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冷知識10則,教材課本上看不到,知道一半以上是高手!

1、我國最早的報紙名叫邸報,又稱朝報、條報等。邸是漢代郡國和唐代藩鎮設在京師的辦事機構。邸報的主要内容是報道皇帝的起居言行和皇室動态,釋出中央對重大問題的決策、官員的升遷、獎懲、貶斥等資訊。

曆史冷知識10則,教材課本上看不到,知道一半以上是高手!

2、百姓一詞原是指有錢有勢的貴族階層,百姓即百官族姓,而不是普通貧民百姓。百姓這個詞用到最平民的通稱是戰國以後的事了。

3、漢武帝元狩四年,為了籌集國用,拓展财源,增加政府收入。中央政府發行了以鹿皮為币材的“白鹿皮币”,價值40萬錢,因它的币材與币面的價值相差懸殊,可以說是中國紙币最早的嘗試。

曆史冷知識10則,教材課本上看不到,知道一半以上是高手!

4、周顗,就是那位“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的名人,以酒量大而聞名海内。他在擔任仆射這個官職時,幾乎沒有醒酒的時候。在北方時,他能飲酒一石,南渡後找不到酒量與他相當的人共飲。後巧遇北方酒友逃亡江南,大為高興,出酒兩石共飲,活活把這位酒友給喝死了。

5、唐太宗時期武将李君羨,作戰勇猛,卻有一個叫“五娘”的小名。他的籍貫是武安、擔任左武衛将軍,封爵五連縣公統統都犯了李世民“女主武王取代李氏據有天下”谶緯忌諱,被李世民找個借口殺了,做了武則天的替死鬼。

曆史冷知識10則,教材課本上看不到,知道一半以上是高手!

6、宋高宗趙構在位時期,十分寵幸相貌豔麗的兩位才人李氏和王氏,大遭皇後方氏的嫉妒。趙構一死,方太後即借宋孝宗的名義對李、王兩人下手,以殉先帝的名義将兩人逼死,進而報了以往争風吃醋之仇。

曆史冷知識10則,教材課本上看不到,知道一半以上是高手!

7、朱元璋登基後曾釋出诏令,老百姓有田地5-10畝的,要栽種桑、麻、棉各半畝,十畝以上則翻倍。他還要去各地的衛所屯田人士廣種樹木,違者全家發配到雲南充軍。據當時人估計,在朱元璋的強力推行下,全國共植樹10億株以上。

曆史冷知識10則,教材課本上看不到,知道一半以上是高手!

8、我國有“端茶送客”的習俗,但是在宋朝,“設湯送客”是極為普遍的風俗。宋代送客湯多是用中藥熬制,起醒酒、養生、滋補的作用。這種送客湯随着宋朝的滅亡而退出了日常生活的舞台。

9、康熙年間科考,有一位叫李蟠的考生,生長得五大三粗,身形魁梧。殿試時,他懷揣了36個饽饽入場。諸進士都在規定時間交卷,隻有他一直考到了四更天,36個饽饽也在一天之内吃個精光。康熙聽說了李蟠的情況後,認為這是個苦學用功之人,于是就将他點為了狀元。從此這個李蟠有了一個“饽饽狀元”的稱号。

曆史冷知識10則,教材課本上看不到,知道一半以上是高手!

10、雍正皇帝崇信佛法,自稱居士,還給自己起了兩個佛号:破塵居士與圓明居士,表示雖身不出家,卻在家修行。他還曾開堂說法,著書收徒。身為日理萬機的皇帝,政事不廢,還有時間研究佛學,且造詣頗深,實在是難以找到第二個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