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MVC架構---轉

淺析MVC模式

摘要:MVC全名是Model View Controller,是模型(model)-視圖(view)-控制器(controller)的縮寫,一種軟體設計典範,用一種業務邏輯、資料、界面顯示分離的方法組織代碼,将業務邏輯聚集到一個部件裡面,在改進和個性化定制界面及使用者互動的同時,不需要重新編寫業務邏輯。MVC被獨特的發展起來用于映射傳統的輸入、處理和輸出功能在一個邏輯的圖形化使用者界面的結構中。

關鍵字:模式、架構、模型、對象

一、解釋

MVC 模式代表 Model-View-Controller(模型-視圖-控制器) 模式。這種模式用于應用程式的分層開發。

Model(模型) - 模型代表一個存取資料的對象或 JAVA POJO。它也可以帶有邏輯,在資料變化時更新控制器。

View(視圖) - 視圖代表模型包含的資料的可視化。

Controller(控制器) - 控制器作用于模型和視圖上。它控制資料流向模型對象,并在資料變化時更新視圖。它使視圖與模型分離開。

二、實作

我們将建立一個作為模型的 Student 對象。StudentView 是一個把學生詳細資訊輸出到控制台的視圖類,StudentController 是負責存儲資料到 Student 對象中的控制器類,并相應地更新視圖 StudentView。

MVCPatternDemo,我們的示範類使用 StudentController 來示範 MVC 模式的用法。

建立模型:

Student.java:

public class Student {

   private String rollNo;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String getRollNo() {

      return rollNo;

   }

   public void setRollNo(String rollNo) {

      this.rollNo = rollNo;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建立視圖。

StudentView.java

public class StudentView {

   public void printStudentDetails(String studentName, String studentRollNo){

      System.out.println("Student: ");

      System.out.println("Name: " + studentName);

      System.out.println("Roll No: " + studentRollNo);

建立控制器。

StudentController.java

public class StudentController {

   private Student model;

   private StudentView view;

   public StudentController(Student model, StudentView view){

      this.model = model;

      this.view = view;

   public void setStudentName(String name){

      model.setName(name);    

   public String getStudentName(){

      return model.getName();    

   public void setStudentRollNo(String rollNo){

      model.setRollNo(rollNo);      

   public String getStudentRollNo(){

      return model.getRollNo();     

   public void updateView(){           

      view.printStudentDetails(model.getName(), model.getRollNo());

   }  

三、特點

MVC:全稱:Model - View - Controller,它是于1970年的時候有TrygveReenskaug在Smalltalk-80系統上首次提出。起初并不是MVC,而是MVCE,也就是Model - View - Controller後面多了一個Editor。但是當時提出MVC的理念和現在的理念大緻是一樣的。都是為了講資料模型和視圖層分離開來。其實MVC是一種架構模式,而非設計模式,GOF把MVC看做是3中設計模式:《觀察者模式》、《政策模式》,《組合模式》三者的合體。其核心是《觀察者模式》。

優點

耦合性低

視圖層和業務層分離,這樣就允許更改視圖層代碼而不用重新編譯模型和控制器代碼,同樣,一個應用的業務流程或者業務規則的改變隻需要改動MVC的模型層即可。因為模型與控制器和視圖相分離,是以很容易改變應用程式的資料層和業務規則。

模型是自包含的,并且與控制器和視圖相分離,是以很容易改變應用程式的資料層和業務規則。如果把資料庫從MySQL移植到Oracle,或者改變基于RDBMS資料源到LDAP,隻需改變模型即可。一旦正确的實作了模型,不管資料來自資料庫或是LDAP伺服器,視圖将會正确的顯示它們。由于運用MVC的應用程式的三個部件是互相獨立,改變其中一個不會影響其它兩個,是以依據這種設計思想能構造良好的松耦合的構件。

重用性高

随着技術的不斷進步,需要用越來越多的方式來通路應用程式。MVC模式允許使用各種不同樣式的視圖來通路同一個伺服器端的代碼,因為多個視圖能共享一個模型,它包括任何WEB(HTTP)浏覽器或者無線浏覽器(wap),比如,使用者可以通過電腦也可通過手機來訂購某樣産品,雖然訂購的方式不一樣,但處理訂購産品的方式是一樣的。由于模型傳回的資料沒有進行格式化,是以同樣的構件能被不同的界面使用。例如,很多資料可能用HTML來表示,但是也有可能用WAP來表示,而這些表示所需要的指令是改變視圖層的實作方式,而控制層和模型層無需做任何改變。由于已經将資料和業務規則從表示層分開,是以可以最大化的重用代碼了。模型也有狀态管理和資料持久性處理的功能,例如,基于會話的購物車和電子商務過程也能被Flash網站或者無線聯網的應用程式所重用。 [9]

生命周期成本低

MVC使開發和維護使用者接口的技術含量降低。

部署快

使用MVC模式使開發時間得到相當大的縮減,它使程式員(Java開發人員)集中精力于業務邏輯,界面程式員(HTML和JSP開發人員)集中精力于表現形式上。

可維護性高

分離視圖層和業務邏輯層也使得WEB應用更易于維護和修改。

有利軟體工程化管理

由于不同的層各司其職,每一層不同的應用具有某些相同的特征,有利于通過工程化、工具化管理程式代碼。控制器也提供了一個好處,就是可以使用控制器來聯接不同的模型和視圖去完成使用者的需求,這樣控制器可以為構造應用程式提供強有力的手段。給定一些可重用的模型和視圖,控制器可以根據使用者的需求選擇模型進行處理,然後選擇視圖将處理結果顯示給使用者。 [10-11]

缺點

沒有明确的定義

完全了解MVC并不是很容易。使用MVC需要精心的計劃,由于它的内部原理比較複雜,是以需要花費一些時間去思考。同時由于模型和視圖要嚴格的分離,這樣也給調試應用程式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每個構件在使用之前都需要經過徹底的測試。

不适合小型,中等規模的應用程式

花費大量時間将MVC應用到規模并不是很大的應用程式通常會得不償失。

增加系統結構和實作的複雜性

對于簡單的界面,嚴格遵循MVC,使模型、視圖與控制器分離,會增加結構的複雜性,并可能産生過多的更新操作,降低運作效率。

視圖與控制器間的過于緊密的連接配接

視圖與控制器是互相分離,但卻是聯系緊密的部件,視圖沒有控制器的存在,其應用是很有限的,反之亦然,這樣就妨礙了他們的獨立重用。

視圖對模型資料的低效率通路

依據模型操作接口的不同,視圖可能需要多次調用才能獲得足夠的顯示資料。對未變化資料的不必要的頻繁通路,也将損害操作性能。

一般進階的界面工具或構造器不支援模式

改造這些工具以适應MVC需要和建立分離的部件的代價是很高的,會造成MVC使用的困難。

轉自:https://home.cnblogs.com/u/jccj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