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盤點國内影視界那些大器晚成的男演員們

如果對于一個人用“大器晚成”去形容他,或許有點聊以自慰的感覺。那将意味着這個人的大多數時間都是很平庸。

但是對于演員,大器晚成則另有一番含義。

因為很多時候,演員畢竟是靠顔值、外形,博得觀衆的喜愛與好感。如果到了一定年齡還沒有真正“火”起來,那麼意味着這個演員隻能憑借自己純粹的演技去征服觀衆。

是以,在我的這篇文章中,稱演員“大器晚成”是個褒義詞,能夠堪稱大器晚成的演員,其演技必然是曆經了歲月的錘煉和打磨,已經融入了其身體、氣質的一部分。

接下來,咱們盤點一下,内地影視界,有哪些“大器晚成”的演員,哪些是你非常喜愛和觀衆的。(排名不分先後)

一、于和偉

盤點國内影視界那些大器晚成的男演員們

網絡上有個段子,叫作“萬物皆可于和偉”,意思是沒有于和偉駕馭不了的角色,這其實就是觀衆對于和偉演技的最大肯定和認可。包括今年暑期播出的《大決戰》電視劇中,于和偉破天荒地出演頗受觀衆關注的角色林彪。雖然此前早已有馬紹信在電影《大決戰》裡出神入化地演繹了這個角色,但是于和偉版本的林彪經電視劇播出後,觀衆也坦然接受了這個角色形象,從這個角度來看,于和偉在飾演這個角色的時候,并未一味地照搬原有版本的演繹,而是憑借自己的用心和揣摩,塑造了一個令觀衆既熟悉又耳目一新的林彪。

話說回來,出道多年于和偉真正地被觀衆記住,是2010年播出的由他飾演的《三國》中的劉備一角。那時候,于和偉已經年近不惑之年。對于一個演員而言,從初出茅廬到不惑之年,中間還要經曆一個漫長的蟄伏期、等待期,這中間既有失望、也有迷茫、甚至還會有放棄,而這一切也是對一個演員最大的曆練。是以于和偉飾演的劉備,非常令觀衆有親切的感覺,因為他将一個卑微卻胸懷大志的小人物那種隐忍、那種忐忑還有些許隻有自己最清楚的苦澀,表現得太過真切。

如果說老版《三國演義》中,孫彥軍老師向各位觀衆展現了一個符号化的、貼近原著的劉備的話,那麼新《三國》中,于和偉向觀衆展示了一個貼近生活現實的劉備,更能引起大家的共鳴感。

“劉備”之後,越來越多的作品找到于和偉來飾演,迄今為止,于和偉已經成為了觀衆非常認可的演技派演員。雖然成名較晚,但是這并不妨礙成名之後,于和偉能夠長久地保持自己在觀衆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二、張嘉益

盤點國内影視界那些大器晚成的男演員們

筆者初次知道張嘉益,其實還要追溯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在黑白電視中看到的一部現實題材的電視劇《道北人》,那時候長相還很青澀的張嘉益,在劇中飾演了一個出身貧寒,後來卻通過求學一躍龍門的“鳳凰男”三兒,可惜三兒後來沒有把持住自己,不僅辜負了夫妻,更是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

或許是先入為主的緣故吧,我總感覺演員張嘉益總是顯現出一股由内而外的“壞”,一般來說,具有這種外形特點的演員,演正面角色是火不了的,隻有演反面角色,才能讓觀衆記住他。

果然不出所料,自《道北人》後,很長一段時間,一直沒有在銀幕中看到張嘉益有特别亮眼的角色,直到2009年,另一部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蝸居》再次走進人們的視線,并引發強烈的反響。衆所周知,張嘉益在劇中飾演了一個反面的角色——某市上司的大秘宋思明,A錢、受賄、包養情人,一個貪官該犯的錯誤他都犯了,最後也得到了應有的下場。

有了“宋思明”這個角色,張嘉益立刻在影視界重新刷了一下存在感。此後,他出演的很多作品,存在感越來越強,直到現在,年過天命之年的他,已經成為觀衆最喜愛的男演員之一。

或許是宋思明這個角色太過深入人心,直到今天,我看張嘉益的嘴角總是感覺他在向别人釋放出一種難以言表的充滿邪魅的笑。

三、王勁松

盤點國内影視界那些大器晚成的男演員們

這些年,随着《破冰行動》、《大決戰》等劇的火爆,演員王勁松也逐漸為廣大國人所熟知。其實,喜歡看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的觀衆,應該在十多年前就對在劇中飾演司禮監太監楊金水的王勁松印象深刻。據說,王勁松為了飾演好楊金水這個角色,默默地做出了很多付出,親力親為。而且,王勁松在早年間的很多影視劇作品中,都是以敬業、付出、奉獻而著稱。多年潛心的付出,使得王勁松的演繹生涯,終于在近些年迎來了厚積薄發的綻放。

單看王勁松的外形,或許身材瘦削、面相深沉的他并不具備非常高的顔值,然而那種儒雅的氣質、淡定的神色,卻使得他能夠輕松駕馭很多内心世界複雜、甚至具有多重性格的角色。

從另一個側面,或許可以看到影視界以及觀衆對于王勁松的認可,截至目前,即将到來的2022年,王勁松有五部電視劇作品和兩部電影作品即将播出。放眼整個影視界,這種受歡迎程度一點也不屬于那些靠流量吃飯的“小鮮肉”演員們。

