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買菜】
我們生活中一日三餐少不了買菜,在我看來買菜可是個技術活啊!
我們都上班,要買菜的話就得準備一周的菜。夫妻經常加班,星期六買菜的事就落到我身上了。
你說我一個大老爺們,過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突然叫買菜,哪會啊?這不是趕鴨子上架嗎?
我戰戰兢兢地拎着菜籃,硬着頭皮去了超市。超市早早地有了很多人,大部分都是老人和婦女。我有點不好意思地擠在人群中,也不知道買啥。思前想後,還是先買點蔬菜吧。夫妻曾經說過蕃茄不能太熟,太熟不容易儲存。好,那就來點蕃茄吧。我裝模作樣地挑了七八個。又東拼西湊買了點茄子,韭菜,毛豆……
葷菜是不能少的。我學着夫妻的樣子買點五花肉,又稱了點雞翅根。到收銀台付錢,才想起會員卡沒帶。
第一次買菜就這樣草草收場。
夫妻看到我買的菜,首先誇贊起來,不錯,我心裡樂滋滋地。正當我高興的時候,她開始指導起來,蕃茄大小要均勻點,韭菜不能太老,毛豆殼要有融融的毛那才是新鮮的。還有就是葷菜和蔬菜不能放一起,能放時間長的菜多買點。我默默記在心裡,買菜有這麼多講究啊!
經過一年多的磨練,我學會了買菜。不光買菜,就連四季分别吃什麼菜我也有了點眉目,這都從那些老頭老太那兒學來的。
因為經常去買菜,和一個老夫妻倆成了老熟人。他們今年快八十了,老爺子說他燒了一輩子的飯。年輕時參軍,在軍校食堂當廚師,沒想到一下子做到退休。現在在家裡還是忘不掉老本行。雖然有孩子們幫忙,但他還是覺得自己做得好吃。
他老人家跟我說,春天回暖,少食肉類,多買白菜,油菜,菠菜等;夏天炎熱,菜要清淡為主,瓜果最好,買點瘦肉燒湯比較好;秋天幹燥,各種瓜果蔬菜也好買,适當買點葷菜;冬天,牛羊肉少不了,豆芽菜,蘿蔔多吃,辣椒,蔥姜蒜等,既開胃又驅寒!老太太也告訴我,燒菜火候要掌握好,炒菜大火快炒,這樣味道跑不掉;燒湯要大火燒開小火慢炖,這樣湯才能入味……
我牢牢地記着他們的話。
上周,我去買菜,沒有看到他們。最近幾周去超市都沒有找尋到。跟人打聽說是他們年齡大了,女兒接去了上海,願他們老人家永遠健康快樂!
現在,我終于可以像模像樣地買菜了。也略懂了點烹饪技術,可以時不時拼幾個小炒,給家人下下飯,開開胃!
【篇二:又見菜花黃】
上周末,一家人偶然的出行,讓我又看見了它。那金燦燦的黃啊!讓人眩目,讓人心醉!于是,我立刻停下車,掏出手機連拍了好幾張。倒不是因為我特别地喜歡菜花,隻是有一種與之久違的感覺。随後,我又叫醒女兒,讓她也下車來看看。沒想到她卻冷冷地說:“不就是油菜花,有什麼好看的?”話語中頗有些不滿之意。也許是怪我擾了她的美夢,也許的确沒什麼好看的,因為畢竟我們都是生于斯,而又長于斯。鄉下的孩子,誰沒有看見過油菜花。然而這冷的話語确也讓我心有刺刺的感覺。我說:“我們今年還沒有看見過這麼大遍的菜花。”“當然呀!今年我們屋後的田地裡都是種的大棚西瓜。西瓜比油菜好!”女兒不滿地說。我這才明白,為何剛才會有這種久違之感。屋後的那遍油菜地如今已變成了白茫茫的西瓜地,據說是浙江來的人承包了這近百畝的土地。
我們一家又上了車,一路上,我的腦裡都是金燦燦的黃。在那金黃之中,我仿佛看見了一群小孩正在其間追逐、嬉戲。他們時而像風一樣,追趕着蝴蝶;時而又專注地立于一串油菜花前,捕捉蜜蜂;時而又鑽進那深深的菜花地裡,安逸地躺在青草上。那裡隻有菜花,隻有金燦燦的黃。而後那黃色漸漸地讓人迷離,随後幻化成一片的白,讓我忽地一個激靈。我看了看身旁的女兒,她依然有些悶悶不樂。我說:“你還記得我們去年合寫的《菜花詩》嗎?”“嗯,不太記得了。”女兒說,“我把它寫在作文裡,同學說我是抄的。”我沉默了,她可能真的已經忘卻了。那是去年菜花黃的時候,我們一家人漫步于菜花間。
我說:“你能寫首關于菜花的詩嗎?”
