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盛裝舞步變革中的有趣變化

盛裝舞步變革中的有趣變化

盛裝舞步被認為是優雅的縮影,是人馬和諧而非對抗的騎術藝術。這種美麗的騎行方式是從何起源呢?簡要閱覽盛裝舞步的曆史以及奧林匹克運動的起源,我們就會有所發現。

源于古希臘

盛裝舞步的曆史源于古希臘,那時的盛裝舞步被稱為古典盛裝舞步。當時古典盛裝舞步被作為訓練馬匹以适應戰争環境的一種方式。第一部有曆史記錄在案的古典盛裝舞步著作是希臘指揮官色諾芬的作品。這本書撰寫于公元前430-354年,名為《論馬術》。

盛裝舞步變革中的有趣變化

在古典盛裝舞步中,開發了許多人馬動作,設計這些動作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戰場,讓騎手更容易抓獲戰俘以及防禦躲避。這些動作包括騰空動作等進階别、高難度的盛裝舞步動作,例如levade、cabriole、courbette和ballotade。

盛裝舞步變革中的有趣變化

這些動作每一個都需要馬匹離開地面,暴露其脆弱的腹部,是以大部分專家都認為訓練這些技能并不是為了在戰鬥中使用,而是在戰場之外的環境中使用。訓練這些是為了提高騎手及馬匹的技能和力量。

盛裝舞步變革中的有趣變化

展示地位的象征

後來,盛裝舞步開始演變,逐漸流行。其不僅是一種廣受歡迎的消遣方式,也是一些人士展示其優雅以及崇高地位的方式。

盛裝舞步變革中的有趣變化

約在16世紀中末期,各種皇家騎術學校興起,如西班牙皇家騎術學校、葡萄牙貴族皇家馬術學校等。經舞步大師的開發和雕琢,盛裝舞步體系逐漸形成,這個體系也是當今所有盛裝舞步的體系基礎。一些經典的高等級動作比如capriole、courbette、mezair、croupade和levade,都源自這些皇家騎術學校。

現代盛裝舞步中的動作,如piaffe和passage,也是在這一時期,從軍隊流向大衆。文藝複興時期的馬術大師Federico Grisone和他的學生Count Fiaschi及Pignatelli,慢慢收集一些騎術動作的精彩瞬間,最終形成了一個大概的體系。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

随着馬匹作為一種軍事資産的衰落,盛裝舞步變得更側重于比賽,并在1912年首次在斯德哥爾摩奧運會上亮相,成為一項奧林匹克運動。

盛裝舞步變革中的有趣變化

從那時起,盛裝舞步開始發展成為一項備受歡迎的馬術運動,世界各地的馬術比賽最終吸引了成千上萬的馬術追随者。國際馬聯盛裝舞步比賽的規定動作諸如慢步、快步、跑步、轉換、半減卻、變換裡懷、偏橫步、斜橫步、定後肢旋轉等,也從此開始成體系發展。

盛裝舞步的敬禮和配帽的變化

這裡講一個很有特點的動作,就是盛裝舞步在“X”點的敬禮。由于盛裝舞步是從軍隊衍生過來,剛開始進行盛裝舞步比賽時,參加的騎手都是軍人,他們會行軍禮。

盛裝舞步變革中的有趣變化

但随着盛裝舞步的慢慢普及,非軍人參加比賽時,他們被要求摘下禮帽,低下下巴,然後重新将帽子帶上。當女人開始參加比賽時,會被要求低下下巴,單手持缰,但不要求摘下禮帽。到現在,低下下巴,單手持缰的動作被沿用至今。

這裡也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那就是自2021年1月1日起,國際馬聯禁止盛裝舞步參賽騎手佩戴傳統禮帽,而要佩戴頭盔進行比賽。

盛裝舞步變革中的有趣變化

這也是競技運動發展在服飾穿着上的表現,随着運動的發展,人們會有很多側重點,其中一點就是其安全性。随着一項運動安全系數的增加,也能帶動更多的人進入到此項運動中來。

國内盛裝舞步的發展

相比于國外有深厚積澱的馬術運動項目,國内的馬術運動在近幾十年才開始發展,尤其是馬術的盛裝舞步項目,了解和專業從事的人才比較少。《馬術》雜志2019年中國馬術行業發展狀況調查報告指出,國内場地障礙賽占馬術總賽事比重的23%,而盛裝舞步賽僅占6.1%。馬場馬術又是所有馬術運動的基礎,是以加強對盛裝舞步項目的推廣和發展,對國内馬術運動發展水準和品質的提升至關重要。

盛裝舞步變革中的有趣變化

賽事比重小,專門從事盛裝舞步教學的人才缺乏,盛裝舞步在國内的閱聽人群體略小。多數進行盛裝舞步教學的馬房或者俱樂部常常兼顧着場地障礙的教學,專門針對盛裝舞步教學的馬房或者俱樂部很少。随着越來越多的馬術從業者意識到馬場馬術的重要性,盛裝舞步得到越來越多馬術從業者和馬術愛好者的認可和喜愛。

