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開局“魔幻”,結尾更亂……

作者:女紳士明星的話題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德爾塔”未走,氣勢洶洶的“奧密克戎”又在全球迅速傳播。被疫情折騰了近兩年的全球群眾,熱切期盼回歸正常生活的願望受挫。盡管很多人都誤以為疫情得到緩解,但實際上2021年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和死亡人數比2020年還要多得多。

就連此前一度“躺平”的歐洲也坐不住了。德國與英國先後成為歐洲新的疫情中心,群眾談到疫情增長表示“就像海嘯到達一樣迅速”。丹麥和挪威近期的确診病例也以創紀錄的速度增長,兩國相繼推行了更為嚴格的防疫措施。“與新冠共存”這條路,有的國家還想咬咬牙堅持一下,更多的國家卻明顯走不下去了。

開局“魔幻”,結尾更亂……

2021年12月18日,英國倫敦爆發大規模抗議示威,反對政府強制接種新冠疫苗及其他相關防疫措施。(人民視覺)

而回顧這一年,跟疫情有關而引發的疫苗配置設定不公、各地仇恨運動興起、政變頻發、全球供應鍊緊張等現象,似乎都在昭示着全球進入一個“亂世”。然而真相到底如何呢?

疫苗!疫苗!

經曆了去年的慌亂,今年開始的大規模疫苗接種幫助人們減少了居家隔離和旅行限制,特别是在西方,一度有種“恢複正常”的錯覺。不過,今年年初歐美國家為争搶疫苗而反目的醜态依然曆曆在目。

一方面,發達國家囤積了遠超自己所需的疫苗,不少疫苗甚至被迫在到期後銷毀,或在臨期時“捐贈”給窮國(當然,這是有各種附加條件的)。另一方面,窮國無法及時獲得疫苗導緻變種病毒肆虐,反過來也使發達國家疫情複雜化。據埃菲社報道,在南亞、拉丁美洲和非洲等地區,由于疫苗遲遲不能傳遞,這一年的大部分時間裡情況與去年沒有太大差別:醫院爆滿、居家隔離、人心惶惶。

開局“魔幻”,結尾更亂……

2021年5月5日,群眾在華盛頓國家廣場附近舉行抗議示威,反對美國政府大量囤積疫苗的行為。(人民視覺)

造成這種“疫苗鴻溝”的現象,有種解釋值得深思——這是一場“富人遊戲”。據外媒報道,非政府組織“人民疫苗聯盟”指出,輝瑞-BioNTech利用壟斷優勢,将它們與最富有政府簽訂的最賺錢合同放在優先位置,而傳遞給低收入國家的疫苗占其總供應量不到1%;莫德納更少,僅0.2%。有分析稱,這三家藥劑公司的新冠疫苗利潤總和,平均每分鐘竟高達6.5萬美元!

無獨有偶,美國《商業内幕》雜志3月份的一篇報道就曾提出這樣一個概念:“新冠工業綜合體”——這是一個跨國的數十億美元公私夥伴關系,位于食物鍊頂端的發達國家政府利用其金融權力創造了一個有利的環境,以獎勵中投的其他參與者。

疫情是天災,但疫情之下的各種不平等則是赤裸裸的人類相殘。

仇恨運動興起

2021年的美國,開篇頗為“魔幻”:1月6日,一群特朗普支援者圍攻國會山,瘋狂的暴徒們闖進議場大肆鬧事,議員們則四處逃命。最終一場鬧劇演變成騷亂,造成5人死亡,500多人被捕,舉世嘩然。一名示威者把腳放在衆議長佩洛西桌子上的照片傳遍世界,讓人見識了美國是多麼“自由”。

開局“魔幻”,結尾更亂……

2021年1月6日,理查德·巴内特在騷亂中闖入佩洛西辦公室拍照留念,并給佩洛西留下一封威脅信。(人民視覺)

國會山之亂堪稱前無古人,但并非後無來者。在疫情催化下,美國社會的種種頑疾,如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疫情失控釀成超過80萬人死亡的人間慘劇,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互相交織疊加,使本已分裂的美國社會更加撕裂,并釀成了史無前例的仇恨運動,不僅在黑人與白人之間發生,更廣泛地發生在白人、其他有色人種與亞裔之間。這在很大程度上跟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不斷造謠“病毒起源于中國”有關。

美國FBI一名官員說,新冠疫情發生後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大幅增加,僅去年一年就增長了76%!就在12月15日,美國加州警方宣布逮捕了一個針對亞裔人士的暴力搶劫團夥。在該團夥170多起針對亞裔的犯罪活動中,受害者有超過100名是亞裔女性。這是美國長期以來“仇恨犯罪”的一個縮影,發生在拜登上台近1年之時,讓那些以為隻要換掉特朗普美國就能好起來的想法,顯得更天真可笑。

