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疫情之下流量足球元年?盤點2021足壇那些“蝴蝶效應”事件

自從疫情大流行以來,我們一直就在見證着改變曆史的種種大事,對整個世界都産生了不小的影響。而在疫情籠罩下的這一年,足壇也發生了太多事,足以改變和影響未來,年終了我們就來盤一盤,今年的足壇裡發生了哪些稱得上是“蝴蝶效應”,足夠影響未來足壇的事件。

新冠疫情的影響繼續,哪天是個頭

新冠疫情是這兩年全球都逃不開得大背景。不論是國内還是國外,太多人的生活在2020年疫情開始後就徹底改變了命運線,足壇也是如此。

就在我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疫情的影響使得德國等國足球聯賽又開始實行空場政策,西班牙等國也重新開始限制觀衆入場人數,而因為疫情導緻多隊賽程推遲的英超盡管沒有通知停賽或者空場,但像皇馬、切爾西、曼聯這樣人才儲備豐富的球隊因新冠也面臨無人可用。

疫情之下流量足球元年?盤點2021足壇那些“蝴蝶效應”事件

(圖)國際新聞裡疫情重新影響足壇

球隊缺兵少将是新冠對球隊帶來的直接沖擊,從長遠來看,新冠疫情直接影響了足球這項運動賴以生存的場景,也就是與球迷觀衆形成的互動。

畢竟足球隻有在有球迷觀衆時,流量熱度和商業價值才能有的放矢。

據《鏡報》報道,疫情影響歐洲足球俱樂部共遭遇87億歐元損失,其中頂級聯賽72億歐元,其餘級别15億歐元。按收入類别,球票收入損失40億歐元,贊助收入減少27億歐元,轉播收入減少14億歐元。報告還表示,整個歐洲共有15家頂級聯賽球隊37家次級聯賽球隊申請破産,這一數字超過了2011年35家破産的記錄。

疫情之下流量足球元年?盤點2021足壇那些“蝴蝶效應”事件
疫情之下流量足球元年?盤點2021足壇那些“蝴蝶效應”事件

(圖)歐足聯主席切費林今年“吃”相也很難看

前不久拜仁名宿魯梅尼格也表示,每進行一次空場比賽時,拜仁會遭受四百多萬歐元的收入損失。想想對于拜仁這種家大業大的球隊,疫情帶來的損失就這麼嚴重,那麼對于一些中小俱樂部,幾乎就是滅頂之災。

更令人有所擔憂的是,那些已經感染過新冠的球員到底有沒有後遺症,有沒有後續并發症的影響這個還是個隐藏的不安因素。

疫情之下流量足球元年?盤點2021足壇那些“蝴蝶效應”事件

(圖)塔子哥已經二次感染了

很多運動醫學專家就已經提出建議對感染者進行心髒疾病方面的評估。

也有一些專家認為新冠軍重症感染者恢複後可能還是會縮短職業生涯,尤其是對于一些低級别聯賽的球員。

新冠疫情對足壇的影響是全方位的,無論是從俱樂部經營角度來說還是從球員個人身心健康角度來說。而這樣的日子我們也不知道要過多久。

心髒病殺手再現,球員的命到底是不是命

心髒病一直以來都是足球運動員的大敵,從二戰後(1945年)到本世紀千禧年,在球場和訓練場猝死的球員有35人,其中明确死于心髒問題的多達23人。

疫情之下流量足球元年?盤點2021足壇那些“蝴蝶效應”事件
疫情之下流量足球元年?盤點2021足壇那些“蝴蝶效應”事件

(圖)我自己依據百科裡猝死的球員名單做的因心髒問題猝死的球員統計

其中肥厚性心肌病、緻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非良性心律不齊等等都是球員們談虎色變的病。其中非良性心律不齊正是導緻埃裡克森今年夏天在歐洲杯上突然倒地,以及阿奎羅提前退役的重要病因。

2000年後在全球範圍内因為心源性猝死的病例中,效力于歐洲職業足球占了52例,其中非洲球員有29位。

為什麼現代醫學越來越發達反而球員出現心髒病的原因帶來的慘劇越來越多呢?

