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神奇的一年,堪稱内娛離婚元年。
明星們從年初離到年尾,就算離新年沒幾天了,也不忘最後沖擊一波KPI。
12月27日,演員于榮光與前妻王玉苓的離婚協定書疑曝光,上面顯示兩人于2021年7月正式離婚。

兩人并不算和平解除婚姻關系,今年6月,王玉苓向法院申請訴前财産保全,于榮光名下5000萬存款被當機了。
而吃瓜群衆的關注點卻跑偏了,于榮光拍戲快40年了,流動資金隻有24爽,0.3薇……
新的計量機關把吃瓜門檻值無限拉高
這麼多年,對于感情,于榮光喜歡低調行事,鮮少提及枕邊人,家人未在公衆場合露過臉。
他出身于戲曲世家,父親為知名的平劇表演藝術家,新疆平劇團團長于鳴魁。
是以,于榮光從小就學習平劇,練好“唱念做打”基本功,11歲便考入北京市風雷平劇團任演員學習武生。
很快,年輕的于榮光一夜成角兒,一出《伐子都》驚豔四座,20歲就當上了國家二級演員。
若是遵循舊的生活軌迹,于榮光可以在劇團演一輩子的平劇,最後成為像父親那樣的平劇大師,但這并不是他真正想要的生活。
他想改變,卻找不到突破口,直到1982年,《少林寺》上映,用1毛錢票價創造了整整1.6億票房,于榮光眼前一亮,找到未來生活的奔頭——成為一名功夫演員。
同年,于榮光邁入電影圈,另外,從他隻言片語洩露的資訊來看,也是在那年,于榮光通過相親跟王玉苓走到一起,夫妻倆是彼此的初戀。
那時候,于榮光還是一位不出名的小演員,而王玉苓則是個圈外人,曾是郵電機關的一名普通職工。
談了四年戀愛後,兩人步入婚姻的殿堂,王玉苓從此“退居二線”回歸家庭,過起了相夫教子的生活。
現在,兩人的兒子于子龍已經33歲了,原本,于榮光對兒子有幾層“親爹濾鏡”,覺得兒子長得帥,個子又高,子承父業又有何不可?于是想讓其進入演藝圈發展。
2007年,于榮光拍攝《緊急連結》的時候,按照劇本,戲裡他有一個沉迷于網遊的兒子,關于這個角色,于榮光第一時間就想到了于子龍,
是以,他特意找到兒子,想體驗一把“戲裡戲外皆父子”的瘾兒,誰知于子龍一口拒絕,作為一個星二代,他并不想依靠父輩的蔭庇,對演戲不感興趣。
來源:《法制晚報》
于榮光風風雨雨走過35年的結婚路,但他把大部分時間花費在事業上,一年四季在外拼搏。
退回于榮光事業的起點,香港導演徐小明便是他的伯樂。
兩個人有着相似的成長經曆,徐小明的父母均為粵劇演員,從小就在戲班裡長大,是以,徐小明大膽起用初出茅廬的年輕人,拍闆讓于榮光參演。
就這樣,于榮光得到在電影《木棉袈裟》出演頭号反派祁天遠的機會。
初到片場,于榮光有些無法适應陌生的環境。
首先是“語言關”,劇組裡有許多來自香港的從業人員,南腔北調一鍋粥,誰也聽不懂誰說話。
其次是“習慣關”,他早已習慣戲班裡規律的生活,但劇組裡,加班加點成常态。
關關難過,關關過,于榮光還是撐過來了。
片中全是硬橋硬馬、拳拳到肉的真功夫,所謂台上一分鐘 台下十年功,過硬的武生底子可幫了于榮光一個大忙,招式絲毫不遜色于專業國術運動員,觀衆好評如潮。
正好,《木棉袈裟》播出後,男主角徐向東一心向學,決定繼續去北京體育學院完成學業,機遇又落到了于榮光的頭上。
導演徐小明提攜新人,又和于榮光合作電影《海市蜃樓》,制作班底不俗,倪匡+黃霑加持,香港四大才子來了兩個。
故事瑰麗又詭異,其中殺馬飲血的畫面讓人不寒而栗,上映後票房斬獲一千六百萬,進一步提升于榮光的知名度,後來,他得以去香港發展。
首次演戲就飾演大反派,“首因效應”帶來的威力可不容小觑。
如同陶虹所言“演了一個茄子,所有的紫色都來找你了”,很長一段時間裡,于榮光隻能演反派人物,戲路受限。
其中,當然也有出彩反派角色,比如《古今大戰秦俑情》裡的白雲飛,恨得人牙癢癢。
在《給爸爸的信》中,于榮光與李連傑對戲,那句“兄弟就是用來出賣的”還成了經典台詞。
但,于榮光不想把戲路越走越窄——如何破局呢?
1997年,于榮光自導自演了電視劇《平安事務所》,播出後反響平平,不過這成為他又一個重要的人生轉折點。
從此以後,他不僅僅是個演員,同時身兼導演和制片人,話語權加速提升。
另外,于榮光趁着拍戲的空檔,積極深造,取得北京廣播學院(現中國傳媒大學)的碩士研究所學生學位。
之後,“榮光教”誕生了,榮光教其實是網友們的戲稱,經過多年的打拼,導演于榮光與制作人蔣曉蓉,編劇王倦組成“鐵三角”,拍了不少好作品。
而榮光教的教花便是秋瓷炫,幾人聯手打造的《木府風雲》、《南僑機工英雄傳》都是佳作。
當然,拗口的名字,樸素的服裝……一開始有不少人被這些因素所勸退,可好的作品,從來都是靠實力說話,沉迷其中的網友自發給《南僑機工英雄傳》取名為《藍翔技工英雄傳》,費盡心思賣安利。
到了《舞樂傳奇》,一如既往地奇裝異服,林更新在裡面飾演王子,渾身發出刺眼的金光。
初看畫風清奇,腦洞大開,但制作精良,擔得起國産良心劇的稱号。
然而,“鐵三角”暫時拆夥後,于榮光執導的《鬥破蒼穹》、《新天龍八部》評價不及預期高,可能他又在尋找新的改變了。
于榮光一直處于動态變化的過程内,一個“變”字涵蓋了他的一生。
因為變,他才辭去平劇團穩定的工作,隻身南下香港打拼;因為變,他才不甘心隻當演員,積極轉到行業上遊。
而到了花甲之年,他再一次變了,不過,這一次,于榮光處于被動離婚的一方,原本相約攜手的妻子選擇放手。
用自由讓渡安穩,可能這就是所有“無腳鳥”的所追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