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場無情,每個人都知道。
但商場也很公平,誰真正在下功夫,誰真正抓住了使用者,誰就赢得了市場。
(一)
有一個資料正在回升:
根據國家統計局釋出的最新資料,2021年前三季度,我國經濟同比實際增長9.8%。其中,制造業行業GDP同比實際增長12.5%,比整體經濟增長水準,高了2.7個百分點。
這意味着,中國制造回來了。
請注意,新一輪的中國制造,跟過去吃“人口紅利”、以勞動力換市場的思路不同,其“主心骨”發生了變化。
那麼,是誰支撐了新一輪的中國制造?
最新釋出的世界500強企業榜單中,我國工業領域企業有73家入圍,比2012年增加28家。
這73家500強企業的背後,是4萬多家“專精特新”企業、4700多家“小巨人”企業、以及近600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
更重要的是,這些企業不僅成海,有規模,而且成環,能閉合。
這一點,在新能源汽車制造領域,展現得淋漓盡緻。
疫情影響下,逆全球化趨勢加速,全球工業供應鍊備受考驗,晶片荒、電池荒,讓國外許多傳統汽車廠商遭遇寒冬。
我們的情況卻大不相同。
資料顯示,今年1-11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産銷分别完成302.3萬輛和299萬輛,同比均增長1.7倍。
這意味着什麼?
中國制造,不再是大而不強,而是大而有韌性。
這絕非一日之功。
探究這背後的原因,除了中國工業化四十年的積累,還跟“使用者”兩個字有關。
要說中國制造的崛起,從來離不開“以使用者為中心”的思維。
某家電品牌,給四川市場生産了電機功率足夠大,排水管足夠粗的新型洗衣機,為的是讓當地使用者既能洗衣服,又能洗洋芋;
某風扇品牌,為了讓扇出的風更加柔和,不僅變三葉為五葉,還經過數千次實驗調整了扇面的角度。
在過去,此類案例,不絕于耳。
正是靠着向使用者一點點靠近,才得以讓産品一點點完善,也才足以讓中國制造,一點點遠離粗制濫造的固有印象,從量變走到質變。
以前,外國商品唱主角的市場,我們看到,一個又一個國産品牌正在崛起。
這一點,正發生在新生代制造業企業身上。
比如,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新興品牌:
極氪。
(二)
2021年4月15日,吉利控股集團旗下的高端智能純電品牌——極氪,正式亮相。
在極氪品牌釋出會上,極氪CEO安聰慧感慨:
“為了今天,我們已經準備了 5 年。”
從一個成熟龐大的汽車帝國母體中脫胎而出,自立項之日起,極氪便被寄予厚望。即便在企業内部,大家也都認為“極氪既不是傳統車企的電氣化轉型,也不應該像新勢力一般橫空出世”。
它應該是一個“新物種”。
新物種,則意味着無限可能性,當然,也必然親曆出生的陣痛和成長的煩惱。
這正是極氪五年才磨一劍的重要原因——釋出之前,ZEEKR 001進行了342項改進,量産車釋出之後,又繼續進行了60多項産品改進。
對于任何一個工業品來說,疊代都是宿命,進化如影随形。
但極氪最值得關注的,是它的錨點,或者說目标:
始終與使用者在一起。
這才是極氪的獨到之處——從0到1的過程裡,400多項改進的初衷,不是上司的拍腦袋決定,不是工程師的技術偏執,而是切切實實的使用者體驗回報。
“執着于使用者”,這個理念,從改革開放之初,就刻在了中國企業的骨子裡。而在網際網路時代,“使用者思維”更是被企業奉為圭臬。
問題是,就算知道了“使用者思維”這四個字,就真能做到嗎?
