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創作型鋼琴家楊遠帆:融合中西風格不隻是概念和口号

華裔

青年說

現在的華裔年輕人都過着什麼樣的生活?中國僑網推出“華裔青年說”欄目,邀請世界各地的華裔青年,分享他們的有趣經曆,講述他們的人生故事。

Youth///

創作型鋼琴家楊遠帆:融合中西風格不隻是概念和口号

他擁有“絕對音感”, 六歲時第一次接觸鋼琴就能彈奏出聽過的曲調,十歲就自己作曲并演奏了《G大調幻想曲》,BBC電視台專門為他制作專題節目。

他在衆多國際鋼琴比賽中一路凱歌,赢下多個冠軍。大學畢業于倫敦皇家音樂學院(The Royal Academy of Music),研究所學生畢業于另一所倫敦皇家音樂學院 ( The Royal College of Music),兼修鋼琴和作曲。

山川湖海、藝術人文、生活點滴,都是他創作的靈感來源,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更帶給他無窮的音樂想象。

本期“華裔青年說”,讓我們跟随英國華裔鋼琴家楊遠帆,一起在音樂的海洋裡揚帆遠航……

以下是與楊遠帆的對話:

Q

A

&

您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接觸鋼琴的?父母的教育對您學琴産生了哪些影響?

我并無特殊的幼齡音樂教育的經曆。我的父母不從事音樂專業,但他們喜歡音樂,家裡經常放着各種音樂,我自己也喜歡看電視,節目中有兒童音樂表演和節目配樂,這樣我在不經意間“耳濡目染”了不少音樂。

我的學琴經曆是從六歲時參加一個朋友的生日聚會開始的。朋友家有一架鋼琴,我在鋼琴上摸索了一會兒,就斷斷續續彈出了一些在學校學唱的曲調,如《生日快樂》、《小星星》、《瑪麗有隻小羔羊》,令當時在旁的人很吃驚。受這一發現的鼓勵,我父母為我買了一架鋼琴。

創作型鋼琴家楊遠帆:融合中西風格不隻是概念和口号

在拜師學琴之前,我不會識譜,也沒有琴譜,就憑感覺随意地彈那些自己會唱的或者聽過的曲調,有時也給媽媽唱歌做簡單的即興伴奏。這一切都是憑直覺進行的,當然,指法、手形等都是不規範的。

當時有一些同學和朋友及其家長就說我“沒學琴就能彈琴了”,感到很詫異。其實,後來我們才明白這是怎麼回事兒。沒有學過琴,不識譜的人隻要具備一個條件就有可能會彈出曲調來,那就是絕對音感(perfect pitch)。因為鍵盤上的音符、音階是固定的,有絕對音感的人,如果記憶力好,反應快,隻要摸索一番鍵盤,熟悉一下鍵盤上的音階排列順序,就可以直接把記憶中的音跟琴鍵對應上,彈出音樂旋律來。是以,我的那種“沒有學琴就會彈出曲調來”的能力其實沒有什麼特别的玄妙。

創作型鋼琴家楊遠帆:融合中西風格不隻是概念和口号

我父母一直很支援我學琴。他們的教育理念對我有不小的影響。其中兩點特别突出:一是他們主張快樂音樂教育,強調自覺、自主,進而發展音樂的靈性和悟性。是以,在我的記憶中,父母沒有強制性要求或規定我練琴的時長和方式。二是他們強調要兼顧鋼琴和文化課。不同作曲家和不同作品往往與其産生的社會、曆史、文化密切相關。是以,對一個音樂作品的個性化了解和演繹需要演奏家能較好地把握其時代和文化特點。

您參加過很多次鋼琴比賽,并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在您的參賽經曆中,哪一次比賽給您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說到參賽經曆,我的音樂之路有些特别。早年,根據我的愛好和特點,我和我老師的規劃是:“少年時期,演奏重于作曲;青年時期,演奏作曲并重;中年之後,作曲重于演奏。”是以,我參加過不少鋼琴賽事,多數是在上大學之前,那時,真是一路凱歌,赢過不少冠軍。

上大學以後,我偶爾繼續參加鋼琴比賽的目的很明确:一方面希望擷取名次,增加活動機遇;另一方面借比賽的機會,檢驗自己的水準,并結友拜師,增進琴藝。

要說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比賽,或許是參加德國魏瑪第四屆李斯特國際青少年鋼琴大賽(the 4th International FRANZ LISZT Competition for Young Pianists)。

創作型鋼琴家楊遠帆:融合中西風格不隻是概念和口号

大賽分為少年組(Junior)和青年組(Senior),青年組正賽選手共42名,我在青年組。第一輪比賽将青年組42名選手淘汰到12名。

我進入了第二輪,第二輪的曲目比較特别,包括一首由選手自己創作的樂曲,和由組委會出題(指定主題),選手即興演奏一段音樂。如果沒有原創作品或不善于即興演奏,也可以同兩位弦樂音樂家合奏一曲指定的室内樂,這一曲目規定或許是本次大賽最不同尋常的地方之一。絕大多數選手選擇了室内樂,而我選擇演奏自己的作品和即興演奏,12名選手裡,選擇演奏自己作品的隻有我一人。

即興演奏也隻有我和一名捷克選手。捷克選手在我之前上場,他從容不迫,演奏自然、流暢,已見才華不凡,難能可貴。

過了一會兒,會務組的秘書送來我的題目。我思考了幾分鐘,勾畫了一下整體結構,然後試着即興演繹了約七分鐘。自己試聽之後,根據第一次的感覺和不足,再試了一次。我知道,接下來已經不能再試彈了,因為是即興演奏,試演過多,不僅會失去即興的靈性色彩,而且會引起思緒紛亂,何況我馬上要上場了。

即興演奏是我的強項之一,我彈完之後,觀衆掌聲經久不息。第二輪比賽下來,我和另外兩名選手進入決賽。

決賽當夜,管弦樂團陣容齊整,新落成的音樂廳座無虛席,我們三人也都發揮正常。最後結果是:我第一名,另外兩名選手并列第三名,第二名空缺。

最後的頒獎儀式上,除了總名次獎,還現場揭曉了單項特别獎,令我驚喜的是,青年組六個單項特别獎,我居然得了五個。

多年以後,當我和一些選手重逢時,他們仍然難忘魏瑪大賽帶給他們的震撼。有的選手在後來的其他賽事中出類拔萃,蜚聲樂壇,我由衷地為他們的成功慶賀、點贊!