比賽多,運動強度大,肯定是罪魁禍首。

根據英國頂級運動醫學專家的調查發現,目前90分鐘的足球比賽中,頂級運動員平均場上跑動距離為10-12公裡,守門員為4公裡,在90分鐘的比賽中每90秒就有一次沖刺行為發生,持續時間平均為2.4秒。除了無球跑動扭動身體改變方向、頭球、搶斷、胸部停球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心髒搏動。

疫情之下流量足球元年?盤點2021足壇那些“蝴蝶效應”事件

(圖)英國調查在職業運動員死亡原因,心髒病占大多數

再想想佩德裡一個18歲的孩子,一年踢了73場正式比賽,夏天的歐洲杯奧運會一樣都沒落下全部首發,和他同齡的法蒂也在17歲時(2019-2020賽季),為巴薩打了33場比賽……這些超負荷超齡程度讓球員們運轉在賽場上,哪怕他們身體上沒有别的傷病,對心髒帶來的負荷與損傷也是不可逆的。

如今佩德裡和法蒂現在依然是巴薩醫療室裡的常駐貴賓,過度使用球員的案例已經放在這了。

疫情之下流量足球元年?盤點2021足壇那些“蝴蝶效應”事件

再聯想近幾年來,前有歐足聯歐冠改制、友誼賽改歐國聯,後有世界杯四年一屆改兩年一屆,弗洛倫蒂諾提出的歐超計劃同樣也是在球員高強度比賽下榨取世界足壇商業價值,那麼未來球員的命到底還是不是命,成了很嚴肅的話題。

不知道有多少人還記得當年的馬拉多納為了球員的利益,能發聲說話而建立的世界性足球工會——國際職業足球選手協會,可惜斯人已逝。再也沒有人從球員角度組織大家發聲了。

豪門揭竿而起,原因是球迷不夠用了

那些衣着光鮮亮麗的足壇大佬們可能不會關注手下的球員多少受傷多少心髒病,但不會不關注手裡的報表。

為了報表上的數字,阿涅利不惜從歐冠改制推動者背叛成為歐超舉起義旗的大佬之一;

為了報表上的數字,巴薩先後兩任主席巴托梅烏和拉波爾塔不惜和西甲主席特瓦斯撕破臉皮,巴托梅烏還直接享受牢飯待遇;

為了報表上的數字,歐超聯賽倡導者老佛爺和歐足聯主席切費林交戰數個回合,而歐足聯主席切費林還得提防着國際足聯主席因凡蒂諾背後給他捅一刀……

疫情之下流量足球元年?盤點2021足壇那些“蝴蝶效應”事件

(圖)一個行業開始出現“裂痕”的标志大概就是西裝革履的老人們抛頭露面多過年輕人

究其根源是什麼,是球迷市場不夠用了,目标閱聽人的球迷不夠市場分蛋糕了。尤其是在疫情之後,經曆停賽、空場,這種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當然我知道很多人會舉例來反駁我,年輕人對足球熱度下降的觀點,比如2020歐洲杯全球觀衆累計達到52.3億,比如據BT sports統計2020-2021歐冠決賽觀衆突破870萬人,其中有線頻道占480萬人,網絡、app等占390萬人,達到新高。

收視率如此之高怎麼會是球迷不夠用了呢?

