脫衣舞。
稍有不從,就遭一頓毒打。
她的身邊都是同樣處境的女性,甚至還有未成年幼女。
幸運的是,奧利維亞最終從地獄逃出。
她與男主重組家庭,生活恩愛,還懷上了寶寶。
并且因為同樣灰暗的經曆。
能給予彼此坦誠、信任。
回溯奧利維亞的重生之路,自始至終都是「girls help girls」。
妓院中結識的摯友。
原本是黑幫老大的夫妻,也曾協助他犯罪。
但出于良知不安,她全力幫助奧利維亞逃跑。
為了保護姐妹,還犧牲了生命。
此外,一名女警探更是以一己之力對抗強權。
身處男性主導的警察體系中。
不惜放棄職業生涯,替奧利維亞讨回公道。
最終對正義的堅持,也使她自身獲得了精神上的成長。
她們雖遍體鱗傷,但都勇猛、果敢。
在黑暗陰冷的路上,與其他女性互相守望、救贖。
釋放出極具感染力的女性力量。
透出堅強又溫柔的人性光輝。
NO.8 「最猛大女主」尹智友
作品:《我的名字》
演員:韓韶禧
「複仇女神,因愛而生」
看多了絕望的女性生存故事。
正需要一部複仇爽劇代償這些不屈。
這部劇以節奏緊湊、懸念疊出的情節,塑造了生猛的大女主智友。
混黑道的父親慘遭殺害。
還是高中生的智友化身複仇女神,替父報仇。
她加入父親所在的黑幫組織,練就一身本領。
之後又以卧底身份進入警校,每天驚險上演「碟中諜」。
不同于一般的爽劇。
即便智友如此意志堅決、勇猛有力。
但複雜的現實使其無法如願以償,反殺到底。
這也使得這一形象不再懸浮,而是更加真實、富有人性。
劇情還奇突地發展出愛情線。
男友告訴智友,複仇不應該是人生的全部。
智友最終決定把一切交給法律。
這也使得她可以重拾自己的名字,走出塵封的日子,擁有更廣闊的人生。
因而,這一形象不僅僅是一劑精神強心劑。
她的複仇之路,也是女性的成長之路。
跌撞着闖入男權世界,和外界厮殺,和自我撕扯。
最終試圖回答的是——
如何面對自己人生中無法承受的恨與愛?
NO.9 「最悲大女主」安然
作品:《我的姐姐》
演員:張子楓
「走出傳統隐痛,走向獨立堅韌」
這是一個典型的中國故事。
姐姐安然出生于重男輕女的二胎家庭。
從小未得父母寵愛。
弟弟出生後更是徹底取代她,成了家中掌上明珠。
弟弟對她而言完全如陌生人。
但一次車禍,父母意外離世。
原本計劃考研的她,被要求回家撫養弟弟。
離家多年的安然,被瞬間打回以血緣維系的家庭牢籠。
該去複制上一代的女性犧牲,還是做傳統的無情反叛者?
安然雖然一直在反抗,但她的内心越來越無助和猶疑。
她無法把弟弟交給不負責任的舅舅。
她也和弟弟有了深厚的感情,不忍心徹底丢給别人。
結尾,安然沖到領養家庭的場景引發了很大的争議。
但香玉認為,這樣的處理實則更貼合現實和人性。
如果讓安然毅然出走,反倒是觀念綁架人物。
更何況,主創表示這是一個開放式結尾。
故事就停在她動搖不定的時候,每個觀衆都可以續寫自己的結局。
簡單粗暴地貼上「扶弟魔」标簽,對角色來說并不公平。
無論安然做出怎樣的選擇,她都是一個獨立堅韌的現代女性。
高中畢業離開家後,她已實作經濟獨立。
并且始終設法以知識為踏闆為自己赢得更好的未來。
比起選擇的結果。
當手握選擇的權力時,安然已經和上一代人拉開了距離。
況且,她倔強的臉龐已經攪起了傳統與現實的風浪。
這一形象也必然是以煥發出更亮眼的女性弧光。
可見,真正的大女主沒有固定的程式。
一味地打雞血,塑造所謂的完美女性,反而是一種捧殺。
從上面9位大女主身上我們可以看到:
無論是「俗女」陳嘉玲,「神女」貝内代塔,還是「渣女」朱莉……
她們無不帶着缺陷。
但這恰恰映襯着女性的現實境遇,人物是以而真實可感。
我們需要的是從女性視角,講述女性故事。
唯有用最深的同理心,愛具體的人。
才能塑造出鮮活可愛的女性形象。
給予更多女性觀衆向上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