對于很多行業來說,産品是妥協、平衡的産物,任何一絲改變,都可能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帶來成本的上升,甚至供應鍊的打亂重構。
對于站在制造業頂端的汽車制造來說,更是如此。很多企業都是先有産品,再将之往使用者思維上“合理化比對”,從沒有一家企業像極氪一樣,打破和使用者之間的邊界,成立時就提出要做“使用者企業”。
“更多地走近使用者,服務使用者。”
“以朋友之道待使用者。”
“車主購車、用車的全場景,全部由極氪自己的人服務起來。”
實際上,從産品外觀、到電池焦慮,乃至互動方式,極氪正試圖把“定義産品”變成與“使用者共創”的事。
在調研使用者需求後,極氪推出了黑色鋼琴漆運動元件、副駕座椅通風、EC光感天幕等增配選項;
為實作極緻的使用者體驗,極氪打算花大價錢自建零焦慮的充電補能服務體系;
極氪還打造過“曙光之城”,在這裡,邀請使用者體驗試駕,到輕氧咖啡吧喝喝咖啡,栽培環保綠植,與先鋒設計師一起共創潮流T恤;
……
極氪的所有努力,就像一面鏡子,闡釋了“使用者思維”這四個字——隻有真正了解使用者、關心使用者、尊重使用者,考慮到每一個個體的具體需求,才是使用者思維。
(三)
當然,極緻的目标難免需要付出代價,比如一次次改進、比如成本壓力。但是,理想主義者總能遇到同道中人。
比如,奧運冠軍楊倩。
今年9月,吉利控股集團通過公衆号正式宣布,2020東京奧運會射擊女子10米氣步槍金牌得主楊倩,将擔任“吉利亞運推廣大使”和“極氪零世代大使”。
抛開老鄉的身份,這更像是“目标一緻”的惺惺相惜。
而在年底,楊倩與極氪共同錄制了一段“跑赢2022”新年賀詞,把“目标、改變、堅持”這三個關鍵詞,講述得明明白白。
不管對于個人、企業還是國家,目标是起點,改變是重點,堅持是難點。
成功的目标,在于“主動去做困難而有價值的事”。
00後楊倩的目标就是靶心。
這位能在2021年7月24日的東京奧運會上打出251.8環的成績、獲得首金的女孩,成功的背後,是“因小時候打氣球燃起的射擊興趣”,也是此後“一次次舉槍、屏息、瞄準、擊發”,更是在成長的道路上,不斷超越自己。
而極氪的目标則是“使用者需求”。
極氪人明白:緊跟風口能讓你賺快錢,但隻有心中有消費者,才能讓企業真正強大。
不得不說,極氪提前鎖定了未來。
因為一個消費者主權時代,正在到來。
商務部在2020年釋出的一份深度解讀新零售的權威報告顯示,18-35 歲的新生代和上層中産及富裕階層,構成了我國的消費主體。他們更加注重商品和服務的品質、品牌,以及生活品質與效率。
消費檔次被拉開,消費“羊群效應”逐漸消失,從衆式消費、“工廠打開機器,鈔票就源源不斷”的時代,基本上結束了。
個性化、多樣化消費需求,大規模興起,漸成主流。想要滿足消費者更高的要求,必須得真誠,必須得圍繞目标,去改變,去堅持。
中國企業如何真誠?
年輕的楊倩,年輕的極氪,已經給出了答案。
2021年,是楊倩的“大年”,也是極氪高效、穩健的“收獲之年”。
4月15日,極氪品牌正式釋出,ZEEKR 001開啟預售;
6月15日,2021年可傳遞定單量即告全部售罄;
8月28日,極氪開城計劃在成都啟動,服務團隊陸續入駐全國七大核心區域;
10月19日,ZEEKR 001量産車型下線,後首周即傳遞199台;
11月19日,極氪釋出使用者服務品牌ZEEKR Care,打開傾聽使用者心聲的通路;
12月31日,為了與使用者走得更近,在探索服務創新模式的全新進展中,上海極氪中心全球旗艦店落成。
在這個過程中,極氪收獲的不僅是傳遞的肯定,更是與使用者的聯結:
曆經5年沉澱,極氪登場,一手是巨人的“科技”力量,另一手是對純粹“使用者思維”的堅持,以“使用者共創”模式做産品開發。
這,的确是一個“新物種”。
結語
這個世界,沒有誰能随随便便成功。
誰真正為使用者考慮,誰就能赢得使用者,赢得市場。口号不頂用,需要的是真抓實幹。是以,我們才看到了中國新能源車的井噴,看到了極氪的誕生和成長。
是的,中國曾經在汽車工業上落後,當美國早已是車輪上的王國,中國還在思考怎樣造出自己的汽車。
但是,進入新時代,中國新能源汽車正在彎道超車。
這是世界格局的一個重大變化。
當然,任何成功,都隻是一個新的開始,但目标已經确定,方向就不會錯,對極氪和楊倩來說,現在,剩下的事隻有一個:
“跑赢自己,義無反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