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無聲的老師,是我們的良師益友。他能帶你幹渴的心靈去尋找心靈的甘泉。我在寒假裡閱讀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就是這樣的一本好書。書中講述了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為人民,為社會底層群眾鬥争的故事,這也是作者尼古拉•奧特洛夫斯基一生的寫照。身為共産黨人的他在生命的最後三年裡創作了這部婦孺皆知的世界經典。書中的一句更是家喻戶曉“一個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他臨死的時候,就可以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以貢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戰鬥!”這铿锵有力的文字貫穿全文,誰又知道,這嘹亮的,充滿鬥志的号角竟發自一個雙目失明,下身癱瘓的32歲青年筆中!
是什麼力量支撐那隻顫顫巍巍的筆杆?是信念,是為了革命,為了人民,像鋼鐵一樣存在的信念!
信念,是每個有理想的人身上流淌的熱血,他們的志向也許不同,但都有一樣堅實的信念!
百折不撓的信念支撐了遭遇厄運的談遷,堅如磐石的信念鼓勵着屢遭失敗的愛迪生。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比如世界著名作家海倫•凱勒。他幼年時因發燒而雙目失明,兩耳失聰,但她有像其他殘障人士一樣自暴自棄嗎?沒有,小海倫恰恰相反,她對于上天的不公沒有感到氣憤,而使用一雙手去感覺世界,用一顆心去感恩世界。她喜愛文字,熱愛一切的真善美。文字在他的心間流淌,在她的筆尖跳躍,最終她寫成了世界級名著《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也使得這條天生不幸的靈魂感覺到了心靈的光明。
在生活中,信念也時時刻刻鼓勵着我們。記得我學習雙飛的時候,一次又一次的努力,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在這過程中,我還是以扭傷了腳踝,但我并不放棄,待傷好之後,我又繼續投入了雙飛練習,那背後支撐着我的是一顆熱愛運動的心。一次次陣痛,一遍遍練習,終于我學會了雙飛,在運動會上屢次為班級争光,信念 ,無時無刻都在伴随着我們成長。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一個關心人命疾苦的信念使保爾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還在用文字與統治者抗争。鋼鐵般的信念在背後支撐着他,也支撐着每一位成功者。信念能驅趕無邊的陰泯,信念能帶人飛向美好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