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二十載,感恩故鄉情。每當回想起“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之類的句子,不自覺回想起故鄉的一草一木來。帶着遊子的夢想,我回到了闊别20年已久的故鄉。
車還未到站,内心的迫不及待已經诠釋不住眼前壯闊的美景,随止而來的幸福感覺已像洪水猛獸般咆哮而來,我再也無法抑止内心的喜悅,提前下了車,兩眼睜得通圓,生怕漏掉這裡的一草一木。改革開放30餘年來,要不是親眼所見,真不敢想象故鄉變化如此巨大:記憶中蜿蜒的小路現在已是寬闊的柏油路,路道兩旁整齊劃一的合歡樹長得枝繁葉茂,透着迷人的清香,路中花壇盛開着五顔六色的鮮花,使人心曠神怡,像吃了蜜一樣。放眼望去,一排排高大的樓房矗立在天地之中,好偉岸、好壯觀。正如王維詩中所描寫的那樣: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遊。
繼續向前走,眼前的一座大橋,一下子把我拉入了記憶的最深處:兒時的我常和小夥伴們到河裡玩耍,或捉魚摸蝦或嬉水遊泳,好不惬意。如今再看到它時,這裡已變成雄偉的大橋,清澈的河水蕩漾着滾滾浪花,俨然已成為附近居民休閑娛樂、喝茶垂釣的最佳去處。再往前走是一公園,取名“太平”,我想大概是希望普天下都國泰民安、平安詳和之意。黃昏時分,我來到了我朝思暮想的母校,這裡已變成當地一所重點國小,原來校舍已不複存在,映入眼簾的是現代化的教學樓及教學裝置:昏暗陳舊的教室變成了寬敞明亮的多功能教室,平坦的塑膠操場替下了坑窪不平的泥土操場;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八個大字懸挂在教學樓的前方,鮮豔的五星紅旗高高飄揚在風中。走進一間教室座下,熟悉的環境一下子浮現在眼前,恩師們淳淳的教導仿佛就在身邊,同學們的音容笑貌頃刻間在空氣中蕩漾,似又回到了曾經給予我智慧與歡笑的課堂。
這就是我的故鄉,雖然她變了,變得更加富饒、美麗,然我依然眷戀着她,不管走到哪裡,我都會對她說:我愛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