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呂布朝三暮四天下皆知,劉備為何執意接納呂布?目的主要有兩點

東漢末年是一個群雄紛争的時代,在魏蜀吳三國還沒成型之前,有多路諸侯互相攻伐。袁紹、曹操、公孫瓒、袁術、呂布、陶謙、劉表、馬騰、劉璋、孫策等,無不割據一方,圖謀發展。在群雄紛争的時代,劉備不過是公孫瓒手下的一個平原相,屬于不入流的角色。諸侯之間的紛亂,給了劉備成長壯大的機會,隻不過,劉備犯下了讓人難以了解的失誤。這其中最為大家诟病的就是丢徐州。

呂布朝三暮四天下皆知,劉備為何執意接納呂布?目的主要有兩點

曆史上雖然沒有“三讓徐州”這麼誇張,但劉備對于入主徐州比較猶豫确有其事。《三國志?先主傳》記載:“謙以丹楊兵四千益先主,先主遂去楷歸謙。謙表先主為豫州刺史,屯小沛。謙病笃,謂别駕麋竺曰:‘非劉備不能安此州也。”謙死,竺率州人迎先主,先主未敢當。’”很明顯,對于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劉備還算比較理智,沒有頭腦發暈。對于是否入主徐州,接手這一燙手的山芋,劉備反複思考,最終還是決定接管徐州。

呂布朝三暮四天下皆知,劉備為何執意接納呂布?目的主要有兩點

劉備此舉,無異于一場豪賭。對此,劉備心中非常清楚,劉備當時的手下陳群也為此專門勸谏劉備,可惜劉備并沒有聽從。《三國志?陳群傳》記載:“時陶謙病死,徐州迎備,備欲往。群說備曰:‘袁術尚強,今東,必與之争。呂布若襲将軍之後,将軍雖得徐州,事必無成。’”很明顯,徐州處于四戰之地,不容易站穩腳跟,周邊的袁術、呂布、曹操都虎視眈眈,稍有不慎,将四面受敵。

呂布朝三暮四天下皆知,劉備為何執意接納呂布?目的主要有兩點
呂布朝三暮四天下皆知,劉備為何執意接納呂布?目的主要有兩點

陶謙在時,與公孫瓒結盟,和袁紹、曹操交戰多年,互相之間仇怨頗深。陶謙死後,劉備實力不足以同時得罪這麼多諸侯,于是選擇了和袁紹講和,最終也得到了袁紹的認同。可是,因為劉備的這一決定,埋下了混亂的種子,陶謙手下大将曹豹、許耽、章诳等人并不願意和袁、曹求和,劉備是以不得已大肆拉攏他們。後來,在陳登的努力斡旋下,劉備暫時站穩了腳跟。

呂布朝三暮四天下皆知,劉備為何執意接納呂布?目的主要有兩點

沒過多久,呂布來投,《三國志?呂布傳》記載:“二年間,太祖乃盡複收諸城,擊破布于钜野。布東奔劉備。”對此,劉備欣然接受。呂布在此前,先後投奔丁原、董卓,而且後來殺害了他們,可謂狼子野心,人盡皆知。在這種情況下,劉備并沒有拒絕呂布,而是執意接納呂布。這可能令許多人不解,但其實原因很簡單。

呂布朝三暮四天下皆知,劉備為何執意接納呂布?目的主要有兩點

前面已經分析過,劉備立足徐州,本來就遭到了各方的不滿,尤其以袁術最為明顯。而為了不四面受敵,劉備又和徐州敵人袁紹、曹操講和,失去了徐州一部分人的支援。劉備本人屬于外來人,所能倚仗的無非是帶去徐州的數千兵馬和剛剛追随的麋竺兄弟。為了平衡各方勢力,劉備隻得接納呂布。接納呂布,不但有利于穩定自己在徐州的地位,更主要的一個目的便是利用呂布抵抗外來入侵。

呂布朝三暮四天下皆知,劉備為何執意接納呂布?目的主要有兩點

是以,從制衡内部不滿勢力和平衡外部敵對關系來看,接納呂布都在情理之中。隻可惜,劉備的如意算盤還是失算了。袁術實在無法容忍一介布衣的劉備接手自己夢寐以求的徐州,一怒之下,發兵征讨劉備。《三國志?先主傳》記載:“先主與術相持經月,呂布乘虛襲下邳。下邳守将曹豹反,間迎布。”在袁術的進攻下,劉備親自迎戰,可惜被呂布乘虛偷襲下邳,奪走了徐州。

呂布朝三暮四天下皆知,劉備為何執意接納呂布?目的主要有兩點

看起來劉備因為接納呂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丢失了徐州。可實際上,劉備丢徐州的根本原因顯然不在于呂布,而是因為内部勢力的反叛和作壁上觀。劉備當初不得已引入呂布,本來就是因為沒有實力壓服内部不服的勢力。沒有呂布,這些人一樣會反叛。是以,劉備當初接納呂布,并不能算錯誤的抉擇。正因為如此,呂布才會在白門樓前厚着臉皮求劉備說情。因為雙方都清楚,劉備曾經接納呂布,本意就是利用呂布。

參考書籍:《三國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