四、吳剛

盤點國内影視界那些大器晚成的男演員們

演技老辣、純熟、精湛的吳剛,早年間是話劇演員出身。

想必是多年的話劇表演經驗,為其積累了豐富的表演經驗,也為其日後通過影視作品廣為觀衆熟知,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人民的名義》之前,吳剛已經陸續在國内很多影視作品中亮相,甚至擔當主演,比如《徐悲鴻》、《鐵人》等,不過那時候的人們對于這位對于演技有着熾熱的感情和爆發力的演員并沒有留下太多印象。直到《人民的名義》中,“達康書記”一角走向觀衆,我們才發現吳剛對于這個角色的拿捏和塑造,簡直是恰到好處、恰如其分,我們完全在吳剛身上看不到一絲演戲的痕迹,感覺吳剛就是李達康書記本人。

自“達康書記”後,與觀衆結下深厚緣分的吳剛,繼續在銀幕中揮灑着自己的演技,無論是《破冰行動》、《慶餘年》,還是《光榮與夢想》,他那拿捏得恰到好處的爆發力,總是讓我們看到,他在演繹過程中,已經深刻地走進角色内心。

喜愛讀科幻小說《三體》的筆者,還看到吳剛還參演了電影版的《三體》,出演影片中放浪不羁卻又正義感爆棚的史強警官,相信吳剛也一定能夠演出讀者心目中的那個形象。

五、董勇

盤點國内影視界那些大器晚成的男演員們

董勇也是最近這些年,逐漸在影視劇中擔當重要角色,尤其是他出演曆史題材電視劇《彭德懷元帥》,雖然外形并不相似,但是董勇依舊将敢于橫刀立馬的彭德懷元帥演繹得非常傳神、經典。

不少觀衆對于董勇的熟知,可能還要追溯到當年李連傑的一部武俠電影《霍元甲》,在這部電影中,董勇飾演了霍元甲一生的摯友農勁荪。其實在更早年間,董勇還曾經在當年非常火爆的反腐、掃黑電視劇《黑洞》、《重案六組》中都有亮相。

如今,董勇憑借自己成熟、憨直、硬朗的大叔氣質,很受觀衆關注。

六、郝平

盤點國内影視界那些大器晚成的男演員們

内地演員郝平的演藝生涯開始于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不過相信很多觀衆和我一樣,也是在2009年的熱播劇《蝸居》中,才真正對這位演員有了一定的了解。郝平在劇中飾演了郭海萍的丈夫蘇淳。

此後,這位面相厚重、濃眉大眼、甚至還隐隐透露出一些霸氣的演員,開始持續在影視界展示個人的演技。無論是正派還是反派,無論是古裝還是現代,郝平都能憑借自己老辣的演技征服觀衆。尤其是孫紅雷、古天樂主演的勁爆電影《毒戰》中,郝平雖然戲份不多,但是憑借哈哈哥那個角色,氣場絲毫不屬于名氣更大、以彪悍著稱的孫紅雷。

七、倪大紅

盤點國内影視界那些大器晚成的男演員們

某次綜藝節目中,演員張光北曬出了自己的同學圈子,原來他和倪大紅、何政軍都是多年前的老同學了。然而,與當年憑借央視版《三國演義》中的呂布一角走紅大江南北不同,相貌平平、甚至有點老态的倪大紅則苦練演技,一直到最近這些年,才真正地廣為觀衆所熟知。或許有的觀衆是從新《三國》中的司馬懿認知到了他,或許有的觀衆是憑借《都挺好》中的蘇大強認識到了他,或許有的觀衆在《滿城盡帶黃金甲》裡,通過那個演技老辣的蔣太醫了解了他。更多人鮮為人知的是,其實上世紀八十年代的經典電影《高山下的花環》中,倪大紅也有參演。

回看倪大紅的整個演藝生涯,他飾演的角色以卑微、謹慎的小人物居多。然而,當倪大紅飾演嚴嵩、司馬懿這些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的時候,依舊能夠為這些作品帶來令人意想不到的驚喜,受到觀衆的好評與尊重。

八、張志堅

盤點國内影視界那些大器晚成的男演員們

2007年,号稱中國曆史劇中首屈一指作品的《大明王朝1566》作為湖南衛視的開年大劇,與觀衆見面。雖然當年這部劇的播出并沒有獲得多高的收視率,但是倪大紅飾演的嚴嵩和張志堅飾演的嚴世藩這對曆史上有名的貪官父子,卻給觀衆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要知道,張志堅其實比倪大紅的年齡還大了五歲,卻在劇中飾演了“兒子”,倪大紅一身須發皆白的造型,出演了年過八旬的嚴嵩。

提起張志堅,相信很多觀衆都會對其身上處處展現出的一種成熟、城府,甚至還透露出一股枭雄氣質。是以我們不難發現,張志堅飾演正面形象的影視劇,或許我們沒有多少印象,但是對于他所參演反面角色的作品,我們幾乎都非常熟悉,比如《人民的名義》中的高育良,比如《國門英雄》中的張懷兵。

看張志堅的履曆,1955年出生的他,直到30多歲的時候才參演了自己個人演藝生涯第一部影視作品《刺殺汪精衛》,在此之前的很長時間内,張志堅是以話劇表演為主。或許是多年話劇表演的經曆,錘煉了張志堅那爐火純青的表演才能。

《人民的名義》中的高育良,堪稱是張志堅教科書般的演技。如果這部劇少了吳剛飾演的李達康和張志堅飾演的高育良的話,估計不會如後來這般火爆。

還有哪些大家喜愛的男演員,歡迎大家繼續補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