您不僅是一名鋼琴演奏家,也是一名作曲家,您的作曲靈感一般來源于哪些地方?

鋼琴演奏重點在技能、技巧和表演上,作曲重點在靈感、想象和創造的世界中。就我個人而言,靈感主要源自三個方面:一是現實的風物圖景,包括自然風景和人文景觀,如山川湖海、大廈高樓等。

二是人的生活畫面,如人的情感和交流,包括喜、怒、哀、樂等。這種生活畫面,可以是自己經曆過的情景。例如,我的鋼琴獨奏獨幕喜劇《北京之念》中融入了我對北京景觀的印象,也飽含了我對北京生活的憶念。

創作型鋼琴家楊遠帆:融合中西風格不隻是概念和口号

生活畫面還可以源于自己的想象。十幾歲時,有媒體采訪我問:“你談過戀愛嗎?”我說沒有。對方又問:“你沒有愛情經曆,怎麼在音樂中寫愛情寫得這麼出色?”我的回答是,音樂中展現的生活圖景可以是經曆的反映,也可以是想象的呈現。例如,作曲家要表現監獄生活并不需要自己也有蹲監獄的經曆。

創作型鋼琴家楊遠帆:融合中西風格不隻是概念和口号

楊遠帆專輯《水彩》封面

第三種靈感來源是藝術作品的意境和内涵。詩歌的意象、小說的情節、戲劇的故事等,都有可能成為音樂創作的靈感來源。例如,我的鋼琴獨奏曲《海濤》,其靈感來自畫家埃米爾 卡爾森的一幅油畫《驚濤》。在《海濤》的英文題記中我寫道:“我愛海濱,無論是溫暖、晴和,還是雲卷、風吹。那遼闊的海面、湛藍的海水、變化的潮汐、湧動的波濤、廣袤的天空都可能激發我的音樂想象。”

您如何在鋼琴曲創作中融合中國風格和西方風格?據您觀察,目前中國風的樂曲在西方觀衆中反響如何?

我的想法是,要吃透兩頭,即要深入了解中國風格和西方風格的特點。同時,也可以考慮結合中西不同樂器的特點。

我在創作《牡丹亭·遊園驚夢》時,特意用提琴、豎琴等樂器去模仿中國傳統樂器胡琴、古筝的音色,雖然不能完全複制中國樂器的音色,但這些特别的“點綴”卻能夠增加樂曲的中國韻味。在突出西方樂器的層面,我有時用小提琴獨奏去表現杜麗娘的喃喃自語,有時又用鋼琴和提琴,鋼琴和笛子的重奏去摹寫柳夢梅和杜麗娘之間的深情對話,并通過速度變化、聲音強弱展現人物心境的變化過程。

創作型鋼琴家楊遠帆:融合中西風格不隻是概念和口号

總之,我們所謂中西方風格的互鑒與融合,不是為了一個口号或概念,而是為了更好地表現一部特定作品的音樂内涵。

根據我個人的感受,中國風樂曲在西方觀衆中的影響越來越明顯。一是中國風樂曲本身具有獨特的美質美感能夠吸引一批西方觀衆;二是因為現代媒介傳播等原因,西方觀衆對中國風樂曲的接觸越來越直接,越來越頻繁,這些因素都加深了他們對中式音樂的了解。

我在不少個人音樂會上面對西方觀衆時,常常表演“經典中國旋律”(從中國國樂、民歌等旋律中挑選,并結合音樂會主題進行編創),很受歡迎。蘭卡斯特音樂節曾兩度邀請我舉辦獨奏音樂會,他們直接提出希望我多演奏一些中國風樂曲。另外,越來越多的西方音樂家和團體在演唱或演奏中國風樂曲,這些都展現了西方對中國風樂曲的積極态度。

您對自己未來的音樂道路有哪些規劃?

音樂之路,漫長悠遠。在音樂的演奏和創作都日益市場化的當下,我希望自己保持相對恬淡的心态,不務虛名、腳踏實地追求演奏及創作的品質和品位。

創作型鋼琴家楊遠帆:融合中西風格不隻是概念和口号

如果情況允許,疫情結束後,我希望能有更多的機會回中國演出,并和中國藝術家交流、合作。我要繼續努力用音樂語言講述中國故事,為傳播中華文化藝術貢獻力量。

看完了這篇文章, 想對鋼琴的演奏和樂曲的創作有進一步的了解?歡迎大家在背景留言,交流學習鋼琴的那些事兒~

征集令

Show Time

本文視訊、圖檔均由受訪人提供

編輯/作者:戴晨

責編:李明陽

創作型鋼琴家楊遠帆:融合中西風格不隻是概念和口号

美式攝影+日式描寫+中式情感=?

創作型鋼琴家楊遠帆:融合中西風格不隻是概念和口号

華裔青年馬文俊:以文化為媒 擔當中匈友誼的民間使者

創作型鋼琴家楊遠帆:融合中西風格不隻是概念和口号

華裔青年說·觀點|“斜杠青年”蔣意荃:25歲前我先後七次更換國家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