不隻是美國,在歐洲、在加拿大,類似的仇恨事件也時不時見諸報端。例如,牛津大學法學院院長陳明渝教授就自曝,因為膚色“格格不入”,自己經常遭到學校門衛盤問,質疑她是否擁有進入學校的權利。位高者尚且如此,普通人的境遇隻會更不堪。

仇恨運動,已經成為阻礙人類社會進步的一顆毒瘤。

美式民主“人設”崩塌

與仇恨運動相伴相生的,是美式民主在全球跌下神壇,這是美國人權狀況惡化的一體兩面。

整個8月,阿富汗都因美軍的倉惶撤離而籠罩在混亂和血腥之中。在喀布爾機場爆炸後美軍發動的無人機襲擊中,造成10名平民死亡,包括7名兒童。但11月3日,五角大樓一份所謂“獨立評估報告”認定這起事件“并非是由于不當行為或疏忽”造成,是以建議不采取任何紀律處罰。

打了20年的反恐戰争,美國在阿富汗、在全世界留下了一地雞毛。輿論普遍認為,從阿富汗撤軍是美國對外輸出民主的一次徹底失敗。

可笑的是,美國竟然厚顔無恥地在12月9日召開了所謂“民主峰會”。但就在同一天,紐約聯合國總部外,抗議人群擡着寫有“美國民主”的棺材舉行“葬禮”,寓意不言自明。難怪最近美國總統拜登談到國會山暴亂時,罕見暴怒:“你們知道其他國家上司人都問我什麼嗎?‘美國會好起來嗎?’‘美國的民主呢?’”

開局“魔幻”,結尾更亂……

山姆大叔在院子門口迎接“民主峰會”嘉賓,院内卻是一片混亂:不公正劃分選區、特朗普支援者沖撞國會山……嘉賓不禁問:“我們是不是來得不是時候?”。(原載美國《政治報》網站)

誠如美國曆史學家保羅·阿特伍德在其著作《戰争與帝國》中所說,“美國的曆史是充滿戰争和擴張的曆史……戰争是美國人的生活方式”。窮兵黩武、陰謀颠覆、非法制裁……“美式民主”的霸權行徑早已給美國牢牢貼上“世界最大亂源”的标簽。

2021年,美式民主的“人設”徹底崩塌了。

奶酪沒了,聖誕樹也沒了……

今年聖誕節,很多西方人沒有聖誕樹、也沒有聖誕禮物。歲末,美國各大港口的集裝箱堆積如山,作業進展緩慢,大量貨物進不來便隻能在海上漂着。日媒報道稱,美國與亞洲的航線上,海運企業為謀求更高利潤,隻能優先将空集裝箱從美國發往中國,削減發往日本等國的運力。

有分析人士認為,這場供應鍊危機是疫情反複和需求過旺引起商品短缺所緻。但更多分析指出,根本原因是幾年前美國發動的對華貿易戰,使得供需關系發生嚴重波動,造成美國從中國進口激增。在美國經濟因疫情無法正常運轉的情況下,對中國的依賴隻會不斷加深。《福布斯》雜志指出,現在,美企進口中國商品時優先考慮的已不再是成本,而是能否儲備足夠的貨源。

洛杉矶港執行董事吉恩·塞羅卡近期接受《時代》周刊采訪時表示,在洛杉矶港,滿箱進出口比例是5:1,“這意味着我們最大的出口産品是空氣”。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教授戴爾·羅傑斯說,隻要特朗普時期的關稅政策保持不變,集裝箱運輸将變得越來越不平衡。

開局“魔幻”,結尾更亂……

《時代》周刊報道截圖

美國可能不會想到,單邊主義的反噬來得如此快,它最終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幾分天災,幾分人禍

2021年,世界之亂還有很多。例如,今年以來,中西部非洲頻繁發生政變(蘇丹、幾内亞、馬裡,以及發生未遂政變的尼日爾),這究竟是“曆史慣性”還是疫情放大了危機?此外,生存愈加困難的印度農民抗議新農業法終獲成功、巴以沖突周期性複發、成群的難民湧向白俄羅斯與波蘭邊境釀成人道主義危機……

将所有問題歸咎于疫情是不負責任的,但毫無疑問,疫情是一面照妖鏡,它照出了一些國家的自私與貪婪,照出了一些國家的外強中幹,也照出了人類社會長期以來存在的不平等與各種問題。這場百年不遇的危機時刻在提醒人們,當今各國互相聯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國際社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加強團結與合作。

不過,人們似乎很難樂觀起來。獨立監測機構“全球防範監測委員會”釋出的一份最新報告指出:世界尚未對預防下一次大流行病做好準備,特别是随着病毒在一些國家的影響減弱以及世界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問題上,做出重大改變的機會正在迅速縮小。

如果說去年面對從天而降的疫情,人們還沒有做好準備,也未能依據科學迅速采取行動;今年以來的諸多亂象,更多的是人禍成分居多;那麼,明年呢?以後呢?還要好了傷疤忘了疼嗎?站在歲末的門檻上,我們期待世界能盡快好起來。

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