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意思顯而易見。助人,也許就隻是一個小小的舉動,也許不需要我們付出太多,也許并不會使我們受到什麼損害,反之,會使我們的心靈得到升華,使我們的心靈得到淨化。
樂于助人,中華傳統美德,作為龍的子孫,真正做到這些的又有幾人?可曾還記得小月月事件,可曾還記得無數次被報道的老人摔倒在地無人敢扶,可曾還記得有些司機肇事後倉惶逃跑。都說國人太冷漠,都說在國民生產毛額直線上升的今天,更多的人少了些社會責任感,多的是自私和冷漠。可在資訊高速發展的今天,那些見死不救的事情被無限的放大,讓人們感到冷漠,可也有那麼多的救人的事件。
杭州82歲老伯在老奶奶落水後,毫不猶豫将其救起,事後要求老奶奶家人将此事昭告天下。助人精神毋庸置疑,在緊要關頭,老伯想到的首先一定不是名和利,不然也不會毫不猶豫将其救起,他的道德品質好,這點是一定的,事後要求被表揚,這點好像不太符合我們認識事物的原則,在我們的印象中,英雄是會做了好事不留名的,怎麼會主動要求表揚?可是在冒着生命危險救人之後,為什麼不能要求被表揚?救人的目的為什麼會被懷疑?使人們懷疑别人的内心,還是懷疑自己的?
從我們的角度,助人後求表揚是一種虛僞的助人,可當我們遇到落水者會不會主動去幫助别人呢?可能會,可能不會。我相信13億國人都會選擇幫助别人,畢竟社會還是向上的,還是積極地,還是有溫暖的,每個人還是有一顆向善的心。
從老伯的角度,助人的那一刻,一定沒有雜念,救人後,求表揚,也一定處于一種,教育當代人的責任感,隻是單純的想為大家做出表率,讓每個人又有助人的心。隻是剛好不巧,一顆懷疑善良與一顆展現善良的心,就出現了質疑聲。但是質疑聲的背後,我相信不是人性的凄涼,隻是沒有互相了解。
助人是快樂的,助人是幸福的,助人是不需要理由的。我們不用懷疑自己善良的心,也不用懷疑别人的助人行為。隻需要我們每個人用善良的心,去做善良的事。
相信我們的社會不是冷漠的,相信那些冷漠的個别體隻是沒有勇氣走出那善良的一步,相信我們社會的善良性,相信我們的血統是善良的,勇敢的做出有益于别人,有益于社會的事。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