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上海新年音樂會将向世界發出問候:叩開2022時光大門,圓舞曲中攜手共舞

上海新年音樂會将向世界發出問候:叩開2022時光大門,圓舞曲中攜手共舞

疫情的陰霾仍未散去,但全世界都在希望中迎接2022年的到來,一場又一場辭舊迎新的新年音樂會正在等待上演。從2009年創立至今,“上海新年音樂會”早已成為上海樂迷跨年的重要儀式。12月31日20時,“2022上海新年音樂會”将由上海四重奏和上海交響樂團兩大以城市命名的音樂品牌,向世界發出來自上海的問候。

今年的上海新年音樂會将奏響“維也納旋律”,用浪漫歡快的音樂叩開2022年時光大門,邀請人們在圓舞曲中攜手共舞。曲目十分傳統,但上海四重奏和上海交響樂團組成的“王炸組合”将嘗試新的表演形式——台上不設指揮台,上海四重奏的四位成員分别以領奏的身份與樂團合作,為觀衆帶來不一樣的音樂體驗。

上海新年音樂會将向世界發出問候:叩開2022時光大門,圓舞曲中攜手共舞

維也納旋律,上海表達

作為風靡全球的新年音樂會鼻祖,1939年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奠定了以施特勞斯家族圓舞曲為主的表現形式。這種讓人忍不住随之起舞的三拍子舞曲很快征服了不同膚色和文化背景的人們,并通過全球直播觸達數以億計的閱聽人,這其中也包括中國觀衆,這些歡快的舞曲成為國人對新年音樂會的最早認知。

在這個仍受疫情困擾的新年,上海新年音樂會選擇演繹人們熟悉的“維也納旋律”,包含“春之聲”圓舞曲、“撥弦”波爾卡、“雷電”快速波爾卡、“藍色多瑙河”圓舞曲等多部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招牌曲目。無獨有偶,柏林愛樂今年的新年音樂會也将以“向維也納緻敬”為主題上演施特勞斯家族舞曲。此外,上海新年音樂會還将呈現匈牙利作曲家萊哈爾應邀為狂歡舞會創作的“金與銀圓舞曲”及肖斯塔科維奇那首久負盛名的“第二圓舞曲”。

上海四重奏的四位成員還将分别以領奏的身份與樂團合作演繹貝多芬《F大調第二浪漫曲》、德沃夏克《g小調回旋曲》、布魯赫《F大調浪漫曲》、蒙帝《查爾達什》及沙漢昆《牧歌》。衆多西方經典曲目之中,沙漢昆的《牧歌》别具一格。上海四重奏第二小提琴于翔是内蒙古人,他領銜的《牧歌》是中國作曲家沙漢昆根據内蒙古長調民歌所作,以田園牧歌風的旋律描繪了蒼茫草原令人心曠神怡的美麗圖景。

上海新年音樂會将向世界發出問候:叩開2022時光大門,圓舞曲中攜手共舞

上海四重奏

換一種視角,感覺經典

曆年來,上海新年音樂會邀請了不少世界知名的指揮家在上海登台。今年卻出其不意,撤掉舞台正中央的指揮台,讓本樂季的駐團藝術家“上海四重奏”登上C位。樂隊環繞中的四位音樂家将引領樂隊演奏,和觀衆一起釋放音樂天性。

上海四重奏第一小提琴李偉綱對這次領奏既有忐忑又有期待:“這是我們第一次領奏八十多人的樂隊,是以也很好奇這種演出形式會有怎樣的效果,畢竟國内舞台上還沒有出現過”。

上海新年音樂會将向世界發出問候:叩開2022時光大門,圓舞曲中攜手共舞

上海四重奏第一小提琴李偉綱引領上海交響樂團演奏

其實,當今國際樂壇也在試水這樣的形式。今年瑞士琉森音樂節,鋼琴家王羽佳與琉森節日樂團及馬勒室内樂團合作了兩場音樂會,就由鋼琴家領奏或首席帶動完成。資深樂評人克裡斯蒂安·韋爾哈根在瑞士《新蘇黎世時報》中對琉森音樂節的此番嘗試極為贊賞。

當然,這并不意味着傳統的指揮在演出中的作用可以被替代。适用于這種嘗試的曲目十分有限,此次上海新年音樂會演繹的圓舞曲、波爾卡等很多舞曲大多誕生于民間,熱情歡快,聽者情之所至,随音樂翩翩起舞。

對于這種嘗試,樂評人李嚴歡十分期待:“其實,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曾有很長一段時間由樂團首席邊指揮、邊演奏,且效果很好。這次音樂會由上海四重奏領銜,以更趨于室内樂化的方式引領樂隊呈現經典作品,或許能讓演奏者和聽衆都能換一種視角去感覺自己早已熟悉的樂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