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期間,八路軍們都喜歡綁着繃帶,原因有三個,第一個就是能夠緩解靜脈曲張,加快行軍速度,第二個就是能夠避免蚊蟲叮咬,第三個就是能夠起到止血和固定的作用。
但是抗美援朝之後,由于天寒地凍,戰士們穿着棉服綁繃帶很難行軍,再就是美軍研發出了汽油炸彈,再綁繃帶的話很容易灼傷到志願兵,是以志願軍就不在綁繃帶了。

很多影視劇作品中都能看到八路軍戰士們手拿步槍綁着腿,千裡行軍。這些八路軍戰士綁腿的原因非常簡單,就是為了友善行軍。在現在的生活中很少見到有人綁腿,那是因為現在的生活條件變好了,醫療技術也發達了,是以不需要用這種比較簡陋的緩解方式。
綁腿最大的一個作用就是減少下肢部分的靜脈曲張。在參加馬拉松比賽或者爬山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覺得自己的腿部發酸,那是因為長時間的運動,導緻下肢部分的肌肉血管壓力增加。
下肢血液不通暢,或者出現水腫,二氧化碳分泌增多,乳酸在腿部堆積,腿部肌肉給人呈現的感覺就是酸楚感,在抗戰期間八路軍的醫療裝置是比較簡陋的,加上軍隊數量非常龐大,沒有那麼多的藥物供給給這些軍人們緩解疼痛。
八路軍就想到一個辦法,就是用比較寬的布條纏繞在小腿上。纏的越緊,下肢靜脈曲張的可能性就越低,有的人還會把竹簽放在綁帶裡面一起綁進去,這樣能最大程度的減少腿部的酸楚感。
這樣在千裡行軍之時,給戰士們綁腿能夠提高總體的進軍速度。綁腿的第二個作用是能夠避免蚊蟲叮咬。現在生活中比較常見的蚊蟲有蒼蠅、蚊子、蟑螂,這些蟲子雖然不是害蟲,但是也存在着疾病傳染的風險。
抗戰期間,八路軍戰士們常年在深山老林中行走,森林草叢裡的蟲子種類非常多,害蟲也不少,很大一部分害蟲都是攜帶病菌的,戰士們很有可能因為疑似蚊蟲叮咬而喪失生命。為了減少這種情況的出現,八路軍戰士們想方設法的保護腿部的安全。
把繃帶纏繞在腿上,那些害蟲就無法直接接觸到皮膚,這樣就降低了病蟲侵襲的風險,第三個原因就是綁腿能夠作為臨時的繩索。八路軍戰士們常年打仗,受傷是不可避免的。
不管是槍傷還是刀傷,都有可能導緻身體大出血,這個時候就需要用繩索來捆綁,減少出血量。荒郊野嶺哪裡來的繩索,而腿上用的繃帶就發揮上作用了。
如果自己或者戰友受傷了,把腿上的繃帶解開,固定在受傷的部位減少出血量,這樣就大大降低了戰士的傷亡率。還有一個相似的作用,如果戰場上有人骨折了,可以用繃帶暫時給他固定住位置,等待救援。因而,繃帶在戰場上有非常好的醫療作用。
抗日戰争期間,綁腿這個小小的妙招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不僅能夠緩解下肢部位的靜脈曲張,提高戰士們的行軍速度,能避免腿部與害蟲直接接觸,降低患染疾病的風險,還能發揮一定的醫療作用。
但是在抗美援朝期間,志願軍戰士們就廢棄了這個妙招,而這一做法,是用血的教訓換來的。這樣就慢,一開始到北韓作戰,還是沿用這個習慣的。畢竟十幾年前打仗這一習慣幫助他們解決了很多問題,但是很快他們就廢棄了這個做法。
首先,北韓地區緯度高,氣溫低,當時的戰士們都穿着棉服,本來身上的衣服就很厚重了,小腿上再綁一個繃帶。不僅沒有起到緩解靜脈曲張的作用,而且還會限制小腿的活動,有非常大的束縛效果。
其實當時美國的軍隊研發出來生化武器,他們把固體汽油放進炸彈裡,然後把炸彈扔到人身上。汽油是一種非常易燃的物體,一旦接觸到易燃物,那麼就會迸發出熊熊烈火。
當時的志願軍同志們喜歡綁腿,美軍正是發現了這一特點,于是研制出了這個汽油炸彈,專門扔到他們的身上。腿上的綁帶一般需要綁的很緊才能發揮作用。
一旦汽油炸彈扔過來,身上就會迅速點燃,這個時候解開繃帶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是以有很多戰士還沒來得及解開繃帶,就活生生的被火燒死了。這也是血的教訓,後來志願軍就不再綁繃帶了。
李峰在《決戰北韓》中生動形象地記述了志願軍戰士在戰場上的英勇表現。事實上,美國志願軍的武器比中國軍隊手中的要好很多,他們也使用了很多現代化的裝備。
但是中國軍民并沒有是以而畏懼彭總司令稠密策劃,帶領志願軍殺出一條血路。這本書中能看到中國軍人的成長,能讀到中國人的氣概,讀完之後,熱血沸騰,值得每一個人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