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于他人眼中的表象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社會法則中較為基本的一條,離開了這一點,一切都是空談。人類的繁衍方式決定了溯源我們的行為先要從人與人之間開始,意義要從人與人之間發展起來,最初的發展無法得到生命的真谛,但是正以此為基礎,才可以衍生“萬物”,類比于老子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想要找到本原,就必須從源頭出發,在整個過程中體悟和升華,達到一定境界後,再回首開端,将整個過程有機統一,并站在一個宏觀系統的角度着眼于世界。

人類整個思想行為的發展過程很是奇特,一個原始社會的人來講,假定他的思維系統有所發展,即可以有意識地思考問題,但由于生活條件的限制,他一定不會愚蠢到在肚子咕咕叫時還在精心思考“我為什麼會餓?”之類的問題。直到人類文明有所建樹,以至于我們不必顧慮物質上的生活,便開始了對精神生活的進一步追求,而就在這個階段,有些富有洞察力的思想家則企圖将肉體與靈魂一劈兩半,似乎肉體的存在阻礙了靈魂的升華(雖然我們有時侯不得不承認是這樣)。但是我想最完美的狀态是靈魂與肉身的高度協調和統一。以精妙高超的思維能力探索未知,思考存在本身的意義以求“載營魂報一而無離,專氣緻柔而如嬰兒,滌除玄覽而無疵”的境界。同時以丹道修行中醫經脈運作之理不斷提升身體狀況與境界,最終體會天人合一的絕妙佳境。

是以淺顯探讨人于他人眼中的表象便很有意義了。從在社會裡産生了存在的意義,到開始希望成為一個社會中有用的成員同時不斷努力來獲得他人眼中的肯定與贊同。狹義上來講在這個過程中他會漸漸認為重要的不是自己認為自己很重要,而是自己能否得到他人的贊許。是以能否正視這種行為并且站在合理客觀的角度分析問題顯得尤為重要。是以首先需要肯定的一點是我們的價值必須先從作為一個社會人的層面開始,我們每個人對于社會的意義是重大的(至少現階段是這樣),是以在這個時候隐居和避世絕對是一種消極處世的做法,或者直白地說是沒能力。可是痛苦的是古往以來沒有誰将入世和處世完美結合在一起,而這也正是很對人夢寐以求的。

對于他人眼中的表象無非是名望,聲譽以及由此衍生的種種外化感覺罷了。很多人窮其一生,曆盡千難萬險,最終的目标就是讓他人刮目相看。一些人拼命追逐官位,頭銜,勳章和财富,其首要目的無外乎是讓他人産生對自己更大的敬意。他們不去尋找真我,而是從他人頭腦中的表象得到所謂的滿足,确實相當不幸。正如賀拉斯語所言“是一個渴求贊語的人悶悶不樂或者興高采烈的話語,卻是多麼的無足輕重。”是以在對待表象時不是一味的否定或肯定,而是在正确評估自己的價值的基礎上看待他人的觀點或評價,這對我們是大有裨益的。要想時刻保持平和的心境以及相對的獨立自主,必須學會弱化乃至扭轉這一人性問題的負面影響力。否則,我們隻能成為他人的看法和見解的奴隸。是以派生出的事物要以“有選擇性的眼光”看待。

我們不得不承認,品質與品質之間是環環相扣的,他們之間有一種無形的連接配接紐帶。不能感之于外卻可以會之于心。從一個呱呱墜地的嬰兒到一位曆經滄桑的聖哲,這個過程中滿載歡與悲,成與敗。更有由體悟而帶來的真正的快樂。可見,人類的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故曰:外物之無盡,内化則無窮。是非何萦懷。擁星河以如夢,懷大塊而相傾。霧裡尋它幾十載,滿身花雨又歸來。

上一篇: 文明與文化
下一篇: 信任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