劉麗娜和I Do舞步學院

發展盛裝舞步項目則需要專業且有熱情的人才,劉麗娜便是這樣的一個人。2006年,劉麗娜獲得全國馬術盛裝舞步錦标賽個人賽冠軍。2008年,在西班牙馬術大賽中,29歲的她成功獲得奧運會入場券,成為中國奧運盛裝舞步項目史上第一人。2009年,在第十一屆全運會上,劉麗娜又以兩輪成績143.052的表現奪冠。

盛裝舞步變革中的有趣變化

說起這些成績的背後,總是難免艱難,成功之路上,總是布滿荊棘的。1994年,在新疆體校練習田徑的劉麗娜被馬術教練選中,成為新疆馬術隊的一員。由于國内還沒有專業級别的馬術教練,為了讓自己的技藝更加精進,劉麗娜從2002年起赴丹麥和德國求學。兜兜轉轉十多年,她終于在馬術盛裝舞步項目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2015年,她完成了在德國馬術協會的學習,獲得了德國教練員注冊體系認證證書,從此開啟了中國馬術教學與推廣的職業生涯。此後,她一直心系盛裝舞步人才的培養和盛裝舞步項目的推廣。

盛裝舞步變革中的有趣變化

2017年,I Do舞步學院成立。劉麗娜騎着愛馬“Leven”出現在開幕典禮上。作為I Do舞步學院的創辦人,劉麗娜面對的是新的挑戰。學員的管理,團隊的管理,對她來講都是新的挑戰。20 多年的運動員生涯,塑造了劉麗娜倔強、不服輸的性格,每一天,她都在拼命地接觸和學習新知識,不輕易停下前進的腳步。與她的腳步一同進步的,是I Do舞步學院。近年來,I Do舞步學院不斷發展,自始不忘培養盛裝舞步人才的初衷,一批新的騎手正在嶄露頭角,I Do也逐漸成為國内盛裝舞步人才培養的搖籃。

“每個人的工作安排,整個訓練計劃,都要想得到才行,現在是帶着一支隊伍向前走,我對每個人都有責任。”劉麗娜說。在劉麗娜的帶領下,I Do舞步學院近年在馬術盛裝舞步項目的人才培養上碩果累累。2021年5月,I Do舞步學院吳悅及搭檔馬匹“Indira”以百分比得分70.765分赢得了全國馬術盛裝舞步錦标賽青年組個人冠軍。同月,張紅钊策騎黑馬“I Do”帶領上海隊突出重圍,奪得全運會資格賽的亞軍。第十四屆全運會上,上海盛裝舞步隊也重新整理了全運會曆史最好成績,獲得團體季軍。上海隊其中兩名隊員張紅钊和吳悅來自I Do舞步學院。隊員張紅钊策騎馬匹”I Do”摘得個人季軍。上海盛裝舞步隊主教練、I Do 舞步學院創始人劉麗娜表示,上海隊為了本次全運會備戰已有兩年。在備戰周期内,I Do 舞步學院為選手設定針對性訓練計劃,遴選各項賽事組織選手參與,在場地、馬匹、技術等各環節提供堅實的基礎,為選手訓練水準和比賽成績的提升保駕護航,也特别感謝馬主李厚霖先生為張紅钊與吳悅提供如此優秀的戰馬。

盛裝舞步變革中的有趣變化

知名珠寶品牌I Do大力支援I Do舞步學院,旨在讓更多的中國馬術愛好者了解和喜歡上盛裝舞步。擁有國際馬聯(FEI)認證纖維鋪設的專業舞步場地,授課馬均為溫血舞步馬。I Do舞步學院還根據學員的自身基礎和學習目标,比對适合訓練的舞步馬,為學員提供定制化“獨家”課程。

盛裝舞步變革中的有趣變化

I Do的專利工藝一如盛裝舞步運動般精益求精,對每一處細節極緻打磨,精心打造夫妻間的專屬信物,成為全球百萬情侶的幸福标志。在與馬術運動的跨界合作中,I Do始終秉持“讓更多人相信愛、感受愛、傳遞愛”的品牌使命,以及對極緻品質的不懈追求。

I Do放眼全球,彙集國内外知名設計師呈現國際藝術品味,展現大師之美。I Do作為國内珠寶品牌中擁有衆多國際資源的品牌之一,已與美國、丹麥、意大利、荷蘭、奧地利、瑞典、日本、南韓、泰國、澳洲等國家的數十位全球國寶級設計大師——Kim Buck、Alessandro Mendidni、Tord Boontje等大師,橫跨工業、時尚、建築等領域達成深度合作,重點引入西方不同設計風格,兼顧東方意韻的融合,共創30餘個國際大師系列作品。

作為中國首個提出明星婚戒專屬定制的珠寶品牌,I Do将珠寶設計融入明星夫妻專屬的愛情印記和價值觀。自誕生之日起,I Do已見證300萬真愛會員踏上幸福婚姻旅程,始終守護千萬對夫妻的幸福旅程。

文/門景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