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反騎兵利器,漢朝有斬馬劍,唐朝有陌刀,明朝更牛

【本文由蜀山筆俠獨家原創,版權所有,抄襲必究!】

在冷兵器時代,騎兵就相當于戰場上的坦克,橫沖直撞,指哪打哪,所向無前,而且機動力比坦克更強,來去自如,自帶幹糧,就像一個BUG的存在。

難怪,強悍的契丹首領耶律阿保機都曾說: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也就是說:在冷兵器時代,如果你能擁有一支1萬人以上的騎兵部隊,你就可以橫行天下了!

然而,馬大多産生于遊牧部落,他們具有天然的騎兵裝備優勢,而對于農耕民族來說,則拮據多了。是以,農耕文明不管多發達,始終面臨着來自遊牧民族的威脅,從周朝開始,一直持續到近現代。

反騎兵利器,漢朝有斬馬劍,唐朝有陌刀,明朝更牛

我記得春秋戰國的時候喜歡用戰車,但那也依賴于馬,晉國和秦國産馬,是以它們的戰車比較多,晉國更是号稱“千乘之國”,打遍諸侯無敵手。這就是馬的威力。

那麼,到了後來,農耕文明是怎樣克制馬的呢?

注意,這裡說的是克制,不是被動防禦,也就是要對騎兵造成有效殺傷。

騎兵的軟肋就是馬,如果把馬搞定了,騎兵的威力就小多了。是以,針對馬,農耕民族發明了弩,先射倒一排再說。

然後就是拒馬和長槍,在雙方接觸的一刹那,再來一波,是以馬受傷是很正常的事。

最後就是近身肉搏。要殺馬,兵刃就得足夠利,是以,漢朝人發明了斬馬劍。

據推測,斬馬劍長1.4m左右,重900來克,經過反複鍛造,非常鋒利。

反騎兵利器,漢朝有斬馬劍,唐朝有陌刀,明朝更牛

但,我要說的是:上圖的斬馬劍并不是普通人用的兵器,它是專為進階貴族打造的專用寶劍,軍隊裝備的和這個類似,但顯然品質要比這個差,但對騎兵也足以造成巨大殺傷。

到了唐代,人們經過總結發現:斬馬劍雖好,但太短,砍了馬還要砍人,太麻煩,不如一次解決,于是,他們在斬馬劍的基礎上發明了陌刀。

據推測,陌刀長3m左右,重約20斤(現代機關),也非常鋒利,但從長度和重量上都遠超斬馬劍。

反騎兵利器,漢朝有斬馬劍,唐朝有陌刀,明朝更牛

這樣一來,在和騎兵的近戰中,隻要一刀下去,人馬俱碎,就不用那麼麻煩了。唐朝名将李嗣業就是一位著名的陌刀将,他手下的陌刀隊在作戰中如同牆一樣地向前推進,堪稱絞肉機。

可是,唐朝以後,騎兵的護具進行了全面更新,全部披上重甲,比如鐵鹞子和鐵浮屠。這下陌刀也不好使了,逐漸演變成隻砍馬腿的斬馬刀。披了铠甲的騎兵一時天下無敵,便催生了遼、金、元這樣的遊牧帝國。

宋朝以後,随着火藥的不斷使用,騎兵的新型克星也随即出現,那就是明朝的神機營。

朱元璋手下有3大利器,就是三大營: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其中神機營是一支特種部隊,因為它們使用的是熱兵器——火铳。

反騎兵利器,漢朝有斬馬劍,唐朝有陌刀,明朝更牛

事實證明:矛和盾其實并不沖突,隻有不鋒利的矛,沒有刺不穿的盾,在熱兵器面前,冷兵器一下黯然失色。明軍是以改寫了騎兵不可戰勝的神話,但他們并未趁勝追擊,将火器發揚光大,結果被歐洲海盜們利用,将來獨霸天下。

但中國人是睿智和永不屈服的,有一天,我們終将站起來,前進、前進。

還有更多關于簡稱的故事,咱們明天繼續……

如果您喜歡作者的風格,請順手給個贊!

本文作者《賨人客》,号“蜀山筆俠”,一個文章會“說話”的曆史作者,專注于不同角度看曆史,探索不一樣的春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