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面孔,或贊揚,或批評,或欣賞,或厭惡。千人千面孔,似花園中的花朵,千姿百态,令人眼花缭亂,分不清孰是孰非。是以我們要理性面對他人的面孔,莫讓面孔誤了你。
面對他人贊揚的面孔,高興是人之長情,因為那是對自己的肯定,但千萬不要飄飄然,陷入自負的深淵。面對他人批評的面孔,傷心也是不可避免的,畢竟他人否定了你,但千萬不要是以妄自菲薄,淪入自卑的苦海。理性面對他人的面孔,化之為成功的風帆,引領我們在風雨人生路上逍遙我行。
鄒忌,齊之名士也。檀郎玉貌的他面對妻,妾,客投來的贊揚的面孔,沒有飄飄然而忘乎是以,而是能理性的對待。經過分析,他明白了:“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他上谏齊王,把他所明白的道理推廣到了國家。是以有了“此所謂戰勝于朝廷”的美談。
毛主席,中國革命的上司者,一代豪雄。想當初,面對衆人投來的質疑,反對,批評的面孔,他沒有是以而否定自己,而是理性的對待他人的面孔,毅然決定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于是有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局面,有了“天翻地覆慨而慷”的勝利。
如果鄒忌沒有理性的面對他人的面孔,怎會有門庭若市,八方來朝的齊國;如果毛主席沒有理性的面對他人的面孔;怎會有今天這麼繁榮強大的中國。理性的面對他人的面孔就不會被面孔所誤。相反,我們還可以在他人面孔的引導下,駛向成功的彼岸。
不能理性的對待他人的面孔,就會被面孔所誤,造成無法逝去的悔恨。
昏庸的齊懷王,沒有理性面對待鄭袖,子蘭谄媚,贊揚的面孔與屈原批評,忠誠的面孔,依照個人的喜好,隻願面對那些贊揚的面孔。于是乎,他貶屈原,興土木,重佞臣,使楚國江山岌岌可危。最終也因相信秦王那熱情的面孔,遠赴秦國,落得個“身死人手,為天下笑”埋骨荒草的結局。
德宗,又一不能理性對待他人面孔的君王。面對盧杞,裴延齡讨好,贊揚的面孔,他欣然同之。面對陽城,韓愈正直,批評的面孔他卻蹙而惡之。緻使安史之亂後的唐朝一步步走向衰弱。
如果懷王能理性的對待他人的面孔,在屈原的幫助下,怎知不能傲視群雄,成為一代霸主。如果德宗能理性的對待他人的面孔,豈知不能再創另一“開元盛世”。他們都因不能理性的對待他人的面孔,而被面孔所誤,造成了無法逝去的悔恨。
榮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随天邊雲卷雲舒。對待他人的面孔,我們就要有榮辱不驚,去留無意的态度,理性的對待他人的面孔。莫被面孔誤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