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民主與和諧的空想主義

從新中國成立的那天起,中共在面對台灣問題上還持有武力解決的态度,到了改革開放時期,“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構想在和諧的思潮下發光發熱。美國,現gdp世界第一的國家,從獨立那天便确定了民主選舉總統的政策。可見,和諧與民主的意義非同小可。可在生活中,民主與和諧變了一張臉,它帶來的不再是微笑與贊揚,而是更多的罵聲和嘲笑。當然還有無盡的麻煩,這不麻煩來了:

鏡頭一

“不同意!”“同意!”“就這個吧!”關于合唱比賽的選歌問題已經拖了一個多星期卻還是在《愛因為在心間》和《長江之歌》中徘徊,班委無奈的在台上不停地換歌。是啊,兩種不同風格的歌代表着兩種不同風格的人,誰都不願意讓步,于是乎,在比賽前一個星期才最終确定下《長江之歌》。結果可想而知。

瞧,這便是民主的弊端,因為想努力滿足每個人的願望不得不左右搖擺,最終,比賽成績不好多會歸罪于選歌過程的失誤。是以在适當的時候,還是需要果斷一些的專政才能辦成大事。

鏡頭二

“同學們安靜了啊!”班委溫柔的喊道,“哎?咱倆玩剪刀石頭布吧?”“诶?好啊!”下面同學依舊是随意的說着話,吃着東西,聽着音樂。“……”班委無奈的擦擦汗,心裡小聲安慰着“要和諧。”結果也可想而知,老師進門大喊一聲“今天誰值周?”班裡安靜的同時幾十雙眼睛齊刷刷的望向一隻正顫抖着舉起手的“縮頭烏龜”。

呵呵,和諧縱然是我們追求的目标,但在關鍵時刻更需要的是一種強硬的态度去壓倒“惡勢力”。更何況和諧并不意味着要妥協。

也許,這些都是小事,帶來的後果無非是老師的責備和同學的嘲笑,但對于一個人來說,學生時代培養出來的能力是會影響一生的,倘若,我們一直為了民主去左右搖擺,飄忽不定,就會很難做一個主動的人,最終,自己的人生自己将無法掌握。倘若,我們一直為了創造所謂的和諧社會,不去與邪惡勢力作鬥争,最終,隻能像一隻縮頭烏龜存在于自己的小小世界。

民主與和諧固然弊大于利,但如果我們不善于利用它的利,隻是一味的追逐它,那結果必将适得其反。讓我們将民主與和諧變的更加使用起來吧。

上一篇: 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