根據體育與健身行業協會(Sports & Fitness Industry Association)的一項研究,在過去十年中,經常踢足球的6至12歲兒童從2010年的三百多萬人下降到一百七十多萬人,下降比率高達43%居所有傳統運動項目之首,同樣在13-17歲的孩子中,每年踢足球的人口也是不斷下降。

同樣猶他州立大學的家庭體育實驗室進行了一項獨立調查,他們在2020年首次嘗試運動項目的兒童中發現,願意嘗試籃球(比如在家搭個小籃筐)的占比為20.9%,棒球(比如在院子裡接球訓練)的占比為16.1%,足球(在公園街道裡踢球)的占比僅為10.0%(當然這個各地區文化差異确實不同)。

疫情之下流量足球元年?盤點2021足壇那些“蝴蝶效應”事件
疫情之下流量足球元年?盤點2021足壇那些“蝴蝶效應”事件

(圖)美國青少年參與戶外活動人口部分調查,疫情前後對比

疫情之下流量足球元年?盤點2021足壇那些“蝴蝶效應”事件

(圖)英國過去十年至少4周參與足球運動的人口數量部分統計

這是最直接反映近年來球迷數量下滑,足球人口數量下滑之根本。

而且不光是足球,傳統體育在千禧一代(Millennials指出生于20世紀時未成年,在跨入21世紀以後達到成年年齡的一代人)和Z世代(Generation Z指1995—2009年間出生的一代人)兩代人心中差距非常大。

疫情之下流量足球元年?盤點2021足壇那些“蝴蝶效應”事件

(圖)關于Z時代是不是體育迷的一項調查,雖然樣本主要在美國,但也可以看出體育不再是年輕人唯一的選擇

在美國據調查統計Z世代定期觀看體育直播的人數大約是千禧一代定期觀看體育直播人數的一半,而從不觀看體育比賽的人數裡,Z世代是千禧一代的兩倍。在Z世代中則有35%的人認為自己是電子競技的粉絲。

電競、短視訊、社交媒體,年輕人的注意力被分得越來越散,九十多分鐘的一場比賽對年輕人來說仿佛是一段過于漫長的時光。

這也确實剛好對應了老佛爺在講話中所說的年輕人不看球了,或者說年輕人沒那麼耐心追随一支球隊整個賽季陪伴式看球。

哪個隊買的球星越多,哪個隊冠軍越多話題越多,咱就抽時間了解了解新聞看看集錦,于是就有了歐冠決賽和歐洲杯這樣的大型賽事商業價值和收視率依舊爆棚,而歐冠、歐聯甚至所謂的歐會杯擴軍後,小組賽等比賽收視率“不堪入目”。

歐冠聯賽的吸金程度和歐聯吸金程度同樣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以2019-2020賽季歐足聯旗下總收入32.5億歐元為例,分到歐冠參賽球隊的收入大約是20億歐元,那些歐洲老豪門們分到的可能就10億。

按照道理來說這些個豪門才是歐足聯收入來源的大頭,歐足聯的“飯票”。疫情時代,債務已經壓垮了各個俱樂部,加上歐足聯一直在推行歐冠擴軍,推行歐會杯,把友誼賽直接變成歐國聯,越來越多的賽事,并沒有讓越來越多的球隊分到越來越多的錢,反而是稀釋了原有“豪門球隊”的利益。

于是,弗洛倫蒂諾和十來個小弟們帶着歐超掀起了一場風暴,而這場風暴哪怕今日會偃旗息鼓,明日也有可能卷土重來。

疫情之下流量足球元年?盤點2021足壇那些“蝴蝶效應”事件

利益在左,傳統在右,橫批都不好惹

弗洛倫蒂諾這幫豪門大佬之是以有膽揭竿而起,少不了有人給他們畫大餅。當時據報道美國華爾街大型資本銀行摩根大通(JP Morgan)正在商讨提供60億美元的債務融資以幫助發起歐洲超級聯賽的可能,這筆債務将從該賽事未來的轉播收入中償還。

這意味着什麼,這意味着歐洲足球聯賽模式全面美國化,要知道在揭竿而起的這12家公司裡有1/3目前全是美資,如果真的如他們所願歐洲超級聯賽建立,美國資本将成為歐洲足球的大頭,最大化球星的商業價值和轉播權收入。

