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此人是三國最可悲名将,本來是能超越關羽,但結果卻淪為最大的笑柄

曆史是說過和做過事情的記憶。——卡爾·貝克

現如今,衆多曆史文學著作中,重在對曆史人物的評價上,也許隻有對重要曆史人物的議論才能引起讀者們的興趣,這也是我們現代人對我們所不熟知的曆史的一個探索發現的過程。

此人是三國最可悲名将,本來是能超越關羽,但結果卻淪為最大的笑柄

就拿三國時期來說,大家最熟悉的人物中,曹操必定位列其中。後人對曹操的評價各不相同,盡管《三國演義》中将曹操寫成奸詐小人,大部分人們也都贊同這種說法;可是我們縱觀其他曆史文獻,對曹操的評價并非都是負面,如:《三國志》《後漢史記》《資治通鑒》等對他的評價都是正面大于負面。

這些評價各有緣由,也不能否認哪一種說法,我們隻能說要從正面負面,這兩個方面來分析曆史人物,畢竟作為一個人,誰也不可能十全十美,誰也不可能毫無功勞可言。

除了我們所熟知的對曹操的褒義評價之外,有一個與曹操相關的曆史人物也令世人評價不一,這個人就是于禁。這于禁原來是鮑信的手下,後來跟随了曹操。在跟随曹操的這些年中,于禁展現出了超人的戰鬥能力,他所帶領的軍隊在每一次的戰場上都能夠大獲全勝,将敵人打的落花流水,而且還能全身而退,他的士兵也都十分信服他。

此人是三國最可悲名将,本來是能超越關羽,但結果卻淪為最大的笑柄

曹操經常将于禁用于一些大的戰鬥中,曾用他來打黃巾軍,憑借于禁的勇猛精進,自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對曹操統治勢力的擴大起到很大作用。到了宛城之戰中,曹操幾乎所有的軍隊都被敵人攻退,打的亂了陣仗,沒了士氣,但是唯獨有于禁能夠管理好自己的部下,保持陣營的穩定,激起士兵們的士氣,且戰且退,盡管最終曹操大敗,落荒而逃,但是從這次戰鬥中,曹操對于禁刮目相看。

從此之後,曹操十分重用于禁,讓他帶領軍隊征戰沙場,屢建奇功。這麼看來,于禁這個人确實非常骁勇善戰,而且為曹操立下汗馬功勞,曹操身邊的其他文臣武将對他也贊賞不已,更是被曹操評價道:“雖古名将,何以加之!”他也确實稱得上這份殊榮。

可惜好景不長,這位名将卻因為投降屈服于敵人,成為了人人鄙視的對象。在一場與關羽的戰鬥中,于禁竟然沒有誓死抵抗。當時關羽攻打樊城,于禁與龐德被派遣一起救援曹仁。可是老天爺偏偏和于禁作對,天降大雨,于禁所帶領的士兵都是善于陸戰,水戰根本不行,結果軍隊大敗,龐德于禁也被活捉。

此人是三國最可悲名将,本來是能超越關羽,但結果卻淪為最大的笑柄

龐德選擇了甯死不屈,而于禁選擇了投降,曹操知道了這件事情之後既憤怒又惋惜。此後,于禁到了東吳,曾經是被天下人所贊賞的猛将,如今卻處處受到天下人的鄙視,成為天下人的笑柄。

不論我們現在對他做何評價,我們還是應該看到他為曹操所立下的功勞,這與他的英勇也分不開;當然我們也不能忘卻他曾經向敵人低下了高貴的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