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來秋去,花開花落。歲月就這樣流逝,不留痕迹。有人喜歡傷害悲秋,有人喜歡享受當下,而我們應該做的是珍惜現在的一切,明白知足方能常樂。
不知足者常悲。有些人常常想做一些不可能的事,這樣隻會折磨自己,看到自己沒有的,那麼隻能獨生郁悶,自尋煩惱。追逐名利一直是很多人的夢想,他們原本是為了讓自己幸福,卻在追逐名利的過程中喪失了原來的純真和快樂。即便最終獲得了成功,擁有了名和利,也無法獲得心靈上的滿足和快樂,何苦呢?很多人為了名利舍棄親情、友情,成功之後的落寞讓他們明白,自己已經失去了人生最重要的東西。但是失去的東西,再也無法找回,他們隻能空悲歎。不知足者常悲,是以我們要學會知足,不要等到失去的時候才後悔莫及,獨自悲哀。
知足者常樂。多想一下自己擁有什麼,要學會知足,這樣你才能獲得快樂。蘇轼“一蓑煙雨任平生”,他的豁達樂觀令世人感慨,雖仕途不順,但他沒有自怨自艾,而是以豁達的胸襟來面對這一切,讓人如何不敬佩?還記得陶淵明在官場的生活嗎?他年輕時曾懷有“大濟于蒼生”的壯志,又因家境貧寒,二十九歲時走上仕途,但做官的時間很短。他逐漸認清了當時官場的污濁與黑暗,他決定還家歸隐。回到自己的老家宅院,他不是尋找一種姿态,而是在回歸一種生活——過起了自由閑适的田園生活。雖然他們在仕途上沒有取得太大的成就,但他們為後人留下了無盡的文學财富。不要老想着你沒有什麼,要想到你擁有什麼,你會快樂的。
曾經聽過這樣一句話:生活給予我們千百種生活方式,既然我們認為了其中,那麼就走下去。如何走是你自己的事情,走到何時也是你自己的事情,既然都是你自己做主,幹嘛要對不起自己,幹嘛要臨陣逃脫?你逃離的不是你的生活,而是真正的自己。也許一生真的不長,但是亦可不必倉促地要把生活的滋味嘗遍。不如在缤紛的紅塵裡,留一份從容,把顔色還給歲月,把純粹交給自己。簡單的拾得,平凡的你我,也許不需要明白太多,隻要知足常樂就好。
人生就像一場夢,要做個好夢,就帶着微笑,多看看自己擁有的,比如親情、友情。如果你懂得這些東西的珍貴,怎麼會不快樂呢?做人要知足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