同樣這也意味着萊斯特城争冠、亞特蘭大、西漢姆聯争四、蒂拉斯波爾警長痛擊皇馬等場面将消失,中小俱樂部也不樂意再去培養年輕球員,豪門球隊則更加沒有年輕球員試錯和成長的空間,現階段歐洲足壇引以為豪的青訓生産和生态鍊将直接被打破,成為我們耳熟能詳的美國四大聯賽模式。

疫情之下流量足球元年?盤點2021足壇那些“蝴蝶效應”事件

(圖)歐洲足球的生命線在于像蒂拉斯波爾警長這樣的球隊

顯然對于長期發展了一百多年的足球來說,這就是在殺雞取卵。

那麼歐足聯抱着歐洲足球的老傳統就真的穩字當頭嗎?當然不是。

本賽季歐冠淘汰賽抽簽的烏龍,可以看出歐足聯也在絞盡腦汁想辦法湊熱度蹭流量,希望用更多更具流量的比賽來吸引觀衆的注意力,吸引路人盤,哪怕是吃相難看也在所不惜。

被抛棄的還有傳統關注足球比賽的方式,以及球隊和球員從中擷取商業價值的方式。

據統計在過去的幾年裡,大型體育賽事的整體電視收視率和觀衆人數一直在下降。特别是,英國足球俱樂部比賽的觀衆人數在過去四年中下降了30%。

而越來越多的球迷轉向數字和流媒體方式觀看比賽,在歐冠決賽等重大賽事前一周,YouTube、BT Sport等視訊平台以及相應關鍵詞搜尋量上升了13%。

疫情之下流量足球元年?盤點2021足壇那些“蝴蝶效應”事件

(圖)BT Sport 在今年歐冠決賽媒體熱度曝光有所不同

社交媒體以及流媒體對于足壇全球的影響力和人氣一直在增長。

在德勤咨詢公司釋出的最新《2021年足球财富排行榜》報告中,皇家馬德裡隊以2.515億球迷在社交媒體粉絲數量上高居榜首,巴塞羅那(2.48億)、曼聯(1.408億)、尤文圖斯(1.029億)和切爾西(9320萬)。

皇馬的粉絲分布為:Facebook1.109億、Instagram9450萬、Twitter3570萬、YouTube620萬和TikTok420萬。在Facebook、Instagram、Twitter這三個社交網絡中皇馬都是最受關注的俱樂部。而這些将為皇馬引來更多的商業代言,投資洽談,換句話說現在的粉絲數量就是流量,流量等于資本籌碼。

疫情之下流量足球元年?盤點2021足壇那些“蝴蝶效應”事件
疫情之下流量足球元年?盤點2021足壇那些“蝴蝶效應”事件

而在榜單上前十五位中,歐超十二強占據絕大多數,社交媒體和流媒體時代帶來的商業價值和影響力,已經成了這些豪門的議價權。

同樣有議價權的還有個人,比如C羅的個人社交媒體達到5億粉絲,年度在社交媒體上所獲的贊助達到7500萬美元;比如梅西加盟大巴黎,僅僅七天之後,就對大巴黎的社交媒體産生了巨大的影響。該俱樂部立即在抖音、臉書、Instagram、推特、YouTube等5大主要平台上累積了2000萬名粉絲……

當球員的商業價值已經從傳統地為球隊服務,球隊比賽賣票,靠成績和表現出門拉贊助,然後分工資分獎金,變成了現在以社交媒體商業價值利益為導向,自成ip,自成撈金體系,甚至可能以自己在社交媒體的商業價值影響球隊的商業價值,乃至和球隊的商業價值能夠平起平坐時,不管老佛爺這樣的老牌再怎麼在錄音中罵,不管歐足聯的那些上了年紀頭昏眼花的老人對現代足球與社交媒體的結合有多麼地不屑,他們都無法阻擋流量化足球時代的浪潮滾滾而來。

