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60年前,新中國首個公立書法類社會團體在上海誕生

60年前,新中國首個公立書法類社會團體在上海誕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百廢待興,懷抱民族自尊心,禀持宏揚中華書法文化的初心,在沈尹默等老一輩書法家的熱情呼籲中,在黨和政府的大力支援下,1961年4月8日,上海中國書法篆刻研究會(上海市書法家協會前身)正式成立,沈尹默任主任委員,郭紹虞、王個簃、潘伯鷹任副主任委員,豐子恺、葉露淵、來楚生、謝稚柳、顧廷龍等15人任委員,胡問遂等任專職業務幹部。這是新中國首個公立書法類社會團體,在書法發展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

今天,上海市書法家協會成立60周年座談會暨《轍印——上海市書協六十周年文獻展》開幕式在上海文藝會堂舉行。60年來,上海市書法家協會的隊伍從最初的89人發展至今天的2300餘人,在創作展覽、學術理論、教育教育訓練、合作交流、協會建設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而上海的書法藝術事業伴随着時代發展的步伐,始終閃耀着傳承經典且具上海特質的藝術魅力。

60年前,新中國首個公立書法類社會團體在上海誕生

一甲子、一轍印,發揚光大海派書法的初心從未改變。上海中國書法篆刻研究會(上海市書法家協會前身)4月份成立,10月份便在上海市青年宮開辦上海青年業餘書法學習班,79歲的沈尹默身體力行,與白蕉、任政、翁闿運、胡問遂等人一同授課。據第六屆上海市書協主席周志剛回憶,該學習班受到熱烈歡迎,當時計劃招生80人,結果前來報名的有800人。為了盡可能的滿足大家學習熱情,研究會在盡力增加學習班的吸收名額外,還派出書法家前往各個學校、機構授課。“我當時在上海市出版學校美術班學習,派來給我們授課的書法家是胡問遂,他每個星期來給我們上半天書法課,連上三年。“周志高說,他原本學習的是封面設計,正是在胡問遂的影響下,才走上書法這條路。畢業後,他還在老師的引薦下去沈尹默家裡拜訪了兩次,老先生不顧年歲已高很認真地幫他批改作業。”這兩份作業我保留至今,十分珍惜“。周志高說,在精神文化匮乏時期,上海青年業餘書法學習班極大地擴大了書法的群衆基礎中,使許多青年走上學習傳統經典之路,這之中包括周慧珺、吳建賢等一批後來的書法中堅力量。

”一代又一代書法人的接續奮鬥,才有了今天海派書法的面貌。“現任上海市書協主席的丁申陽透露,第二屆上海市書協主席是老革命宋日昌先生,其在任期間,注重培養書法人才,推動海派書法發展。開展與日本大阪、橫濱等地的書法展覽,加強國際書法交流,為弘揚海派書法的國際化作出貢獻。

60年前,新中國首個公立書法類社會團體在上海誕生

第三屆上海市書協主席是謝稚柳先生。謝老在任期間,在時任書協秘書長王偉平先生及衆多前輩共同努力下,工作模式初具模型,工作理念得以完善,湧現許多人才。為提升上海市書協的整體實力,先後舉辦了新人展、婦女展,還有一些全國性展覽。通過展覽發展會員,把書法愛好者聚集起來,鼓勵他們進行專業書法探索。會員增加後,書協開始組建一些下屬分團體,如青年書協、婦女書協、老年書協等。謝老還将書法教育培養工作主要放在挖掘有藝術潛力的青年書家方面,激勵年輕書家進步。當時舉辦的“謝稚柳書法藝術獎”評出10位獲獎書家,現在都在書協擔任重要職務了。另外,還十分注重與日、韓等國的書法交流,如大阪、橫濱、東京、首爾等,這些國際交流活動提升了上海書法的國際影響。

1998年—2010年,周慧珺先生任第四、五屆上海市書協主席。這一時期上海市書協面臨發展、改革的局面。當時的工作基調,一是繼承海派書法優良傳統,二是努力重振海派書法輝煌。以周慧珺為首的上海市書協主席團和上海老中青三代書法工作者,齊心協力,投入巨大精力和滿腔熱情為實作這個目标奮鬥。此期在時任書協秘書長戴小京先生組織下,上海市書協舉辦和參與舉辦各類書法展覽、書法講座,編輯出版大量書法作品集、理論書籍,建立各級書法教學點,完善上海市書法考級工作,注重與外省市書法交流,促進與全國書法界的互聯互通,海派書法雄風重振。尤其是2007年的“海派書法晉京展”,讓上海書法整體亮相北京,有力地宣傳了海派書法,給上海書法人以極大的精神鼓舞。上海市書協還編撰了十卷本《海派代表書法家系列作品集》,全面展現海派書法輝煌曆史。可以說,這段時期的制度建設、資料整理、藝術發展,為上海書法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60年前,新中國首個公立書法類社會團體在上海誕生

第六屆上海市書協主席周志高先生在任期間大力發展會員,開展大量群衆性書法活動。協會開始下設草書、行書、楷書、篆隸、篆刻、刻字、學術專業委員會,青少年、老年、教育、編輯出版、大字書法國際交流等16個專業工作委員會、聯誼會和17個區縣書協,使書協建設工作制度化、專業化。同時,上海市書協繼續秉承“弘揚海派書法,與全國大展接軌”宗旨,不斷營造繁榮發展書法藝術的良好環境,推進海派書法的傳承和創新。市書協承辦全國第十屆書法篆刻展(草書、楷書、隸書展區)、舉辦2013年上海書法藝術節等全國矚目的大型活動;2015年“海派書法進京展”在北京舉行,作為2007年“晉京展”後上海書法第二次在京集體亮相,為中國書壇提供一次全面感受當下上海書法整體實力與創作成果的機會,更多的中青年新人在展覽中湧現,對他們的創作既有激勵又有鼓舞,使得他們不斷提升自己的創作和文化修養。

而近年來,上海市書協在人才的發現、培養和推出上更是不遺餘力,特别是在青少年苗子的培育上花大力氣,為他們豎梯搭台,刮起一陣陣“青春旋風”。”未來上海書協也将繼續懷抱初心,推出更多的新人新作,讓書法始終成為海上傳統文化的一道亮麗風景線。“丁申陽說。

上海市政協副主席金興明、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孫曉雲、中國書法家協會分黨組書記李昕、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高韻斐、上海市文聯黨組書記夏煜靜、上海市文旅局副局長金雷共同為《轍印——上海市書法家協會成立六十周年文獻展》啟幕。此次展覽分為大事年表、協會建設、創作展覽、學術研究、教育教育訓練、合作交流、出版成果、互動留念八個闆塊,以圖文和實物文獻資料相結合的方式生動呈現上海市書協60年走過的腳步。

近日,知名書法家周慧珺在家中安詳離世。在當天的座談會正式開始前,全體來賓為她默哀。

60年前,新中國首個公立書法類社會團體在上海誕生

作者:李婷

編輯:姜方

責任編輯:邵嶺

*文彙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