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裡,爸爸帶着我到濱江公園參加一次集體放風筝活動。
在雙亭廣場,李老師點了名,讓我們站成一隊。老師給我們講了放風筝的注意事項,就讓我們自由去放風筝了。放眼望去,江灘上賣着各式風筝。我興高采烈地第一個沖下階梯。爸爸拿着風筝,我邊放線邊思考着放風筝的步驟。我放了大約三米長的線,大喊一聲:“放!”,爸爸的手一松,我就牽着線迎着風跑起來。
我在河岸邊上向前跑了差不多一百米,又回過頭來跑了五十米,放了約五米的線,風筝逆着風似乎飛了起來。我正準備坐下來歇歇腳,可是風筝一頭栽落在地上。我很着急,又找到爸爸準備重新放一次,可是爸爸對我說:“你看,現在風力不夠,沒有一個放起來的,有看着似乎放起來的其實是靠跑,一不跑的話,風筝就會落下來了。是以,我們先休息一會,看别人的風筝都飛起來的,我們再去放。”我覺得爸爸的話有點道理,于是就走上樓梯,坐在台階上,靜靜地看着那江岸上數不清的風筝,伺機待發。
過了一會,江岸上的風筝,還是沒有一個放起來的,有許多的家長還在替孩子牽着線滿頭大汗地跑,爸爸說:“這不叫放風筝,這叫跑風筝!”我笑了,在嘴裡嘀咕着“今天這日子,老師們真的選錯了,唉!”就在這個時候,我覺得有風吹過來了,看到有幾個風筝似乎真正地飄起來了,我連忙喊爸爸,準備再次“試飛”。我走下台階,想着:放風筝真有這麼容易嗎?
我這次改變了“陣型”,在中間那塊平地上跑,爸爸在一旁指導,我把風筝放在地上,牽了五米的線,心裡數着:“三,二,一,跑!”我快速地在坡上跑起來。跑了五十米後,我一次放了十米的線,風筝真的飛起來了!可是好景不長,在我又準備坐下來歇息時,我的風筝與它的同伴又偃旗息鼓了。我和爸爸實在是覺得沒辦法了,于是坐在江邊的階梯上,感受着斷斷續續的微風吹過,凝望着和那無數“降落”下來的風筝,黯然無語。
這次放風筝徹底失敗了,由于天氣不佳,整片天空沒有一隻風筝自由自在的翺翔。但是,我和爸爸發明了一個新名詞:跑風筝。
這次放風筝活動真是讓人記憶深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