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棺材在古典文化裡,因為諧音的原因,甚至有人跟“升官發财”聯系了起來。這也許是人們總感覺棺材是個“晦氣,不吉利”之物,才想給棺材加點“吉氣”,憑空臆想的吧。
古人為了在埋下後,長久不腐,在棺材的制造上可謂是煞費苦心,尤其是用料上,有錢人都會選擇昂貴的木頭。好點的棺材用柏木,油松,更好的棺材用金絲楠木等。這些木頭非常耐腐蝕,幾十年都不會變成土。甚至還有鑲嵌珠寶的,黃腸題湊。
因為古代制造技術的原因,還沒有發現純金、純銀、玉石打造的大型棺材,但有鑲嵌金包皮的棺材。很多人以為棺材都是裝整人的,一定很大,其實還有裝“殘肢”的小棺材,就跟匣子一樣,通常長度十幾厘米。這樣的小棺材,就有純金純銀打造的,比如佛家裝舍利的小棺材。
在杭州雷峰塔下的地宮裡、陝西法門寺地宮,曾出土幾個小金棺、小玉棺。裡面都是裝的舍利。這些小棺材,做工非常精緻,美輪美奂。其實像這樣的小棺材,也在其它寺廟地宮裡發現過,而且有的還至今沒有打開。
在山西太原的龍泉寺地宮内,曾發現了許多文物,其中一具“金棺銀椁”,如今被收藏在太原博物館,這具“金棺銀椁”至今沒人敢打開!這樣的小棺材内裝的都是非常稀有的舍利,而舍利是很重要的古董,能夠“修煉”出舍利的高僧本來就少,隻有所謂的“得道高僧”才可以燒出舍利。不過也有人說,這是結石。
據《太原縣志》記載的龍泉寺資訊是:該寺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曆史,原寺建成于唐睿宗李旦景雲元年,後毀于戰火之中,現在的龍泉寺是明朝初期在原址重建而成的!是以也算是曆史悠久的寺廟。
太原龍泉寺内的“金棺銀椁”從發現到現在已經有11年的時間了,為何還沒有打開呢?因為在“金棺銀椁”上面有個蝴蝶結,要想打開棺椁,必須要解開蝴蝶結。
而這個紅色蝴蝶結,居然是絲綢綁起來的,這個蝴蝶結已有千年的曆史,表面上看起來完好無損,但畢竟是曆史悠久的文物,一旦操作不慎重,蝴蝶結将被破壞。尤其是這麼貴重的絲織品,非常稀有,因為絲織品本來是很難儲存的,此蝴蝶結在偶然條件下,才儲存到現在。
相比其他的文物,絲織品是比較稀有的,況且也不知道小棺材裡到底有沒有更珍貴的文物。即便是有更珍貴的文物,先放在小棺材裡也是非常安全的。今天打不開,說不定,以後技術成熟了,有了新的裝置出現,就會輕而易舉地打開了。那時魚與熊掌可以兼得,總比現在破壞性打開好吧。
不過專家沒有守株待兔坐等以後新技術出現,一直在想辦法,想了無數的辦法都無法在保留蝴蝶結的前提下将棺椁打開。無奈之下,隻得放棄打開棺椁,将其珍藏于太原博物館!有朝一日肯定能打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