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民國時期,各路軍閥為争地盤打來打去,但他們的軍費究竟從何而來

“清末民初,各地方實力派代表人物都打着“自治”的旗号占地為王,并且為了土地和資源也經常是你打我、我打你,搞得全國各地都民不聊生”

1912年2月12日,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宣布退位,自此,中國曆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宣告滅亡,取而代之的便是民國。民國初期,

袁世凱被推舉為“臨時大總統”,但他卻并不甘心于此,仍然醉心于自己的“皇帝夢”,結果在複辟帝制後遭到了各界人士的反對,大家都紛紛稱其為“竊國大盜”,後來在各方的壓力下,袁世凱

不得不在做了83天皇帝之後宣布取消

帝制,并最終

于同年6月6日因

尿毒症

不治而亡。袁世凱死後,勢力最大的北洋軍閥開始分裂,各派系的首領都互相看不上對方,紛紛打着自己才是“正統”的身份搶占地盤,而各地的地方勢力也不甘示弱,他們也拉起了自己的隊伍,開始吞并較小的軍閥來擴充自己的勢力,一時間,中華大地上到處都燃起了戰火。

民國時期,各路軍閥為争地盤打來打去,但他們的軍費究竟從何而來

“打仗經費從何來,各路軍閥顯“妙招”,苛捐雜稅隻是開胃菜,種鴉片、盜墓等缺德事也仍然有人幹,其手段比曹操的摸金校尉還狠”

俗話說:“大炮一響,黃金萬兩,”這句話充分說明了戰争的“燒錢”速度之快,再加上當時的中國積貧積弱,根本經不起這些軍閥瞎胡鬧,但不打仗又怎麼能搶得到地盤呢,于是為了湊軍費,這些軍閥就發明出了五花八門的“斂财妙招”,開始設立各種奇葩的苛捐雜稅來榨取老百姓,但即便如此,有的軍閥也還是嫌來錢太慢,于是便動起了歪腦筋,例如張宗昌和陳樹藩就曾因為軍饷的事,公開在自己轄區内大種鴉片來“以毒養軍”,而這種行為不僅緻使當地的百姓蒙受了巨大的傷害,并且還直接促使國内吸食鴉片的人數逐漸遞增,緻使當年很多地方的軍隊都被人嘲笑為“雙槍兵”,除了“以毒養軍”外,有的地方軍閥甚至還打起死人的主意,幹起了當年曹操為征糧饷,特設立“摸金校尉”來盜墓的缺德事,而在這其中下手最狠的軍閥便是孫殿英,此人便是近代曆史上最著名的“盜墓将軍”,他曾直接率部闖入

清東陵,用炸藥直接炸開慈禧太後的

定東陵,然後

從金椁内棺盜竊了大量的稀世珍寶,除此之外,孫殿英還順道掘開了乾隆皇帝的裕陵,得到了數十箱之多的珍貴寶物,後來此事被世人所知,孫殿英也自此落得個“東陵大盜”的千古罵名。

民國時期,各路軍閥為争地盤打來打去,但他們的軍費究竟從何而來

“除了歪門邪道,民國軍閥還把持了當地的經濟産物,但也有“聰明人”會利用做生意和抱大腿來獲得軍費,并是以穩固了自己的地位”

以上所述的軍閥在後面基本都被肅清,留下來的大軍閥也根本看不上他們這種“低端玩家”所發明的斂财手段,因為大家都有合法且來錢快的路子,就連最窮的四川軍閥都有其當地特有的

自貢鹽井的收益來維持他們的軍費開支,而對于這個“聚寶盆”,四川軍閥中實力最大的劉湘也不獨吞,都按比例分發給了楊森、劉文輝、劉存厚等人,其目的便是勸說川中将領放棄内戰,各自休養生息,以便在未來可以一緻對外,後經曆史證明,劉湘的确有長遠的戰略目光,如果在任由其打來打去,那麼在後來的抗日戰場上就不會有川軍的影子了。除了劉湘之外,遠在廣西的桂系李宗仁和白崇禧也實作了自籌自給,但他們所采用的手段竟是“到處借錢”,先是找日本人借,然後又将目光望向英國,而這兩國也出于一種投資的角度,認為桂系有能力可以和蔣介石一争天下,到時候自己便可以看到回報,是以對于桂系的借錢要求,兩國也基本都答應了。

民國時期,各路軍閥為争地盤打來打去,但他們的軍費究竟從何而來

抗日戰争期間,日軍就曾派人來接觸過李宗仁和白崇禧,希望能看在當年日本支援過他們的份上轉而幫日本人辦事,結果這個要求當即便被李、白兩位将軍給嚴詞拒絕了,而日本人對此也無計可施,隻能自認倒黴。相比較于桂系的“狡猾”,晉軍的閻錫山就顯得十分“精明”了,他不僅在山西開創了實業,還在各個軍閥中做起了“生意”,将從太原兵工廠内生産出的槍支彈藥以高價賣給了李宗仁

馬鴻逵

馬步芳

等其他外省軍閥,并在這些軍閥大打出手的時候還充當起了“後勤隊長”,将源源不斷的軍火運到不同的陣營,活脫脫一個國際軍火商的樣子,而也正是通過這些實業的運作,閻錫山的晉軍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很快便發展到了三十萬人的兵力。

民國時期,各路軍閥為争地盤打來打去,但他們的軍費究竟從何而來

如果說以上軍閥都算得上是“聰明人”的話,那蔣介石一定是其中最聰明的一個,他不僅占據着當時中國最富饒的城市,還與宋家、孔家結為了姻親,并通過這兩家的影響力、财力大肆擴軍,很快便成了當時實力最強大的軍閥,再加上他控制着國民政府,無論是在輿論還是影響力、财力方面,其他地方實力派都不能與之對抗。中原大戰期間,反蔣軍和蔣軍的陣營都分别派人去拉攏過張學良,但最後還是蔣介石出價最高,成功将張學良拉到了自己的陣營之中,并最終成為了中原大戰的獲勝方。

民國時期,各路軍閥為争地盤打來打去,但他們的軍費究竟從何而來

結論:在民國時期,任何隻顧眼前蠅頭小利的軍閥往往最容易将自己的後路堵死,進而被大軍閥給一口吃掉,這其實就跟做人一樣,凡是想賺快錢的人一般都不會有太好的結局,而實業救國、和平發展經濟,這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