畢竟歐冠抽簽大烏龍已經堂而皇之地把“我要流量”寫在了歐足聯各位高官們的臉上,歐冠改制歐冠擴軍依然是未來橫亘在他們與俱樂部利益之間的重要問題。

為了流量手段花樣多,規則也為流量服務

說到變着花樣要流量這件事,不僅是搞歐超的大佬們發愁,歐足聯發愁,國際足聯也發愁。

當然國際足聯會想别的招數來制造流量,比如世界杯兩年一屆。

疫情之下流量足球元年?盤點2021足壇那些“蝴蝶效應”事件

(圖)其實在疫情前能參加歐冠球隊和其他球隊收入結構已經表明蛋糕不夠分了

在剛舉行的國際足聯峰會上,國際足聯主席因凡蒂諾說道:“我認為兩年一屆世界杯與歐超聯賽表達的東西正好是相反的,它是足球向全世界的開放,所有那些談論足球的金字塔結構,談論可持續性的人,我認為他們都應該支援這個項目。我們在今年7月有一場歐洲杯決賽,11月又有一場歐國聯決賽,這些都是很重要的比賽。但我們決不能失去年輕的觀衆,我不是在談論國際足聯,而是在談論足球本身:我們必須給他們機會,讓他們感到興奮,沒有什麼比世界杯更好的了。”

疫情之下流量足球元年?盤點2021足壇那些“蝴蝶效應”事件

聽聽這論調,同樣是兩根金條在歐超歐足聯那就是龌龊的,在國際足聯這就是高尚的,同樣是吸血,歐超歐足聯就是短視的,國際足聯就是可持續發展的。

你覺得不着調對吧,歐足聯也覺得不着調。

據一項各大聯賽委托畢馬威和Delta Partners編寫的報告,如果世界杯改為兩年一屆,将對歐足聯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歐足聯的收入在四年的周期内可能會下降25億至30億歐元。

衆所周知目前世界足球的中心在歐洲,歐洲足球的中心又在各大豪門俱樂部和幾大傳統歐洲強隊。如果說歐超的舉辦是對歐洲足球的殺雞取卵,那麼兩年一屆世界杯就是直接要了歐洲足球的命。

盡管對于歐超一事,歐洲足壇的頭頭腦腦們可能意見并不一緻,但在對國際足聯薅羊毛這态度上是絕對一緻的。于是我們能看到歐足聯、歐洲聯賽協會以及各大俱樂部大佬還有歐洲豪門的球員們都在極力反對兩年一屆世界杯。

為了流量更改傳統打破規則的還不隻是賽事。溫格老爺子在卸任阿森納主教練後,很快成了國際足聯的顧問代表,他提出了另一個吸引流量的方案——更改越位規則。

疫情之下流量足球元年?盤點2021足壇那些“蝴蝶效應”事件

溫格提出隻要進攻方接球的球員能夠得分的身體部位與對方的最後一名防守球員處在一條水準線上,就不算越位。

這一想法在去年勞倫斯體育年度盛會上溫格老爺子就提出了,而今年老爺子則在一些峰會上正式提出,并且在不斷推廣這一改革。

改革沒有對錯之分,隻有考慮改革的動機與邏輯,以及最後對改革的執行方式和執行力度,越位規則改革也是如此。

溫格想要改變其實也是因為本質上在快節奏高資訊流的時代,必須要有更多的進球來沖擊人們對比賽的觀感,進而吸引人們對足球比賽的注意力,也是變相制造流量的一種方式。

不管用怎樣的方式打破既定的規則,最終擷取流量的方式還是在于人,畢竟梅羅這些足壇頂流就那麼多,對于如饑似渴的歐足聯、國際足聯來說顯然是不夠用的,是以未來再出啥新鮮規則改革也還請諸位看官不要奇怪。

是頂流的盛宴還是狂歡後的一地雞毛?

