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阿裡雲的死忠粉,自2017年我所在公司将主業務上雲後,我就開始不停的與阿裡雲的各個部門打交道。
總體上來說,我對阿裡雲提供的服務還是挺滿意的,無論是95187售前的熱情,還是售後7*24小時的線上服務,讓我始終保持一種“雲安全感”。
随着公司業務不斷增長,原本的伺服器,資料庫等單一的中心化架構不能滿足現階段業務的發展,公司開始嘗試阿裡雲的E-Mapreduce、SLB、ARMS、EDAS等各大雲計算,中間件,大資料等産品。
在嘗試使用阿裡雲各大産品的時候,偶爾出現一些産品使用建議,官方文檔錯誤,産品功能需求等,習慣性通過送出工單的方式回報這些産品,但往往得到的回複大部分是:“您好,您的問題我們已經記錄跟進,需要專員在工作日内協助處理,有任何進展會第一時間與您同步,還辛苦您耐心等待”或者是“您好,您的問題我們已經記錄并轉交給相應的專項處理人員,可能需要些時間,有結果會盡快給您回複,如果目前此問題已經阻礙了您的業務,請您回報具體影響情況。謝謝”。就這樣一等就是好幾天,不得不再打開工單跟蹤記錄,或者是撥打熱線電話,了解進一步狀态,及其耽誤使用者的時間,然而工單專員的回複也是很機械很官方的,這個需要和産品經理進一步核實。

于是,我嘗試着在“聆聽平台”上提各種意見,但沒想到,每次送出建議後,聆聽平台的從業人員很快就有了回複,我感覺這種廣納谏言,集思廣益的發展模式是值得每一個公司去學習的。當我發現我的意見被“預審通過”“已采納”“已實作”的時候,倍感榮幸,一方面覺得聆聽平台尊重每一位使用者送出的意見,另一方面是我在和聆聽平台共成長。
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阿裡雲的産品真的是越來越好用了,修複的速度也越來越快,有時候送出一條建議沒兩天就修複上線了,有時候看到一個缺陷,還未來的及送出,卻發現已經修複了。
以上是一個别名為菜鳥的聆聽新晉使用者,才剛剛20歲,但對雲産品,尤其是大資料相關産品的了解程度,使很使用者都無法超躍的,他有自己獨特看問題的态度,也有自己深刻的了解與思考,知道産品該如何使用方可最大化提升使用體驗,這也緻使他使用聆聽剛剛1個月,就已經送出了31條建議。
除此之外,随着越來越多的使用者關注,優質建議的系數也越來越大,客戶對聆聽的認知度越來越高,開始把對雲産品的真實見解回報到聆聽平台,使阿裡雲的産品體驗越來越好,大部分客戶回報已經深刻的感受到了這種明顯的變化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