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是說過和做過事情的記憶。——卡爾·貝克
對聯是我國百姓很喜歡的文學樣式,它的形式多種多樣,按照寫作功用來劃分,可以分為春聯、壽聯、挽聯等多種形式。其中挽聯是哀悼死者、祭祀時專門使用的對聯。一般會對死者的生平事迹、功德等做出相對客觀的評價,以寄托對死者的哀思以及對生者的慰勉。

清朝的紀曉岚是曆史上有名的大才子,他以才思靈活、能言善辯而聞名。而當時的皇帝又是乾隆皇帝,乾隆皇帝非常喜歡吟詩作對,對紀曉岚的才氣極為欣賞,君臣二人留下了很多有意思的故事。
紀曉岚在當時的名氣很大,是以常有人向他請教,希望能得到紀先生的墨寶。
據傳,南嶽衡山上有座南嶽廟,有一年方丈主持不幸圓寂升天了,當地不少鄉紳名人都會前去參加方丈的祭奠儀式,衡陽府知府劉朝玉也受邀參加這個儀式。劉知府想為死去的方丈寫副挽聯,便找到紀曉岚說明了緣由。紀曉岚當場就答應了下來,找來紙筆,洋洋灑灑就寫下七個大字:
南嶽廟死個和尚
劉知府看到這個上聯眼睛就瞪大了,這算什麼上聯,若是帶回去還不被人罵死,但紀曉岚乃是當朝名士,劉知府也好說他的不是。紀曉岚看到劉知府的樣子笑着問道:“你看如何?”劉知府支支吾吾的實在不知道怎麼說。紀曉岚也不在意,又寫下七個大字:
西竺國添位如來
劉知府看到這個下聯立馬就笑了,拍着手大聲叫好。上聯“南嶽廟死個和尚”确實稀松平常,但下聯和尚一死,立馬就成佛道祖。佛門中人追求的不就是立地成佛,飛升西方極樂世界嗎?下聯化平淡為神奇,着實讓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