今年足壇頂流制造者依然是歸屬梅羅二人。

2021年8月8日,梅西宣布離開效力了二十一年的巴薩,幾天後梅西就踏上了前往巴黎的專機。

疫情之下流量足球元年?盤點2021足壇那些“蝴蝶效應”事件

2021年8月27日,曼聯官方宣布C羅回歸,十多天後C羅回到老特拉福德完成首秀。

疫情之下流量足球元年?盤點2021足壇那些“蝴蝶效應”事件

其實我知道現在來評論兩人的轉會,或者兩人對足壇的影響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弄的不好可能評論區和我的私信就要爆炸。但這種影響未來足壇格局的事情,我還是鬥膽來說一說。

在疫情影響下,足球轉會市場這兩年趨于更理性地考慮,像庫蒂尼奧式轉會、菲尼克斯式轉會、登貝萊式轉會、佩佩式轉會、凱帕式轉會,這兩年足壇市場都在盡量避免,畢竟債務和球員居高不下的工資早就讓很多球隊油盡燈枯。

疫情之下流量足球元年?盤點2021足壇那些“蝴蝶效應”事件

(圖)英超疫情影響工資結構和收入結構非常明顯現在大部分球隊其實大家都有些“入不出戶”

但是總是會有資本新貴願意為足壇市場流量添磚加瓦,比如說有明年卡達世界杯宣傳任務在身的大巴黎背後的金主。

要說大巴黎本身的資金情況也并不理想。19/20賽季,俱樂部的營業收入從18/19賽季的6.59億歐元下滑到5.60億(-1億),總營運開支卻從7.02億增長到7.37億(-3500萬),球員注冊權處置收益下降2500萬,一進兩出,淨利潤便從盈利2800萬轉為虧損1.24億(-1.52億)。

20/21賽季的情況必然更加糟糕,盡管會有19/20賽季末段一部分歐冠獎金的延遲确認,但1.16億歐元(18/19賽季資料)的比賽日收入将縮水至幾乎為零,沒有球員處置收益,又花費5000萬簽下伊卡爾迪,營運成本有增無減,虧損額隻會繼續擴大。

而據The Athletic報道,梅西與巴黎達成的協定中包含2500萬歐元的簽字費、2年稅後2500萬歐的年薪(其他消息源更高)和同等條件續約一年的選項,這将為大巴黎21/22賽季的财報增加約5750萬歐的營運成本(1250萬歐的球員注冊權攤銷和4500萬歐左右的工資支出)。

并且巴黎在夏窗還完成了免簽拉莫斯、維納爾杜姆和多納魯馬,還以6000萬歐元的轉會費簽下阿什拉夫,1600萬歐元買斷達尼洛-佩雷拉等一系列操作。

很多人都在說像梅西這樣的加盟一定會帶來更多贊助商青睐,帶來更多投資,但實際上真正由球星效應帶來的收入增量也非常有限,尤其是當巨星所在的球隊在歐冠等重大賽事上沒有更為驚人的進步,那麼巨星的流量很難帶動整個俱樂部的流量完成突破,贊助商可能更願意請來的巨星本人這個品牌流量,而不是整支俱樂部的品牌流量。

疫情之下流量足球元年?盤點2021足壇那些“蝴蝶效應”事件

(圖)梅西和C羅轉會後對兩俱樂部社交媒體的影響,現在社交媒體已經成為貨币真實影響到了足壇轉會,這确實是市場反應

而且我一直在說的一個問題就是,個人與集體,巨星與全隊之間是一個平衡的關系。不僅是戰術上的适合度要做到的平衡,更衣室裡的江湖更是需要做到微妙的平衡,這關系到一支球隊核心建立,風格樹立的問題。

就像現在大巴黎依然沒有完全能權衡好這方面的問題,梅西在場上所站的位置,傳跑的思路,和大巴黎大多數球員的站位、傳跑思路是割裂的,這裡不是否定梅西作為最佳球員的能力,也并非把梅西目前在法甲賽場上出現的不适應症狀都要甩鍋給那一個人。

但如果教練組、高層沒有改變現在巴黎全隊割裂的常态,再砸下去多少錢,再組宇宙級戰隊,也依然難以做到質的飛躍。反而在一次又一次平洛裡昂這樣的球隊時,在納賽爾拿着歐足聯尚方寶劍在歐超們窮得揭竿而起時,在上賽季裡爾以完全逆襲草根姿态奪取法甲冠軍時,大巴黎依然會被世界足壇稱為窮得隻有錢的豪門球隊。

