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山西博物館有非常多精美絕倫的曆史文物,其中在晉國霸業展覽我們就看到了很多青銅器
上世紀50年代以來陸續出士大量西周早期至春秋早期的珍貴文物。洪洞縣為漢代的楊縣,《漢書 地理志》河東郡下注引應劭日,楊縣即〞楊侯國〞,也就是《國語 鄭語》"霍楊、魏、芮〞中的楊國,春秋時被晉國所滅。
葡侯西(yi)
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申五矩甗
虞侯政壺
西周(公元前11世--紀前771年)
獸首面飾
西周(公元前11世紀一前771年)
山四自洪洞長水凝堡出士
春秋中期,北方大國晉國和南方強國楚國争奪霸權。公元前632年春,晉楚對陣于城濮(山東郵城附近)。晉軍由晉文公親自統帥,并與齊、宋、秦組成四國聯軍;楚軍主帥為子玉,與陳、蔡、鄭、許組成五國聯軍。開戰之初,晉的友軍并未參戰,晉軍單獨與楚、陳、蔡三國軍隊交手。晉文公當年流亡楚國,受楚王禮遇,曾向其承諾:如果日後兩國打仗,晉國将先退避三舍(一舍為三十裡)。此時面對氣盛的楚軍,晉軍避其鎖氣,真的退避三舍,既實踐當年諾言,又誘敵深入,取得了戰場主動權。繼而集中優勢兵力,避實擊虛,大敗楚軍,創造了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戰後,中原各國擺脫楚國的控制,紛紛歸附晉國。同年五月,晉文公在踐士(今河南荥陽)大會諸候。周襄王賜車服弓馬,朋命晉文公為領袖諸侯的 “侯伯〞,可用王的名義征讨四方。晉國從此稱霸中原近百年。
貯子西
春秋(公元前770一前476年)
山西省聞喜縣上郭村出士
質 專龍辣共面 字:“佳1街王二月,心子已交,合月室西,
龍風紋建鼓座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山西省太原市一電廣出士
鼓栗正中口内交立鼓挂、周壁四個鋪首街環便于移動。古代軍隊作戰立建鼓用以指揮進退。
這個放鼓的底座,上面的花紋樣式很多。
蔔骨
·西周(公元前11世紀一前771年)·山西省洪河縣坊地村出土
.兩面均經打磨的生肩屏骨,背面有不規則排列鑽窩16個,正面鑽窩處有許多小亮(預測吉兇的良紋),右邊有刻辭一行8字,釋為:北宮口三止(置)又(有)疾員”,山西目前發現的唯一一件帶字蔔骨,為牛肩胛骨,兩面打磨背面有不規則排列鑽窩 16個,正面鑽窩處有許多小兆(預測吉兇的裂紋)。右邊有刻辭一行8字:“北宮口三止(趾)又(有)疾貞〞
父丁鼎,西周(公元前11世一2771)
山西省氵洞縣永凝堡出:腹内壁鑄銘“車作父丁寶鼎” 6字。
鳥形飾
西周(公元前11世紀一前771年)
山西省黎城縣西關墓地出士