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星|《麥肯錫圖表工作法》:用圖表做商業分析的入門示範

2星|《麥肯錫圖表工作法》:用圖表做商業分析的入門示範

<a href="https://amazon.cn/gp/product/B075GG3BYM/ref=as_li_tl?ie=UTF8&amp;camp=536&amp;creative=3200&amp;creativeASIN=B075GG3BYM&amp;linkCode=as2&amp;tag=zuoqs0d-23&amp;linkId=0525bcb1fa7143a1fc2c9e3f500d5434" target="_blank">麥肯錫圖表工作法</a>

作者是日本麥肯錫雇員。全書以一家日本的面包房為例,示範用圖表分析法做相關的商業分析。

總體來說分析的問題偏簡單,介紹的技巧也不成體系。

沒說圖表是用什麼繪制的。看圖需要一些excel、Visio、Word的技巧才能繪制出書中的圖表來。

總體評價2星,不太值得看。

以下是書中一些内容的摘抄:

1:專家的工作就是搜集龐大的資料并對其進行缜密的分析。而對于非專業人士來說,隻要能從事實中找出問題的“路标”就可以了。#82

2:所謂“繪制圖表”,其實就是将事實資料以視覺化的方式進行思考分析的過程,進而産生合理的疑問。而且,一旦有了疑問,才能更清晰地知道前期還應搜集哪些資料資訊。#294

3:關注轉折點,将有疑問的地方标注在圖表上,才能更深刻地了解數字所呈現出的含義。#309

4:雖然是個不常聽到的名詞,但其實相對于資料圖表(将數字以視覺化的形式呈現出來)來說,概念圖就是将我們的思路、定性資訊以及無法用文字表達的内容,用視覺化的形式呈現出來。#756

5:“為什麼會來我們店裡買面包呢?”像這樣的問題,即使我們得到的答案是“味道很美味”,但這對于我們發現問題或者解決問題并沒有太大的幫助。#1306

6:從籠統的方面開始提問,以開放式的問題進行自由的對話,在此基礎上再通過具體的提問幫助我們發現重要的事項。#1320

7:我們建議大家在進行訪談時,可以采用“兩人一組”的形式,即一個人負責提問,另一個人在負責用電腦打字記錄的同時,基于“提問中是否有遺漏”的考慮,也可進行追加提問。#1556

8:事先準備好整理表格,才能讓我們更清楚訪談的對象正在就哪方面發表意見,也能防止出現遺漏的問題。#1590

9:将訪談搜集到的答案,按照3C(顧客、競争對手、本公司)、自己公司的價值鍊及基礎設施進行分類整理。#1593

10:将每個受訪者的意見按照價值鍊的流程環節進行分類,總結時則按照縱向來進行整理,這樣更容易發現本質性的問題。#1665

11: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色彩浴”效應了,即基于自己所想的内容,帶有傾向性地去搜集相關的資訊。#1684

12:我們往往會偏向于采納能支撐自己想法的資訊,但是隻有通過歸納法進行正确的整理,才能更深刻地了解這些資訊,甚至改變我們原有的結論。#1725

本文轉自左其盛部落格園部落格,原文連結:   http://www.cnblogs.com/zuoqs/p/7834105.html ,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