其實C羅的情況也相似。

這裡不是論梅羅之間的能力對比,資料對比。而是說作為頂流巨星,又是職業生涯逐漸接近暮年的頂流巨星,面臨的同樣困境。

大家當然願意看到C羅回家這樣的足壇浪漫故事,也希望C羅職業生涯在老特拉福德開始的地方,有一個圓滿的結尾,這是人之常情。但C羅現在的戰術打法,怎樣和曼聯做最佳的适配,達到建隊完美的平衡,也能夠讓自己回歸曼聯的個人流量最終變成整支球隊品牌流量,經濟實力加成以及商業價值的提高三位一體,才是現階段曼聯可能主要要考慮的問題。

疫情之下流量足球元年?盤點2021足壇那些“蝴蝶效應”事件
疫情之下流量足球元年?盤點2021足壇那些“蝴蝶效應”事件
疫情之下流量足球元年?盤點2021足壇那些“蝴蝶效應”事件

(圖)梅西和C羅釋出轉會後消息後,個人社交賬号和俱樂部社交賬号相比,梅羅的個人影響力比俱樂部大

一旦考慮得不周全,索爾斯克亞下課就是明确的信号。畢竟這個時代,教練是既沒有俱樂部實權,也沒有巨星那般流量價值的,是最容易成為集萬千火力于一身的角色。

索爾斯克亞的能力和執教并非沒有問題,但在上賽季磕磕絆絆拿下聯賽第二後這賽季陣容突然華麗轉型更新,恐怕也是索爾斯克亞措手不及的。

畢竟索爾斯克亞常有,而瓜迪奧拉齊達内不常有,未來足壇流量與球隊營運将是名帥的重要課題,也是一個教練之後能否成為名帥的重要标準。

流量足球時代,恐怕也是足壇分裂的時代

通篇我提得最多的詞就是流量。這并非貶義,而是事實,在賽博朋克時代,一切流量化,各行各業流量化也并非新鮮事。在大公司算法推動下,流量确實能夠促進一些事情快速發展,包括諸位看到的我這篇文章,同樣也是流量的作用。

是以流量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流量時代,資訊過載,資訊繭房的誕生,會産生不可逆的分裂。

金球獎就是這方面的集大成者。

金球獎其實從來都不是以公平還tm是公平為核心,從早年金球獎評選對象限定為擁有歐洲國籍的球員,到早年金球獎對于歐洲社會主義國家非常之不友好,再到後來擴大評選範圍,擴大投票人範圍,與國際足聯合作,又與國際足聯說拜拜,這一套下來,金球獎一直都是在緻力于制造流量,制造看點。

是以金球獎作為一個行業年度年會,本身其權威性和含金量充斥着大量的争議和讨論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

更何況讓人匪夷所思的是金球獎主辦方《法國足球》在其本來就極其脆弱的權威性和公信力上,還自降檔次——2020年金球獎因為疫情原因直接取消。

的确疫情把2020年全世界人們的生活攪得天翻地覆,足壇大受影響,但2020-2021賽季世界足壇除了法國等少數聯賽攔腰斬斷直接停賽,絕大多數連中超2020-2021賽季在極為艱苦的情況下也最終決出了冠軍。

疫情之下流量足球元年?盤點2021足壇那些“蝴蝶效應”事件

有完整賽季有冠軍就應該有最佳,作為世界足壇的盛會,哪怕大家都在隔離,不能到場,也應該按照程式履行完,拜仁的六冠王被頂禮膜拜,萊萬的金球獎,這都是年會順理成章的事。

然而金球獎選擇了流量最多彈幕最多的玩法。

梅西獲得這一年金球獎有問題嗎,沒有問題。不管從哪個次元來對比,梅西這一年來有收獲也有突破,但就像梅西自己所說得那樣,他自己也不敢笃定年度最佳就是自己,他也認為萊萬配得上一座金球獎。

