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在2020 Tehco Park開發者大會雲開發分論壇上,騰訊雲釋出了雲開發的最新進展。一方面, 雲開發将加速走進高校,助推新生工程教育。另一方面,将進一步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更新,通過“小程式·雲開發企業激勵計劃”,投入2億雲資源助力中小微企業。同時,備受關注的雲開發低碼平台将于12月25日上線公測。
當天,騰訊雲宣布将在原騰訊犀牛鳥雲開發人才培養計劃基礎上,進一步響應資訊技術新工科産學研聯盟(下稱新工科聯盟)号召,與新工科聯盟工程專業認知與創新素質培養工作委員會(下稱工程認知工委會)聯合啟動“百校同行”計劃,攜手共建“以人為本”的校企合作新生工程教育模式。

未來,基于“百校同行”計劃,騰訊雲雲開發将提供官方教育訓練課程、雲資源、技術扶持等,攜手工程認知工委會持續落地新生工程認知教研教育訓練會、新生線上雲開發訓練營、新生創客馬拉松等。通過貼近實際工程環境的“學、練、賽”模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釋放新生代的創新活力。
騰訊雲參與研讨的《新工科範式與新生工程認知模式研究白皮書》(2020版)指出,随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到來,我國原有的工科課程教育體系中存在的工程專業學生接觸創新實戰開展過晚,能力訓練不足等問題日益嚴峻。國内工程教育領域需要一輪新工科教育改革,而新工科範式的嘗試應該從新生工程教育開始。
通過 Serverless 建構的雲開發可以把伺服器管理、資料庫優化等任務交給雲平台,而前端開發者能夠将互動邏輯、業務邏輯、資料全部掌控在自己手中。以“雲開發+小程式+智能API”為技術支撐環境,學生可以在學校裡就能完成構思、設計、實施和營運等完整的工程環節,進而更好地了解工程創新内涵。
在多學科交叉創新的智能時代,未來基于雲的服務創新将越來越多。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工程認知工委會主任紀陽表示,雲開發的技術思路是将創新門檻降到最低,在更少的工種類型、任務類型與知識背景需求的條件下,提供更好的工程化體驗,可觸達的工程創新場景很多,與新生工程教育的需求一緻。
紀陽透露,北京郵電大學開展實踐型新生工程認知課的嘗試始于2015年,近兩年将小程式·雲開發引入新生工程導論課教學,通過兩屆學生的教學實踐,驗證了新生工程認知與小程式雲開發進行結合的可行性。小程式·雲開發并不僅僅是技術,更是創新的工具,是釋放學生創新活力的工具。
目前,雲開發的注冊賬戶數已達到56萬,相比2019年同期增長1.5倍,服務開發者超過百萬,日調用次數超過7億次,是國内最大的 Serverless 開發平台。未來,騰訊雲也将進一步加強雲端一體化研發平台的探索,不斷為更多校園、企業開發者提供更加便利優質的開發服務。
雲開發(Tencent CloudBase,TCB)是騰訊雲提供的雲原生一體化開發環境和工具平台,為開發者提供高可用、自動彈性擴縮的後端雲服務,包含計算、存儲、托管等serverless化能力,可用于雲端一體化開發多種端應用(小程式,公衆号,Web 應用,Flutter 用戶端等),幫助開發者統一建構和管理後端服務和雲資源,避免了應用開發過程中繁瑣的伺服器搭建及運維,開發者可以專注于業務邏輯的實作,開發門檻更低,效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