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康熙最聰明的兒子,雖手握重兵,但他不參與黨争,是以他活到78歲得以善終

曆史是說過和做過事情的記憶。——卡爾·貝克

也許是因為朱元璋出身貧困,早年間見識過世界上最冰冷的面孔,是以多疑這種性格幾乎已經深入朱元璋的骨髓之中。1368年朱元璋徹底結束了元末的群雄動亂統一中原建立明朝。但是自從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他就一直在防備着李善長、胡美、劉伯溫這些跟随他一起打天下的老人。等到明朝漸漸穩固了之後,朱元璋就對這些開國功臣揮動了屠刀。

根據曆史學家的研究,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時候封了34個開國功臣,之後又以各種名義殺掉了其中的三十個。在大多數皇帝的眼中,沒有什麼比自己的江山更重要的了,是以很多皇帝登基之後就會進行清洗,殺掉那些隐患,朱元璋隻是做得太過火罷了。而雍正經曆了史上最激烈的奪儲之戰九子奪嫡之後,又是怎麼對自己的骨肉兄弟的呢?

康熙最聰明的兒子,雖手握重兵,但他不參與黨争,是以他活到78歲得以善終

根據《清史稿》的記載,康熙皇四子雍正1722年登基,與他競争的皇子中隻有雍正的支援者十三皇子沒有被封禁自由,其他的人要麼被雍正流放(十四皇子被派去守皇陵)、要麼被幽禁在府中(其餘七個皇子)。而康熙一共有二十個兒子活到了成年之後,其他未參與奪嫡的皇子的結局又如何呢?

雍正登基之後,最信任的兄弟應該就是前文提到的十三皇子胤祥(雍正元年被封為怡親王)以及蘇麻喇姑撫養長大的十二皇子胤裪(雍正元年被封為履親王)。蘇麻喇姑本是康熙的奶奶孝莊文皇後的侍女,康熙從出生之後不久就被交給了蘇麻喇姑代養,是以康熙一直将蘇麻喇姑當做自己的母親。

康熙最聰明的兒子,雖手握重兵,但他不參與黨争,是以他活到78歲得以善終

除此之外,蘇麻喇姑在康熙3歲的時候就開始教小康熙讀書寫字,是康熙實際上的啟蒙老師。康熙四歲的時候曾經因為得天花被順治帝放到宮外,蘇麻喇姑還每日騎馬前去照顧小康熙,一日不曾斷絕。是以康熙對蘇麻喇姑懷着濃濃的感激之情。蘇麻喇姑信佛,在康熙登基之後并沒有要求榮華富貴,依舊終日在宮中誦讀經文。

康熙最聰明的兒子,雖手握重兵,但他不參與黨争,是以他活到78歲得以善終

1687年孝莊文太後去世,蘇麻喇姑非常傷心,日日在佛像前超度亡魂。康熙擔心蘇麻喇姑這樣的行為會危及身體健康,就将剛剛出生不久的十二皇子胤裪交給蘇麻喇姑撫養。當時蘇麻喇姑已經将近79歲,本想推辭,但是還遵從皇帝指令。

蘇麻喇姑在宮中待的時間已經太久,她發現康熙很多子嗣都有勃勃野心,從小就要求胤裪要低調,他的母親定妃隻是庶妃,是争不過其他皇子的。胤裪對蘇麻喇姑也非常尊敬,從小就懂得在宮中的行事方法就是明哲保身,是以胤裪做事都是腳踏實地。

康熙最聰明的兒子,雖手握重兵,但他不參與黨争,是以他活到78歲得以善終

康熙也比較欣賞這個穩重的兒子,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康熙讓胤裪管理正白旗(上三旗,皇族親兵基本由正白旗中選拔),将滿蒙漢許多重兵都交由胤裪管理。但是胤裪也僅僅是管自己分内之事,從來不争權奪利。

康熙最聰明的兒子,雖手握重兵,但他不參與黨争,是以他活到78歲得以善終

正是胤裪這樣的處事方式,雍正對這個弟弟也比較放心,等到胤裪年紀大了之後還将宗人府交給胤裪管理,并加封為他和碩履親王。胤裪也一直忠心耿耿,直到乾隆二十八年才因病去世,死時78歲。因為胤裪的明哲保身,很多人都認為他是康熙最聰明的孩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