女兒想了想說:“半樹翡翠半樹金。”
“嗯 ,不錯!”我給你接一句,“花香陣陣醉人心。”
“蜂兒忙來把蜜采。”女兒又接了一句。
“東風過後遍落英。” 我補上了最後一句說,“就叫《菜花詩》吧,跟打油詩也挺近的。”
回到家中吃過晚飯,我不自覺地站在窗前,看着屋後的那一大遍大棚西瓜,白茫茫的一片。沒有蝴蝶,沒有蜜蜂,更沒有小孩,隻有白茫茫的一片。“爸爸,那西瓜已經發芽了!”女兒突然說。
我看了看身旁的女兒,她正望着窗外發楞。我想,也許此刻她的腦中正浮現出一片油油的綠來,而我的腦中,卻永遠都抹不去那金燦燦的黃……
【篇三:元夕觀燈記】
甲午元夕,予獨坐冷齋,怅然中有朋招手,邀我入城觀燈,遂與之往。春月初上,娟娟可人,情怡車快,移時至城矣。
城中火樹銀花,通明萬丈。沿街名車滿泊,通衢遊人接踵。東風夜勻,人面泛春,予心為之一振。
遙看園門高聳,半空懸一巨像,火光沖天,不辨何物。抵近仰望,方知巨像乃一碩大“武生”,畫花臉,插靠旗,雄姿英發,光照廣場。凡觀燈者,付币買票,俱從“武生”巨口湧入。
園内華燈豈止十萬!各依地勢,互為交輝。或高接雲天,或低依水面。色分赤橙黃綠青藍紫,形狀龍虎犬馬樓閣花。燈之會者,積其大成者也,元夕百城,何處不燃燈?但論其聲光動形之美,唯有自貢一城。
但見“恐龍”張口,吼聲動地;“駿馬”揚蹄,“嗒嗒”有聲。尤壯者在“夢幻天穹”,置身穹中,仰望百丈穹頂,或七彩旋轉,或五光四射,色形一變,人即驚呼,久之目眩神幻,不知身在大地。尤美者在“松鶴延年”,湖起巨“岩”,“岩”生巨“松”,各高二十餘丈,參差直入雲霄。“松”幹老壯偉岸,“松”針蒼翠欲 滴。“松”枝有'白鶴",約二十餘隻,或獨立,或群居,或鳴喚,或振翅,亦有往來飛徙,徘徊不下者。“松”上一"月"高懸,直徑五丈許,實為一電子圓屏。“月”中玉女歌舞,颦笑顧盼撩人,真有傾城之美。"松"下巨“岩”處,有銀河倒懸,飛星成瀑,“轟然”直下,太白至此,夫複何言?!予置身其間,口不能語,唯覺恍兮惚兮,飄飄然有飛升之慨耳!
“瀑”下為彩“河”,委婉曲折,或闊,或窄。“河”有“州”“島” ,上雜廊橋水榭,各自曲徑相通,“河”中帆船往來,俱可載人,置酒船中,三五知己圍坐賦詩,當是如何?
園中觀者如流 ,各自春風滿面,着錦衣,舒笑顔。老者攙之,幼者架之,愛者牽之,戀者偎之;有踏歌者,有起舞者,有尖叫者,有迷思者:或錄像,或拍照,俊男美女,煥然可愛,使我痛恨早生二十年!
