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深圳,公益與阿裡雲 MVP 相遇了!

2015年9月10日,馬雲在阿裡集團内部發出了人人3小時的倡議,号召所有的阿裡員工每人每年為社會奉獻三小時的公益服務時間。2017年10月11日,阿裡雲總裁胡曉明在雲栖大會上宣布,由阿裡雲工程師自發建設的技術公益平台——“碼上公益”正式釋出,阿裡雲開啟了“科技+公益”的探索之路。

3月29日,在深圳雲栖大會上,在這樣一個場合,我們感受了不一樣的溫度。公益和阿裡雲 MVP 産生了令人溫暖的化學反應。

在阿裡雲 MVP 全球精英聚會上發起倡議“用技術助力公益,讓科技更有溫度”,現場釋出了兩個公益項目号召阿裡雲 MVP 一起參加。阿裡雲 MVP 不是阿裡員工,而是來自世界各行各業的技術愛好者和傳播者,希望幫助全球的廣大開發者更好的使用雲計算,從先行者的角度進行布道,影響更多的開發者。

在現場,阿裡雲技術公益事業部總經理陳俊,首先向大家介紹了阿裡雲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通過環境大腦在環境保護和水源保護方面做出嘗試,通過農業大腦有效提升了農業養殖的效率,通過對貧困大學生的技術教育訓練實作教育脫貧。陳俊說,“阿裡雲在業務發展的同時,也在大力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技術是我們的手段,幫助他人是我們的初心,我們希望讓大家感受到阿裡雲的溫度,感受到科技的溫度。”

在深圳,公益與阿裡雲 MVP 相遇了!

現場釋出的第一個項目是支教資訊平台移動端的開發項目。中華支教與助學資訊中心是由一群大學生自發建立的,是中國目前唯一的支教老師招募類公益資訊平台,網站線上報名系統累計報名人數 6萬人。官網年點選量 超過250萬,官網年通路人數将近40萬。服務支教組織超過 30 家,間接服務學校超 過 300 所。但由于技術能力受限,在這個移動資訊時代,一直沒能有自己的移動官網,他們希望通過碼上公益平台招募到志願者,為他們建立移動官網,讓願意支教的愛心人士和需要支教的學校,能夠快速友善的找到對應的資源。

現場幾乎一半的阿裡雲 MVP 舉起了“公益我參與”的手舉牌,其中還有全球第一位阿裡雲 MVP 傅奎,他表示公益一直想做,但是不太清楚怎麼做。特别是有小孩之後,特别想告訴他的小孩,除了工作之外,還可以為這個社會做很多事情。

釋出第二個項目是中國可持續水産資料庫項目。海南智漁是國内唯一一家本土專注漁業資源及其供應鍊可持續發展的 NGO,正在打造一個為地方政府、行業組織、規模企業或生産合作社通過對不同尺度下的多中繼資料進行分析、轉化,提供促進行業轉型更新的決策依據,同時也為市場終端提供安全、穩定、綠色供應源的資訊平台(iFISH)。這個公益架構沒有全職的技術人員,但是需要進行大量的資料采集和分析,進而推動漁業的可持續發展和水産品的品質提升,他們需要資料庫優化、資料安全和大資料分分析方面的技術支援。

和上一個項目一樣,現場十多位阿裡雲 MVP 願意為這個公益項目提供技術支援,其中有一位是來自武漢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的教授,他非常願意把這個項目接到科研領域,讓學生團隊去開發和研究。

在深圳,公益與阿裡雲 MVP 相遇了!

“看到阿裡雲 MVP 不僅在技術上與阿裡雲同行,在公益上也願意與阿裡雲并肩,大家不僅有技術的熱情,還有公益的愛心,非常意外和感動。”在公益項目釋出的總結上,陳俊動容地說,“公益,重要的是參與,更重要的是發揮自己的特長,實作做公益最大的社會價值。”

陽春三月的深圳,我們不僅感受到了春天的溫度,更感受到了技術的溫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