然而最終萊萬收到的是一座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最佳前鋒獎。各大評論區國内的國外的也紛紛為此吵翻天,甚至離今年金球獎排名前三還有一段距離的C羅也來湊了個流量的熱鬧。

這樣的結果能怪各位投票人不懂球嗎,要知道金球獎的投票都是各國資深足球媒體人,他們跑過的現場,看過的球,接觸過的教練球員顯然比鍵盤前的你我多得多。

這樣的結果導緻的輿論分裂能怪球迷嗎,球迷的資訊顯然是有限的,大多數流量時代的球迷注意力是不可能專注除了自己喜歡和支援的球隊or球員身上,他們瘋狂地支援着自己願意支援的對象也并沒有什麼錯。

疫情之下流量足球元年?盤點2021足壇那些“蝴蝶效應”事件

(圖)今年金球前十球員的市場價值

想來想去還是隻能說流量時代的金球獎本身也成了流量和生意,咱就看看這個評選标準吧,本身就是一種模棱兩可的“糊弄法”——

1. 所提及年份的個人和集體成就(獲獎名單);

2. 球員排名(天賦和公平競争);

3.球員整個生涯的表現。

個人成就和集體成就占比究竟怎麼算,俱樂部和國家隊各占多少,球員這一年度的排名和球員整個職業生涯的表現是否完全挂鈎。就像駱明老師所選的那樣,依然是他個人的主觀判斷,也不能代表更多中國球迷們的判斷。

那麼如果放開讓球迷來票選最佳,投票人口基數是有了,可權威性就得大打折扣,畢竟梅羅本身憑借一己之力在全球能匹敵不少球隊的粉絲量,真要讓球迷投票一定會是另一場流量大戰,粉圈狂歡。

可是狂歡之後,足球這項本該凝結不同種族不同年齡不同性别的一項運動,或者說至少在一定範圍内能夠凝結人心團結大衆的一項運動,現在因為網際網路開放的輿論而吵得分崩離析。

哪怕是離梅西萊萬等人遙遠的中國,一些素昧平生無冤無仇的人就會因為足球信仰之命題而吵得天翻地覆,流量是有了,但足壇也确實在這個語境下分裂了,而未來這樣的情況隻多不少。哪怕是一些球迷的忠實粉絲和一些以俱樂部為堅定态度的支援者,因為立場不同,同樣也會在未來大戰三百回合。

疫情之下流量足球元年?盤點2021足壇那些“蝴蝶效應”事件

流量足球時代,不管各位願不願意,它已經來了。

其實今年發生的足壇大事中能夠影響未來,可能還有在英國效力的球員重新需要勞工證,這将影響英國聯賽外援;像年末中國足球劉邵子洋和李磊紛紛宣布去國外闖蕩以及更早時中國女足沈夢雨、唐佳麗也宣布去國外闖蕩也是給黑暗中的中國足球帶來了那麼些許微光……還有很多事,或許我們并不在意,但它們都有可能像蝴蝶煽動翅膀那樣在未來足壇引起一陣風暴。

我們到底怎樣總結和看待2021年的世界足壇,怎樣看待未來的足壇發展,我想隻能用馬拉多納告别賽上的話來作為結尾——

“足球是世界上最美麗、最健康的運動。這一點毋庸置疑。不要因為某人犯錯,就認為足球本身有了污點。我們都曾犯錯,也付出了代價,但足球不容玷污。”

用赤誠的心繼續保持對足球的熱愛,這就足夠了。

參考文獻:

橘貓看球《簡析大巴黎簽約梅西的經濟影響》、《沒有什麼能夠阻擋,大巴黎對球星的向往》(已授權)

Rana Ghosal (SportsBusiness)

Paul Kennedy (socceramerica.com)

(sportspromedia.com)

(morningconsult.com)

(nytimes.com)

(economist.com)

(realmadrid.com)

(footballbenchmark.com)

(wearemiq.com)

(statista.com)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