人生苦短,良辰易過。燈城雖雲美,夜深亦歸家。碧空月容姣好,暗想一年之中,月圓十二,況今雙節巧逢,最宜相親相近,伊人不至,終為不美!遂搜枯腸,漸成打油雲:一年月圓十二輪,愛恨交加在新春。魚龍燈下無君處,坐看花前攜手人。
詩成,車至家門。檐下懸燈猶紅,今宵一過,即當卸下矣。
是為記。
【篇四:苦澀的西瓜】
夏,是從院門外那株樹上一聲很嘹亮很嘹亮的蟬鳴裡開始的。然後,整個小鄉村就像上了發條的鬧鐘,透進夢裡。舊夢依稀,往事迷離,何曾記得那片紅囊的西瓜。
推開記憶的門,便聽見一道熟悉的嗓音:“妹。”
日落西山,黃昏吹着風的軟……我站在路口,聽見有人喚我,便扭頭一看,公共汽車遠去揚起的塵土中有個身影在漸漸變大,是堂姐。兩人不約而同的對視,一笑。我隻記得那笑,好像那半開菡萏。
我們回到家中時,正好趕上切西瓜。我被“派”去給街坊鄰居送西瓜,心裡催促,要快,要快,否則就要給堂姐吃光啦!當我汗流浃背趕回去時,堂姐一臉笑意的站在我面前:“選左手的還是右手的?”我狐疑了:“西瓜?”堂姐隻是笑而不答。我一臉‘豁出去’:“右手!”堂姐從背後拿出了一片西瓜,紅色的囊在餘晖下,顯得很是誘人,但卻是左手的瓜。我一看,便好奇了:“右手的。”尾音被拉的長長的,孩子般的天性一顯無遺。
堂姐不買賬,把左手的瓜硬塞給我,自己背對着我吃,似乎不想讓我看見。我更加好奇了,但心裡忍不住冒泡:“肯定是有好東西,看我不抓個‘現形’。”我把頭悄悄的伸了過去——堂姐在吃一片沒熟透的瓜。我頓時語塞,一切想要埋怨的話語全都咽回了肚子裡。“姐,我不喜歡吃西瓜,你吃吧。”堂姐沒看我:“給你留的。”
粼粼微波,雕刻在水面上。暮色暗淡,殘陽如血,如夢似幻,好不真實,模糊的玫瑰色輕輕飄在空中。天地間,好似一片紅囊的西瓜。
我低頭輕咬了一口,有點澀澀的。為什麼呢,是瓜變質了吧。
【篇五:一枚硬币】
我的同桌,傻得很可愛,他的心智永遠都是一個長不大的小孩。總是大聰明沒有,小聰明不止。與他相處,到也算是有喜有悲。
他很傻,容易被人欺負。但志向卻很高潔。從來不會做違心的事情。
高挂于天空的皓月散發的光輝透過窗間撒到教室的地面。還有一些俏皮的光不聽話,經過反射照到了正在複習的同學上。我正聚精會神的寫着題目。忽然之間,卻感覺左臂反複的再被什麼東西觸碰,打破了我的思緒。我有些憤怒的轉過頭望去,卻見是滿臉無辜的同桌側着他矮矮胖胖的身子在用一支筆觸碰我。他見我望向他,連忙一指自己的筆。我順着他的指引看去。見到的是,一支用盡了墨的空筆芯。刹那間我便明白過來他要幹什麼。我打開自己的筆盒取出一支嶄新的筆芯遞給他。他有些欣喜的點點頭,然後接過筆芯裝了起來。看着他這幅樣子,心裡感到好笑。憑我們之間的兄弟情誼,他自己直接取不就好了,還這麼的婆婆媽媽的。不過想着想着,我又轉回了身子繼續做題。
不一會兒,左臂又傳來碰觸感,我當真的憤怒了,猛地一轉身子。又見一臉無辜的同桌,我不聽他解釋,正欲轉身不再理睬。隻見他伸出自己的手,展開緊握的拳。我看見他的掌心正安詳的躺着一枚硬币,在月光與燈光的照耀下,發出閃閃的色澤。我疑惑地望着他。隻見他再一伸手,把硬币放到了我的課桌上,我驚呆了。他難道想要用這枚硬币買我那支筆芯嘛?太見外了吧。我神色不悅。取起硬币便放回他的掌心。他見此,急得臉猛的一紅,像委屈得快要哭出來。突然之間,我醒悟過來。要是我不收下,那才是對同桌真正的侮辱。我連忙奪回那枚硬币,裝出一副正義凜然的樣子。他看到我這樣,破啼般的笑了。我見他這幅傻樣,自然也發出笑容。
直到現在,我還珍藏着那枚硬币,每每取出觀望時,都會想起同桌那傻傻的微笑,久久不會散去。對我而言,這枚硬币,正是他人生的象征,平凡樸素,卻又那般珍貴。一但失去,那就真的再也找不回了。
【篇六:摘蘋果】
這些天,一直在忙着摘收地裡的蘋果。都忘記了上網,忘記了和大家打招呼了。呵呵呵,親們一定要見諒哦!
