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星|《反焦慮思維》:冥想、遛狗、散步、打哈欠等可以緩解焦慮

2星|《反焦慮思維》:冥想、遛狗、散步、打哈欠等可以緩解焦慮

<a href="https://amazon.cn/gp/product/B07574QXBX/ref=as_li_tl?ie=UTF8&amp;camp=536&amp;creative=3200&amp;creativeASIN=B07574QXBX&amp;linkCode=as2&amp;tag=zuoqs0d-23&amp;linkId=a6f014d80c22e22d21d30e11761e2050" target="_blank">反焦慮思維</a>

全書基本的思想是用轉移注意力的手段去緩解焦慮,轉移的具體方法可以是冥想、遛狗、散步、打哈欠等。

讀後基本的感覺是作者沒接受過理工科訓練,全書不停地舉個案證明他們的做法是對的,給不出宏觀一點的統計資料。

我期望:給出統計資料說明他們緩解焦慮的方法的有效率和總接診人數;在嚴肅的學術期刊發表論文證明他們的說法在學術上有創新;

另外書中提到許多具體的操作方法來緩解焦慮,這一類的操作最好是實際有人當面輔導。從這個角度來說,這本書可以算兩位作者的軟文。

書中有一些引用的觀點,有的是書中的,給出了書名,有不少是論文,沒給出出處,不夠嚴謹。

總體評價2星,有一點參考價值。

以下是書中一些内容的摘抄,【】中是我的評論,#号後面是kindle電子書中的頁碼:

1:每天,你所想、所感和相信的東西都會影響到你體内的基因表達。你是你自己的基因工程師。#139【這個結論作者沒給出資訊來源,個人對這個結論存疑】

2:大腦傾向于察覺威脅,相比正面資訊,它對負面資訊的反應更加強烈。事實上,我們給予負面情緒的關注更多,#150

3:焦慮往往讓你困在對現實或幻想的擔憂和不确定裡,武斷地做出消極判斷,無法中途暫停,對現實進行反思。#158

4:反刍思維是更加強烈的焦慮形式:強迫性地、反複地查找令人痛苦的因素,卻沒有能力将注意力集中在解決方法上。#166

5:但是,無休止地糾結于過去,不斷抱怨所有的不公平,并不能讓你有所進步,也不會幫助你找到解決途徑,更不會讓你過上更加快樂的生活。#207

6:如何以及何處放置你的注意力決定着你大部分時間裡的精神狀态。轉移注意力,你将能改變你的精神狀态。#217

7:通過自我調節和對信念、感受和行為的控制,你就可以做出改變,并能長時間内擁有更加快樂的精神狀态。#218

8:在我們的研究和臨床經驗中,我們得到的教訓是:當你訓練和控制你的思維和神經系統,讓它們處于平靜狀态時,你的大腦就能以最佳的方式運作。#229

9:我們所關注的對象和關注方式決定着生活的内涵和品質。#253

10:下一次你感覺焦慮的時候,試着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維持一分鐘。注意!發生了什麼變化?你會發現,焦慮不可能和關注呼吸同時發生。#290

11:研究顯示,将負面情緒寫下來會增強這些情緒,除非你将它們寫到紙上,然後将紙扔進垃圾桶。#326

12:這就表明,當你在一種精神狀态中學習時,你的記憶是最好的。是以,下次你因為忘記了一條重要資訊而備受挫折時,嘗試将自己置身于你第一次學習這條資訊的精神狀态裡。#429

13:帶着狗散步不僅可以親近自然,還是一種讓人放松的有效方法。散步也可以刺激創造性思維,是以,你可以在散步時集中精神想出擊退其中一種恐懼的計劃。#456

14:你集中注意力的方式會改變你的腦波頻率和精神狀态,導緻思維的“預設狀态”的出現,這種預設狀态會影響你感覺現實的方式。你是通過你的“預設”或最喜歡的精神狀态來看待世界的。#538

15:她發現,當你停止控制你的神經能,而不是讓它流遍全身,再用積極的詞語來稱呼它,你就能更好地控制它。#597【神經能是什麼鬼?】

16:好的,因為我們經常被告知,如果呼吸緩慢或加深,我們就能使自己平靜下來,但很多時候,提高雙手的溫度比改變呼吸狀況來得更容易。#615

17:一般來說,走上10-20分鐘,同時将注意力從問題上轉移,你的焦慮就會消失,進而進入到平靜狀态。誰不想這樣。這就是“解放”啊!#630

18:最新研究表明,進行11個小時的冥想練習可以形成自我調節能力。冥想能夠幫助人們恰當地調節情緒。#839

19:盡管聽上去很沖突,但心智遊移做出的決定通常和經過深思熟慮做出的決定同樣有效。#908

20:然而,打哈欠可以消除焦慮,降低皮質醇,激活同情他人的神經通路。當你打哈欠的時候,你的大腦額葉就會平息下來,這就讓你心态平靜,心緒放飛,減少焦慮情緒。#916

21:克拉姆和她的同僚發現,擁有積極壓力心态的人能夠更好地控制壓力。#970

22:她開始意識到,當她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她就接受了這樣一種導緻她憂愁和焦慮的信仰:像她的母親一樣,她經常告訴自己“我必須焦慮,才能保證事情會變好”。#1196

23:事實上,最新的關于抗焦慮治療法和抗抑郁藥的研究發現,因為安慰劑效應,80%的症狀得到了減輕。#1327

24:研究已經再三表明,積極的未來導向思維和想象确實可以激發身體中的愈合反應,影響體内的化學物質、肌肉變化和基因表達。#1331

25:發生了什麼事情?我在擔憂什麼?隻是用“好奇”來替代焦慮和恐懼,花點時間來回答這些問題,就能立即降低你情感的強度,給自己一個機會回避負面情緒,并轉變到另一個更好控制、更能發揮作用的情緒狀态裡。#1657

26:對所有關系來說,人際神經生物學(interpersonal neurobiology)就是一個鐵證。你對另一個人說的全部話語都會對神經産生影響。#1750【真有這麼神奇嗎?人際神經生物學貌似是一個心理學的小分支】

27:當你關注“虛無”的時候,你的大腦就不會“講故事”。沒有故事,就沒有判斷,沒有壓力、焦慮和沮喪,而隻會享受快樂。#2148

28:他的心流研究顯示,一項可以引發心流狀态的運動,既要有挑戰性,但又不能太難,否則會引起我們的焦慮。#2338

29:我們發現,心流對消除焦慮有重要作用。它還可以讓你保持理想狀态,刺激身體和精神上的愈合過程。#2344

30:格林相信,當你處在心流狀态時,就仿若進入了一個包含宇宙所有知識和資訊的宏大的“精神”圖書館裡,你可以向你的無意識詢問資訊。#2463

本文轉自左其盛部落格園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www.cnblogs.com/zuoqs/p/8003816.html   ,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