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對事業的是否崇高,是以它的結果來評定的。——喬萬尼奧裡
故事咱們從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說起吧,朱元璋統治天下後,為了防止大臣擁兵自重,就把帶兵鎮守邊疆的任務交給了自己的兒子們,朱元璋去世後,他的孫子朱允炆在南京登基,朱允炆上任後就開始了削藩,鎮守在北京城的燕王朱棣,不甘心就這樣任人魚肉宰割,于是乎起兵反抗朱允炆,通過一步步的努力,朱棣終于打到了南京當了皇帝,成為皇帝後的朱棣經過三再考慮決定遷都,于是就有了今天的北京城,今天筆者就來講講朱棣遷都造成的事情吧。

朱棣21歲的時候就被朱元璋派到北京去當燕王,并擔任一項重要的任務,那就是防止蒙古的入侵,朱棣後來通過靖難之役得到了皇位,但是朱棣的出身就已經決定了他的命運,隻能當一輩子的藩王,他不是朱元璋的嫡子,就算太子死了,也輪不到他,靖難之役就是造反,由于皇位來路言不正名不順,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朱棣在南京大肆屠殺朱允炆留下來的班子,雖說坐穩了皇帝,但是朱棣當時在南方不怎麼得民心,且朱棣本人也有一種深深的不安全感,由于朱棣長年生活在北方,不适應南京的生活,最主要一點就是朱允炆當時在南方還有很高的人氣,雖說他生死不明,一旦他回來自己随時就有可能完蛋,外加上蒙古頻頻入侵騷擾大明,當時有朱棣鎮守,他們不敢造次,如今朱棣到了南京當皇帝顧暇不上,且朱棣也不敢派重兵去邊境鎮守,比較他自己就是這樣當上皇帝的。
朱棣内心已經有了重新回到自己熟悉的北平做皇帝,這不是朱棣領着一家老小回北平這麼簡單的事情,他是一國之主,他去北方一系列人都需要跟随,文武百官,國家軍隊,而且還需要大量的錢财支撐,當時南京山好水好的,誰會跟随你跑到鳥不拉屎的地方去?朱棣在朝堂上詢問文武百官遷都的事情,竟無一人同意,但是朱棣就是朱棣,在一片反對聲中決定遷都,由于北平長年戰亂外加容不下這這麼多人,就開始重建立造,永樂十八年的時候北京皇宮和北京城建成,北京皇宮以南京皇宮為藍本,規模更大,新修的北京城周成45裡,呈規則的方形,後來清朝在基礎上加以修建,就是今天故宮的原型。
朱棣遷都北京無論在政治上,還是經濟上都産生了重大的影響,當時明朝初期北方相當貧窮落後,北京的營建是北方人口經濟恢複迅速,更是影響至今,如今北京城已經成為人口超千萬的大城市,更是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