俗話說得好: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我要說的是不摘蘋果不知摘蘋果的艱辛。
原以為,摘蘋果也不過是件輕松的事情。就像電視裡那些熟悉的場景,一群漂亮的堪比神仙姐姐或是妹妹,一手提着個花籃,一手随着眼睛左觀右望,東揀西挑,上摘下采的,一個個在果園中翩翩起舞。不一會就能采摘到一籃藍的又紅又大的果子。
可是,現實總是那樣的殘忍。從沒像想象中的那樣理想,也不如理想中的那樣如意。
跟随着他們,乘坐在電瓶車上,先是在光滑平坦的水泥地上疾馳。還沒來得及欣賞沿途的風景呢,車子就蹦跳在崎岖的山路上。向前看,一路的坎坷不平。回頭望,滿地的塵土飛揚。
到了果園裡,現實又一次殘酷的告訴我,我的幻想又錯了。果園裡的果樹是那麼的枝繁葉茂,遠看仿佛連成一線,近觀好似調皮的孩童一樣手牽手。幾乎沒有什麼縫隙,這可難為了我這個堂堂七尺男兒了。作為大個子,在這裡卻似乎成了一種負擔,站着太高有些碰頭,蹲下有些太低,夠不到高處的蘋果,而且蹲的時間長了,雙腿又有些吃不消。最後,還是富有經驗的表姐告訴我,先蹲着摘能夠到着的蘋果,把一圈的果樹摘遍後,在站起來摘高的地方。這樣會舒服一些,身體才不會那麼難受。
想不到,看似一件簡單的事情,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竟是這樣的複雜。原以為摘蘋果不過是小菜一碟,信手拈來的事情,卻讓我吃了不少的苦頭。
真是處處留心皆學問啊!通過這件事情,也使我近一步的了解農民種地的不易,明白節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以後的人生路途中,我一定要養成尊重勞動,熱愛勞動的好習慣。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書寫新的篇章。
【篇七:第一次騎自行車】
雖說我即将升入初一,但我連自行車都不會騎。為了彌補這個缺陷,我決定這個星期天去廣場學騎自行車。爸爸騎着自行車帶着我到了廣場。一下車,我便嚷嚷着要騎車。我兩手握住車柄,腳一踏,就上去了。
可是,那車子像一頭發瘋的公牛左右亂撞,吓得我不知如何是好。“嘭”地一聲來了個四腳朝天。爸爸看着我,搖了搖頭,說:“這樣騎車是不行的,雙手必須要掌握平衡,眼睛要看前方,不要老看到車下。在掌握平衡的同時要手腳配合。這樣才能學會騎自行車。”
我聽了之後,如獲至寶。心想:這次一定要成功。于是我小心翼翼上了車,手緊握着車炳的刹機。我慢慢地騎着。剛騎到四五步的時候,因為情緒高漲又重重地摔下來。望着這輛自行車,我膽怯了。爸爸看了看我,說:“你還學嗎?”“不,我不想學了。”“唉!要半途而廢嗎?”爸爸說。“半途而廢”聽了這個詞我心想:不,我怎麼能半途而廢呢?
“等等,我要學會為止。”“嗯!”爸爸高興的笑了。我重新上了車。按照爸爸給我的啟示,慢慢騎着……在那天,我不知摔了多少次,被嘲笑了多少次。皇天不負有心人。終于在第五十次學會了。
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
【篇八:遲到了五分鐘】
“上課時間快到了……”預備鈴打響了,與往常一樣,下課活蹦亂跳的同學們一窩蜂地湧進了教室,優美的旋律在教室回響,可老師還沒來教室上課,寂靜的教室,漸漸開始活躍起來。
大家見老師遲到了,便不再想坐端正,開始漸漸随意起來。看課外書的,小聲談論的,玩起來的,應有盡有。一會兒,教室就像炸開了鍋一樣,你随處可見一本掉地的課本,甚至是飛舞的課本。隻要老師不在,教室難道不是我們這群“小鳥”的“天堂”嗎?窗外本來恬靜的陽光,看見了我們這樣,似乎也變得飛躍起來。可好景不長,“嘭”的一聲巨響,講台也因為着巨大的震動而顫抖起來。果然,掃興的班長有揮舞着她的“武器”——班牌。“不要講話!”威嚴的聲音跟老師一模一樣。她總是那麼嚴肅,那姿态,那威嚴,絕對是被老師帶“壞”了。這時,班級就猶如有老師在場一般,一片寂靜。不知何時,課本又端正地擺在桌子上,真是神速啊!
“嗝——”“哈哈哈哈!”一聲長長的打嗝聲又把大笑拉回了教室,就連班長也捂住嘴,笑不露齒。聚會又開始了,同學們又放聲大笑、講話,課本又在飛舞了,即使班長盡力維持秩序,但好手難敵雙拳,更何況我們有那麼多人呢?
突然,神出鬼沒的國文老師,又抱着教本,一副撲克臉,謎一樣的出現在教室門前。同學們僅呆住了幾秒,一切又回歸原位,一場持續了五分鐘的聚會結束了,剛才好像什麼也沒有發生過,唯一的證明就是仍站在講台上的班長了。老師一副“我早就知道會這樣”的眼神,我們知道:還是乖乖地接受教育吧,開聚會總是要付出代價的……
通過這五分鐘,我深知,這樣是不對的,但是為什麼我還想讓老師再一次遲到五分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