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數學大師陳省身和著名畫家黃永玉面對記者的采訪,竟回答的如出一轍:“别的什麼都不會,隻好……。”從中,在我們感受到大師的謙虛的同時,也深深體會到專一的學習對我們的意義。
對一種科目的仔細鑽研,深入其中,把整顆心都交給它,相信我們在這一方面一定會有所建樹,這就是專一學習的真正用意所在。
但有人說,現在的社會迅速發展,需要的更多的是全能型人才,要求各方面都要略通一二。實際上,專一的學習與這并不沖突。我們隻是着重的在自己感興趣的方面下了大量的精力。
曾經看過一則故事,說是在一個地區,幾乎每一個人都應懂得至少四五門語言,你經常會看到那裡的這樣的場面:爸爸看英語報紙,媽媽在廚房做飯時用德語唠叨,妹妹在背漢語詩歌,哥哥用西班牙語講笑話。而他們又能互相懂得各自的語言。這樣的場面也許你很羨慕,但是讓人匪夷所思的是在這樣一個人人能說多種語言的地區裡,從來沒有出現過一個大文豪?這又是為何呢?原來他們為了生計學了多種語言,但卻再沒有足夠的精力與能力來深入的研究他們,體會他們。那裡的人們又常常抱怨這樣的一種生活方式。
由此可見,專一的學習能夠讓我們學習的更精,了解的更深入,并最終有一些成就。
除了這些,從大師的話中,我們是否也感受到了一種信心呢?當我們自己的某些科目學的不好而是以苦惱時,我們除了要努力趕上之外,也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對自己感興趣的科目要多下功夫,苦鑽研,就像齊白石爺爺一樣,一心一意,堅持不懈,一定會成功的!
是以我們要相信自己,隻要是我們認準了的事,隻要努力去做,專一的去做,朝着自己的目标,我們一定會做到,一定,即使是我們想不到,認為不可能的事,我們也會去實作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