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斯克否認在太空排擠對手,他的“星鍊帝國”是什麼樣?

記者 | 安晶

中國空間站兩次緊急避碰SpaceX發射的“星鍊”衛星,讓SpaceX創始人馬斯克再次成為争議焦點。本月早些時候,歐洲航天局長阿施巴赫(Josef Aschbacher)警告,馬斯克正在成為太空的規則制定者。

對于近期的一系列争議,馬斯克在接受英國媒體采訪時否認在太空排擠競争者,堅稱“星鍊”計劃沒有阻礙任何人。

SpaceX的“星鍊”計劃最早于2015年啟動,目标是在近地軌道上建立一個衛星群,以向全球使用者提供超高速網際網路。該計劃的第一顆原型衛星在2018年成功進入軌道,近兩年,“星鍊”衛星群高速擴張。

截至目前,“星鍊”計劃已經在近地軌道發射了約1800顆衛星,而馬斯克的目标是發射4.2萬顆。從人類發射第一顆衛星到今年9月,加上報廢的衛星,繞地衛星的總數還不到8000顆。

除了衛星數量巨大擠壓别國發展空間之外,“星鍊”計劃給其他航天器造成的安全威脅、國防戰略威脅都引發了争議。而馬斯克的計劃則得到了美國官方的支援。

“星鍊”計劃

“星鍊”計劃官網

介紹,該計劃是通過近地軌道衛星,讓全球客戶享受到其他衛星網際網路無法提供的高速視訊通話、網絡視訊觀看、線上遊戲等,網絡延遲僅20秒。

介紹指出,大部分衛星網際網路服務都是使用靜止軌道衛星,衛星運作位置在距離地球3.5萬公裡之外的軌道上。“星鍊”服務則是使用近地軌道衛星,衛星距離地球僅約550公裡,是以能縮短延遲、提供更高速的網絡連接配接。

雖然馬斯克此前宣傳“星鍊”将讓更多沒有網絡覆寫的人得以使用網際網路,但該計劃目前定價高昂。例如要想在紐約成為“星鍊”使用者,需先支付499美元的硬體裝置費、50美元的運費和安裝費,之後每月支付99美元的使用費。

馬斯克否認在太空排擠對手,他的“星鍊帝國”是什麼樣?

圖檔來源:星鍊官網

網速測試公司Speedtest的監測顯示,今年第三季度,美國“星鍊”使用者的下載下傳速度中位數為87.25Mbps、上傳速度中位數僅13.54Mbps,接近固定寬度速度,延遲44秒。在比利時,“星鍊”使用者的下載下傳速度中位數能達到127.46Mbps,高于固定寬度的72.90Mbps。今年初,SpaceX宣布未來“星鍊”的下載下傳速度将達到10Gbps。

在提高速度、擴大全球使用者的背後,是SpaceX的“瘋狂”衛星發射計劃和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的全力支援。

2019年5月,SpaceX發射了第一批60顆“星鍊”衛星。到今年6月,SpaceX宣布該公司已經在近地軌道成功發射了1800顆“星鍊”衛星,超過公司預期的1600顆。去年12月,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準許為SpaceX的“星鍊”計劃提供近8.86億美元資金,以加強美國35個州的寬帶網絡覆寫。

今年4月,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通過投票,允許SpaceX将2814顆“星鍊”衛星從此前準許的距地球約1300公裡軌道移到距地球540公裡到570公裡的軌道。加上已經運作的衛星,“星鍊”近地軌道衛星群将增加到約4500顆。

早在2018年,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就為SpaceX開綠燈,允許該公司最多發射近1.2萬顆“星鍊”衛星。去年,SpaceX再向聯邦通訊委員會申請,準備繼續發射近3萬顆第二代“星鍊”衛星。一旦申請獲批,SpaceX将可在近地軌道上發射4.2萬顆衛星。該公司的對手亞馬遜已向聯邦通訊委員會提出抗議。

美國馬薩諸塞大學太空科技中心

研究人員統計,自1957年蘇聯發射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以來,截至今年9月,繞地衛星總數為7941顆,其中包括報廢衛星。SpaceX計劃發射的4.2萬顆“星鍊”衛星是人類64年來發射繞地衛星總數的約五倍。

