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與頭條有故事——從“初戀的新鮮”到“不離不棄,相生相成”

作者:國納科技醬

去年的今日,撰寫了一篇題為《2020年最開心的一件事:加入頭條,讓靈動的位元組跳舞》的文章,回顧了當年在頭條的種種奇妙之旅,現在看來十分有趣。經曆去年與頭條“初戀”的新鮮時光,今年的我們都變得愈加成熟,“她”有她的方向,我有我的“方向”,但我們始終“不離不棄,相生相成”。

我與頭條有故事——從“初戀的新鮮”到“不離不棄,相生相成”

國納科技醬與頭條相識于2020年5月1日,第一篇作品是我發表在《參花》雜志的處女作《二0一九年的第一場雪》。在頭條的領路人是科技闆塊的營運人——西米,有關國納科技醬和西米的故事大家可以去看看這篇文章《今日頭條科技版塊營運西米,我今日頭條的引路人、導師和朋友》。在她的引領下,先後釋出了展現超過二十萬、三十萬、四十萬、五十萬和六十萬的作品,展現最高的是這一篇《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組網成功,将顯著增強中國技術獨立性》,展現有66.2萬,閱讀達到 7.8萬。

我與頭條有故事——從“初戀的新鮮”到“不離不棄,相生相成”

相識之初,我們彼此都不熟悉,一切都是那麼有新鮮感,但是很幸運,國納科技醬遇到了一位循循善誘的“她”——西米,是以還算比較順利。

進入2021年後,事情有了一些變化,西米因工作原因離開了科技闆塊,國納科技醬需要依靠自己獨立成長了。

我與頭條有故事——從“初戀的新鮮”到“不離不棄,相生相成”

剛開始有些迷茫,寫的作品展現和閱讀量都不太高,即使是我花了幾天時間創作的《無錫惠山三大主峰(頭茅峰、二茅峰和三茅峰)親子全攻略》也隻有19.3萬的展現和7636的閱讀,難道頭條開始“嫌棄”我了麼?

我與頭條有故事——從“初戀的新鮮”到“不離不棄,相生相成”

直到遇到滬學者張春明博士,在他提供素材和激勵之下,創作了一篇至今來看都很經典的作品《新型石墨烯抗病毒材料量産成功,對新冠病毒滅殺率高達99%》,這篇文章後來被多場合多次引用,包括年度爆款文章——《重磅丨新冠病毒緻命弱點被科學家發現,或有望實作“物體免疫”》,這篇文章閱讀量近20萬,至今國納科技醬也沒有超越這一記錄。

我與頭條有故事——從“初戀的新鮮”到“不離不棄,相生相成”

這之後,國納科技醬開始反思自己的創作,我們的作品不能一味追求流量,還需要提高品質,于是就有兩篇匠心計劃作品《匠心計劃·你的職業故事:愛好與工作結合,做想做且力所能及的事》和《匠心計劃·你的職業故事:職場最美差事,五星酒店免單,出行專車》,閱讀量不算高,但真的比較用心了。

我與頭條有故事——從“初戀的新鮮”到“不離不棄,相生相成”

連續用心創作之後三個月,頭條又開始認可國納科技醬,不僅作品推薦量開始穩定,而且推薦絕對數量也開始大幅提升:《美科技雙雄推抗新冠塗料,滅活率99.9%,類似材料國内已有報道》推薦量63.4萬;《疫情影響擴散?地球上最有價值的金屬價格飙升,你身邊或許就有》推薦量71.2萬;《奧密克戎真變溫和了?我們是不是過于樂觀了?科學家們給出了看法》推薦量直接突破百萬,接近150萬了,而且這還是國納科技醬并不那麼擅長的視訊作品。

我與頭條有故事——從“初戀的新鮮”到“不離不棄,相生相成”

這就是國納科技醬和頭條2021年發生的故事,雖然沒有初識的新鮮感,但我們真正是“不離不棄,相生相成”。大家都有什麼屬于自己與頭條的故事呢?歡迎留言讨論。#2021年終職場盤點##2021年終總結##我要上頭條#

我與頭條有故事——從“初戀的新鮮”到“不離不棄,相生相成”

我是@國納科技醬,百家匠心計劃扶持創作者,百家榜上榜創作者,百家優選計劃科學榜上榜創作者,優選計劃推薦官,專注空淨/新材料/節能環保,點評泛科技資訊。

重要聲明:此處所發表的文章是作者國納科技醬的原創作品,版權歸國納科技醬所擁有。轉載請标明原創作者及出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