2019年接受記者采訪時,馬斯克估算,全球的網際網路連通每年能創造1萬億美元收入,“星鍊”計劃或能拿下其中的3%到5%。這意味着“星鍊”計劃每年能帶來500億美元收入。目前SpaceX的估值已達到1000億美元。

除了提高SpaceX的利潤之外,馬斯克還有其他想法。在2015年宣布啟動“星鍊”計劃時,馬斯克稱“星鍊”計劃掙的錢可被用于建造火星上的第一座城市。

馬斯克去年公布了殖民火星時間表:希望SpaceX能在2024年将人類送上火星,到2050年在火星上建造一座可自給自足的城市。他預計,建造火星城市将花費1000億美元到10萬億美元。

引發争議

在中國空間站兩次緊急避碰“星鍊”衛星之前,2019年9月,歐洲航天局的“風神”氣象衛星被迫緊急改變軌道,以避撞“星鍊-44”衛星。

歐洲航天局官員指出,當時“風神”氣象衛星與“星鍊-44”都在距離地球320公裡的軌道上。“風神”比“星鍊-44”早九個月在該軌道上運作,而“星鍊-44”原本的軌道應該在440公裡到550公裡區域,突然下降是為了測試衛星的脫離軌道功能。

在美國軍方就兩顆衛星可能相撞發出警告後,SpaceX拒絕改變“星鍊-44”的軌道。最終歐洲航天局被迫改變“風神”的軌道。

今年早些時候,類似事情也發生在了英國OneWeb公司的通訊衛星上。英國南安普頓大學航天研究組負責人劉易斯(Hugh Lewis)指出,統計顯示,自2019年5月首批“星鍊”衛星發射以來,航天器接近事件就不斷增加。

目前每周有約1600起航天器接近事件與“星鍊”衛星有關,占此類事件的50%。其中還有兩個航天器之間僅間隔1公裡的情況。

英國太空物體追蹤公司北方航天與安全(NORSS)的創始人迪斯雷(Ralph Dinsley)接受《金融時報》采訪時指責,以馬斯克發射衛星的速度,他幾乎已經占用了最好的軌道平面,在太空建立了“馬斯克主權”。

歐洲航天局長阿施巴赫

則指出,全球仍在運作的衛星中有一半都歸馬斯克所有,“事實上,他已經成為了規則制定者。”阿施巴赫警告,馬斯克的擴張正在擠壓其他國家和公司在太空的發展。

對于相關指責,馬斯克在本周接受《金融時報》采訪時進行否認。他稱太空很大而衛星很小,繞地球的每一個軌道“殼”都比地球表面還大。是以近地軌道有足夠的空間能容納百億顆衛星,幾千顆衛星就像地球上有幾千輛車一樣,“這不算什麼”。

美國哈佛-史密森天體實體學中心的天體實體學家麥克道爾(Jonathan McDowell)不同意馬斯克的說法。他指出,航天器以17000英裡每小時速度前進,所需要的間隔遠比汽車大,才能有足夠時間調整軌道以避免發生碰撞。在這一速度下,三秒的調整間隔隻夠約1000顆衛星在每個軌道“殼”内運作。

馬斯克的不屑一顧除了有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為“星鍊”計劃一路開綠燈之外,背後也有美國軍方的影子。

目前美國波爾航空航天公司正在與SpaceX合作,以研究“星鍊”衛星群的軍事用途。該研究由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的“使用商用太空網際網路防禦實驗”項目出資。 早在2017年,SpaceX的“獵鷹9号”火箭就開始為美軍發射間諜衛星。

馬斯克否認在太空排擠對手,他的“星鍊帝國”是什麼樣?

圖檔來源:美國國防部

去年6月,美國國防部就太空防禦發表新戰略檔案,目标讓美國未來10年在太空取得優勢地位。檔案指出,為了確定“太空優勢”,美國國防部将加大與盟友和私人公司的合作。

阿施巴赫直言,在“星鍊”衛星發射計劃上,美國當局不僅關注經濟發展,更是為了確定在部分領域的主導地位。

美國憂思科學家聯盟統計顯示,截至今年9月1日,在運作中的繞地衛星共有4550顆。其中有2788顆來自美國,美國是全球發射衛星最多的國家。

在美國的2788顆衛星中,商用衛星數量最多,有2359顆;其次為軍用(229顆)、政府(167顆)和民用(33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